張群智
摘要:“生命五問”輔導技術是以積極心理學中的積極自我認知和莫雷諾開創(chuàng)的心理劇的理念為依據(jù),以敘事療法和焦點解決技術為基礎來建構的。通過疫情之中和疫情之后的眾多輔導實例表明,面對遇到困難或困境的主體,“生命五問”輔導技術將五個特定且有一定意義的問題拋給當事人,促進當事人在回答中獲得對生命的省思和力量,看到當下的困難和遭遇的困境的意義,從而積極應對困境。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心理??;人生信念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2684(2023)17-0060-03
一、引言
無論曾經(jīng)身處疫情之中,還是現(xiàn)在處于后疫情時代,因為學生壓力、工作壓力及諸多不確定因素,許多學生和家長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等問題。在這種特殊的處境下,作為心理教師的我,對學生和家長開展了心理輔導,通過“生命五問”使許多學生和家長獲得了積極力量,同時也探索了一種新的引導被輔導者自我發(fā)現(xiàn)的途徑。
二、“生命五問”的建構和依據(jù)
(一)以積極心理學中的積極自我認知為依據(jù)進行“生命五問”的建構
積極心理學認為,每個人自身都是解決問題的專家,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內(nèi)在資源和力量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并突破困境。
面對遇到困難或困境的主體,“生命五問”將五個特定的帶有一定意義的問題拋給當事人,促進當事人獲得對生命的省思和力量,看到當下的困難和遭遇的困境的意義,更好地接納當下并保持積極的情緒,從而應對困難、困境?!吧鍐枴痹谌藗冇龅降膯栴}和解決問題的資源之間直接架構了一座橋梁,是積極心理學理念指導下的輔導技術。
(二)以莫雷諾開創(chuàng)的心理劇為依據(jù)進行“生命五問”的建構
莫雷諾的心理劇由很多元素組成,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有意義的問話。莫雷諾經(jīng)常問當事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圍繞當事人自己遇到的人生困難,然后讓當事人用“替身”等角色進行回答。把未來和現(xiàn)實放在一個場域,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下,促使對方探索、覺察和發(fā)現(xiàn)自我的力量。面對人們遇到的問題,“生命五問”讓當事人換一個角色(替身),去重新敘述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困境的意義和生命的答案。這也體現(xiàn)出心理劇對生活的重新敘述和角色技術的運用。
(三)以敘事療法為基礎建構“生命五問”
中小學生或家長在遭遇難題的時候,特別容易陷入消極情緒中,抱怨現(xiàn)實。傳統(tǒng)的心理溝通方法將學生問題歸因于個體自身的特質,忽視了面對問題促進個體自身的主體性。敘事療法主張設計一些引導個體喚醒內(nèi)在動力的對話,而“生命五問”正是基于此設置的一種問題框架。
(四)以焦點解決技術為基礎建構“生命五問”
每個人都是解決人生問題的專家,這在焦點技術解決和敘事療法中經(jīng)常被提到。而在焦點和敘事心理技術輔導中,經(jīng)常采用的是面對面的談話,這種談話需要一個周期。而“生命五問”是一種有效的簡化方案。
三、“生命五問”應用于居家人員心理問題輔導
疫情居家上學期間,我聯(lián)合學校德育干部和班主任,對學生和家長們在線發(fā)出問題清單,讓他們做一個特別的人生作業(yè)——選擇一個時間和一個同伴,以五個問題為引導,互問互答。這個“作業(yè)”激發(fā)了家長和學生的好奇心,他們互相采訪并錄制了小視頻,還進行群分享。
以下是采用“生命五問”進行輔導的過程。
(一)生命第一問——引導被輔導者表達自己的情緒
生命第一問即“你當下生活中的不容易是什么?”該問題的意義在于幫助我們表達當下的情緒。面對任何困難的時候,如果關閉情緒表達的渠道,可能導致不好的后果。我們應打開表達這個渠道,但又不至于讓情緒泛濫,尤其學生在回答問題時。于是,我提示學生、家長和老師,在互相采訪的時候,僅讓對方說出一個生活或者人生中的不容易。他們通過訴說不容易,找到了傾訴的對象和渠道,而這種互相訴說的形式剛好是一種同理和陪伴。
在日常的家居生活里,學生們臨近青春期,家長工作十分忙碌,生活壓力大,對孩子提供同理和陪伴有些困難。但這個特殊時刻,他們每天足不出戶,聚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一起面對同樣的生活困難,如果引導他們互相說出當下生活的不容易,他們的感覺、感情互相呼應,隨之而來的就是同理和傾聽的發(fā)生。
(二)生命第二問——幫助被輔導者梳理應對困難的方法
生命第二問即“你是如何應對這個不容易的?”該問題的意義在于幫助當事人發(fā)現(xiàn),當困難來臨的時候,他們是采取了一些措施的,只是未意識到自己采取的措施和方法其實還是有效的。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他們可能還會發(fā)現(xiàn),自己可以采取更好的措施來應對。在回答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和家長就建立了一個積極和理性的思考模式,以此不斷修正自己。
有的學生說,自己采取的措施是通過微信和好朋友聊天;有的表示,在狹小的空間里鍛煉身體;有的表示,給自己開一個書單,然后沉浸在閱讀中,讓這段不容易的時光變成閱讀的契機……當學生們把這些想法分享出來的時候,伙伴學習、經(jīng)驗傳遞就自然發(fā)生了?!吧诙枴本褪怯脕硪龑覀冇梅e極的策略和方法度過特別的居家時光。
(三)生命第三問——引導被輔導者換一個視角看到困難的價值
生命第三問即“如果這個不容易是一個人生考試,那是在考你什么呢?”該問題的意義在于幫助被輔導者看到其人生不容易中涵含的價值。當我們順著這個問題思考的時候,腦海中就會出現(xiàn)諸多想法——在狹小的空間里,無法到外邊看風景和散步;在狹小的空間里,親人們彼此要更加包容對方的生活習慣;在狹小的空間里,要完成學習的任務……有人說,這是對我人生耐力的考驗;有人說,這是讓我安靜下來;有人說,這讓我練習接納一切;有人說,我暴躁的脾氣受到挑戰(zhàn),我可能會借機改一下自己的性格了……
這些答案幫著我們建立一個新的思維模式:把困難和困境看作一場特殊的人生考試,考試是為了提升我們各種能力。
(四)生命第四問——幫助被輔導者建立積極的人生信念
生命第四問即“當你經(jīng)過了這一切,你會建立怎樣的人生信念?你會收獲什么?”該問題的價值在于,幫助人們從不容易的歷程中找出信念的“珍珠”。經(jīng)歷每一個不容易的旅途,都會收獲生命的信念和價值,讓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力量,讓我們內(nèi)心積累積極的信念。有家長說:“我會收獲和孩子獨處的時光,我發(fā)現(xiàn)以前缺失了很多陪伴。”有的孩子說:“我會更加認識自己,原來我可能是一個富有韌性的人,沒有想象得那么脆弱……”
當我們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內(nèi)心就在經(jīng)歷一個發(fā)掘信念的歷程。這個歷程是積極的心路歷程,雖然我們還未建立起那么豐富和堅定的信念。當人們準備回答的時候,這些信念的碎片就劃過了他們的大腦,在以后的生活中會被整合,并給自己支撐。
(五)生命第五問——引導被輔導者從當下抽離,給自己賦能
生命第五問即“當你老了,你經(jīng)歷了一切不容易和一切考驗,會對自己說什么?”在使用該問題的時候,我往往會把年齡具體化,例如70歲。我還會讓被輔導者采取第一人稱的方式和自己說話。例如:“親愛的,我是70歲的你,我想對你說……”有人說,我特別想告訴當下的自己,要好好珍惜平安的每一天;有人說,要接納生命的每一次考試;有人說,去感受好的感覺,去忽略不好的感覺……我發(fā)現(xiàn),被輔導者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一個個都成了了不起的哲學家。
從遙遠的未來看當下,這是積極心理的“俯瞰”方式。俯瞰的價值在于,引導人們將困難和困境看得渺小,同時對過去的勇敢和堅毅等品質充滿贊美,我們會在回首中充滿感懷。這樣的內(nèi)心歷程是一種對自我的積極賦能,十分寶貴。
四、“生命五問”后的個體心理成長贈言
“生命五問”輔導之后,家長和學生們都獲得了對困難和困境的不一樣視角。最后我沒有給大家一個高度概括的總結,而是贈送了有意義的閱讀素材。該素材設計了一個和人類生命有遙遠距離的“仿生人”角色,他通過獨白和抒發(fā)感慨,提升人們從“生命五問”獲得的體驗。
素材:關于“仿生人”的自白
我是仿生人,就是模仿具有生命的人的樣子,完成生命的過程。我模仿著具有生命的人一切行為和情感,有生命的人類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盡管我并不明白其中的意義和價值。我發(fā)現(xiàn)人們在追求,在忙碌,那我就天天同樣忙碌,在我干凈利落的外表下,我從來不去思考我到底熱愛什么。我跟隨人們一起走上旅途,如果被人看不起或者指責,甚至為難,我都不在乎,我微笑,我彬彬有禮——因為我沒有感受。仿生人不需要感受這種東西。
我從不回首自己的過去,在那些過去的事件里,我有哪些辛苦?我不回首,對于“仿生人”來講,過去就過去了,回頭是一個無用的程序。我從未問過:如果是老天故意考驗你,你遇到的難題在考驗你什么呢?
對于仿生人來說,我只管應付、應對就可以了,在我的字典里,只有成功和失敗。我從未想過,我的這段旅途過去了,我收獲了什么信念。信念是一個什么東西呢?
我從來不說自己相信什么,我對一切都微笑,其實我什么都不相信。因為仿生人是沒有信念的。我重復著每天的生活,波瀾不驚,我看上去熱愛身邊的一切,其實我什么都不愛。幾十年的光陰很快就過去了,最后的時光中,我看到人們在使用“生命五問”這串鑰匙。
你的不容易是什么?這個問題一下子讓人們的心像河水流淌;你是如何應對的?這個問題一下子讓人們變得智慧,像黑夜的光;如果是人生的考驗,這個不容易是考你什么呢?這個問題讓人們對困難生出敬畏;當這個不容易過去之后,你收獲了什么?這個問題,讓人們在自己的頭腦里建構信念;當你老了,會對過往的一切說什么?我聽到人們說得那么感動和欣慰……
人們都說,瀕死之前,人生的高光時刻會浮現(xiàn)在眼前,會出現(xiàn)那些有情有義的故事,那些帶著感情和淚水的時刻,那些攀登者回首一望的欣慰……
我是仿生人,我不會流淚,但此刻,我流淚了。人們很驚訝,為什么一個仿生人會哭?他這一生,該做的都做了,不是人群的焦點,不是人們議論的對象,也不和人們爭執(zhí)和沖突,沒有淚水……很圓滿啊。
而只有我知道,我的仿生人是裝的。我其實沒有活過。希望人們別像我一樣,欺騙自己,活過一生。
最后我選用了偉大詩人泰戈爾的話:你今天受的苦,吃的虧,擔的責,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會變成光,照亮你前行的路。不要急著要生活給予你所有答案,有時,你要拿出耐心等待。即便你向空谷喊話,也要等一會兒,才會聽見綿長的回音。
五、總結
“生命五問”輔導技術是我在特殊的時期,在特定環(huán)境下,打破現(xiàn)實的約束,采用的靈活的心理輔導形式。實踐證明,這種方式引導學生和家長減少了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后來,我利用“生命五問”開展了教師生命成長工作坊,效果很好?!吧鍐枴陛o導技術易引導被輔導者自我調動內(nèi)在資源,讓人們重新理解生活,重新看到自我,發(fā)掘自我的力量。
編輯/張國憲 終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