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琪 徐國輝 郭穎
【摘 要】聚焦主題意義的深度閱讀教學是實現(xiàn)英語學科育人的重要途徑。文章以一篇非虛構類語篇教學為例,在聚焦語篇主題意義探究的基礎上,探索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具體策略。先多元解讀文本所蘊含的育人價值,讀懂學生以確定主題意義探究的目標,然后引導學生主動預測感知文本的主題意義,通過批注閱讀梳理語篇結構并聯(lián)結現(xiàn)實世界,探究并深度內(nèi)化文本主題意義,最后布置項目學習作業(yè),遷移表達文本的主題意義。
【關鍵詞】主題意義;深度閱讀;深度學習;閱讀策略
一、引言
閱讀在語言學習的各階段都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閱讀有利于學生學習不同國家的語言、知識和文化。非虛構類文本可以促進學生構建知識體系、拓寬視野、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還可以幫助學生發(fā)展成為熟練、專注、強大的閱讀者[2],并促使其終身學習[3]。然而,這類文本的教學存在過于注重表層事實信息的提取而忽略文本深層含義的深度挖掘、過于注重活動形式而忽略活動之間的邏輯關聯(lián)等問題[4],致使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過程呈現(xiàn)碎片化現(xiàn)象,不利于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培養(yǎng)。為解決這些問題,開展聚焦主題意義的深度閱讀教學變得尤為重要。聚焦主題意義可以激活學生自身已有知識、經(jīng)驗和智慧,發(fā)展其主動思考的意識和水平,促進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形成。[5]深度學習是在教師引領下,學生圍繞具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主題,全身心積極參與、體驗成功、獲得發(fā)展的有意義學習過程。[6]32深度閱讀實際上是深度學習的過程,通過深度加工知識信息、深度理解復雜概念、深度掌握內(nèi)在含義,主動建構個人知識體系并遷移應用到真實情境中解決復雜問題的過程。[7]本文以《二十一世紀學生英文報》初一年級“Respect what youre eating”一文為例,探討如何運用多種閱讀策略引導學生聚焦非虛構類文本主題意義,進行深度閱讀,實現(xiàn)深度學習。
二、聚焦主題意義的深度閱讀教學策略
1.多元解讀文本所蘊含的育人價值
聚焦學科本質(zhì)和學科思想方法,深刻理解學科的育人價值和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nèi)涵是實現(xiàn)深度學習的前提?!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簡稱《新課標》)提出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8]1在工具性方面,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基本英語素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在人文性方面,英語課程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yǎng)的任務。為實現(xiàn)學科育人,教師應捕捉德育契機,引導學生深入解讀文本,挖掘教育潛力,捕捉學科德育的契機,實現(xiàn)學科教學和學科德育的有機融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9]解讀文本時,教師應先基于文本話題找出文本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解讀文本話題背后的主題意義,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10]其次,分析承載文本主題的語篇類型及對應的篇章結構。最后,從詞匯、句法、修辭等方面分析與文本主題相關的核心語言,挖掘育人價值。
從文本話題、承載主題及寫作目的看,文本話題為珍惜糧食,主題是人與自然,子主題為環(huán)境保護。文本列出一系列食物浪費的現(xiàn)象及相關數(shù)據(jù),闡釋了珍惜糧食的重要性和具體方法,以引導學生形成珍惜糧食的意識,積極加入光盤行動。
從語篇類型與結構看,文本是科普類新聞報道,屬于非虛構類論述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闡述了食物從哪來、食物浪費導致的資源浪費,并使用小插圖講述西紅柿的由來,體現(xiàn)尊重食物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介紹食物浪費的具體表現(xiàn)。
從文本特征及語言特點看,文本使用了大版面插圖和照片,多以第一、第二人稱倡導學生節(jié)約糧食。文本主要使用一般現(xiàn)在時描述客觀事實,運用了以when引導的狀語從句、that引導的賓語從句、there be句型,涵蓋了與文本主題相關的語言表達,如:浪費糧食產(chǎn)生的嚴重后果(waste、live in hunger、be bad for the environment),節(jié)約糧食帶來的改變(down by 75 percent、save food),種植糧食所需資源(take care of、It takes ... to do ...)。
2.讀懂學生,為確定主題意義目標提供依據(jù)
教師只有讀懂學生,才能設計出更符合學生、更具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具體來說,教師應了解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分析學生對話題的熟悉度和興趣度,掌握學生的共同特點,分析學生的個性和語言水平差異,理解學生在學習中的語言及思維困難,才能設計更符合學生的學習任務,并促進其深度學習。當前國家、學校和班級都在大力倡導光盤行動,學生對節(jié)約糧食的主題較為熟悉。大部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較為濃厚,班級氣氛活躍;部分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意識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學習自信。學生普遍存在閱讀長難篇文章的畏懼心理,需要教師在閱讀方法上的指導和同學的幫助。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筆者設計了多次小組合作,引導學生運用批注閱讀策略,如讀中以標注、建構結構圖、QAR自主提問相融合的方式,幫助學生從心理和語言兩方面搭建臺階,提高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和學科發(fā)展能力,實現(xiàn)與文本深度對話,提升閱讀期待。基于深度的學情分析,筆者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1)根據(jù)兩種符號的批注和語篇結構圖,獲取、梳理、分享與主題意義相關的食物浪費和資源浪費的事實性信息;(2)根據(jù)與減少食物浪費主題意義密切相關的關鍵信息,自主提出問題,并通過小組討論和班級分享,進一步深入思考節(jié)約糧食的意義;(3)將報刊內(nèi)容與自身的經(jīng)歷聯(lián)系起來,感悟光盤行動的意義,并口頭表達自己的觀點。
3.聯(lián)結預測,主動感知文本主題意義
《新課標》強調(diào)教師要在主題探究活動中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幫助學生在已有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通過獲取與梳理、概括與整合等活動,形成新的知識結構,建立信息間的關聯(lián),深化對主題的理解和認識。[8]49-50將讀者的已知與文本建立聯(lián)結,是學習與理解的核心。[11]在讀前階段,學生可結合自身生活經(jīng)驗與文本中的人物、背景、情節(jié)等建立關聯(lián),進行讀前階段的預測。[12]教師可借助一些工具幫助學生建立聯(lián)結,如以圖片激發(fā)學生背景知識,利用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這些問題的答案可以不唯一,讓學生根據(jù)個人理解回答。
在導入環(huán)節(jié),筆者呈現(xiàn)本班食物浪費調(diào)研的結果,引導學生回答“Is it a big deal to waste a little bit of food?”,并追問原因以激發(fā)學生聯(lián)結自身生活和經(jīng)歷進行思考、回答。接著以“What aspects/places will the writer talk to show its a big deal?”引導學生預測本課主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圖片、調(diào)研結果并結合自身經(jīng)歷,思考和分析問題,預測、解釋、主動交流,促進師生、生生互動。學生對食物浪費也有了新認識,實現(xiàn)了對知識的自主建構。
4.引導學生批注閱讀,梳理語篇結構,合作探究主題意義
批注是促進讀者與文本(特別是長難文本)進行積極而有深度對話的有效策略之一。[13]語篇結構知識蘊含著語篇各要素之間的復雜關系。在閱讀教學中幫助學生理解語篇結構有利于提高閱讀理解的效果。[14]批注能夠幫助學生更清晰地解析語篇結構并探究主題意義。
在讀中,筆者提示學生關注段首及副標題并快速瀏覽文章,利用批注法,圈畫重點詞句,回答“What aspects/places does the writer talk about to show its a big deal?”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建構語篇結構圖的第一級,梳理篇章的主要結構。隨后,學生在文中找到能證明“It is a big deal to waste a little bit of food”的細節(jié),圈畫出體現(xiàn)主題意義的重點數(shù)字和關鍵句,完善語篇結構圖的細節(jié)(如圖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jù)教師搭建的支架進行研討、分析,對結構圖進行補充,并在班級中分享,進一步理解節(jié)約食物的重要性。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研討、探究、概括、分析、解釋,建構語篇模型,從自主閱讀到小組合作,加深了對閱讀策略方法和語言邏輯的理解,深度理解語篇特征和語言特點。
5.引導學生自主提問,聯(lián)結現(xiàn)實世界,深度內(nèi)化文本主題意義
自主提問可以提升學生對所閱讀文本的深層理解力和思辨力,促進其閱讀的積極性與自主性。[15]從育人角度看,自主提問是提升學生審辯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基本要素。[16]深度學習要求教師設計富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促進學生與任務深度互動;組織研討和交流,增加學生之間的深度互動。學生在提問和探討答案的過程中,相互分享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思維方式,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
在讀后環(huán)節(jié),教師先借助不同的特殊疑問詞和提問方式進行示范提問,啟發(fā)學生提出不同類型的問題??梢允窃谖谋局兄苯诱业酱鸢傅膯栴},也可以是需要綜合多處文本分析推斷的問題,還可以是與自身經(jīng)驗相關聯(lián)的問題等[17]。接著讓學生自主閱讀文章,并提出與主題相關的深層問題,在組內(nèi)分享后,結合文章內(nèi)容和自身經(jīng)歷討論答案。隨后組內(nèi)選出最佳問題,在班級中分享、互答,進一步深入探討節(jié)約糧食的重要意義。如針對第6組分享的問題“Why do so many people waste so much food?”,有學生提出“Because they think they just waste a little. Everyone waste a little. Then there are a lot of food wasted.”,還有學生提出“Because they are rich. They dont know there are so many people living in hunger.They even die.”。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想得以碰撞,自身的審辯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以提升。最后,教師讓學生觀看有關生活中食物浪費的圖片、視頻,回答“Do you know some news/books/phenomena about food waste?”問題,思考生活中食物浪費的現(xiàn)象,并結合word bank、mind map以及范例,個性化地表達對浪費食物的觀點,樹立節(jié)約糧食的意識。
6.布置項目學習作業(yè),遷移表達文本主題意義
深度學習提出教師應探索多樣化的作業(yè),設計并實施主題性作業(yè)、實踐類作業(yè)、個性化作業(yè),提高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遷移應用學科知識和問題解決的思路來解決問題的能力。[6]91 教師可先以問題“What can we do to reduce food waste?”引發(fā)學生思考減少食物浪費的方法。然后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分享,幫助學生拓寬思路,如點菜不要過量、取餐時勤拿少取、倡導光盤行動等。最后讓學生完成RAFT創(chuàng)意寫作(見表1),基于主題“減少食物浪費的方法”,扮演學生、服務員、西紅柿等角色,并針對同學、父母、人類等聽眾,以手抄報、郵件、信件等方式進行創(chuàng)作。
學生可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等多種渠道查找、收集相關信息和材料,結合自身體驗重新審視語篇內(nèi)容,遷移所學知識,解決食物浪費問題,表達對光盤行動的觀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發(fā)展了語言能力、思維品質(zhì)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問題的能力。如一名學生以西紅柿的視角寫給人類的倡議書(如圖2)。這不僅運用了英語學科知識,還進行了深度思考,積極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提升了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
三、結語
深度閱讀所言的“深度”是指知識解讀的層次性與學生發(fā)展的豐富性,深度閱讀不是一種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或教學手段,而是一種教學理念。[18]聚焦主題意義的深度閱讀能夠促使學生實現(xiàn)“字面閱讀、解釋性閱讀、批判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19]四個層次的意義建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發(fā)展能讀、會讀的積極閱讀者。在初中英語深度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對文本進行多維度解讀,深挖文本蘊涵的主題育人價值,將文本與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建立意義上的聯(lián)系,真正讀懂學生,確定聚焦主題意義的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創(chuàng)設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的教學活動,實現(xiàn)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深度閱讀。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開展包含自主提問、聯(lián)結生活等以學生為主體的體驗活動,提升學生的邏輯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發(fā)展高階思維能力。關注學生對主題意義的探究,引導學生深挖文本內(nèi)涵,探究文章背后的主題意義,讓學生通過閱讀學會正確地做人、做事,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參考文獻:
[1]OCZKUS L D. Just the facts! close reading and comprehension of informational text[M]. Huntington Beach:Shell Education,2014.
[2]KUHN K E,RAUSCH C M,MCCARTY T G,et al.Utilizing nonfiction texts to enhance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vocabulary in primary grades[J].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2015(2):1-12.
[3]DUTHIE C. Nonfiction:a genre study for the primary classroom[J]. Language arts,1994(8):588-595.
[4]莫影春.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9(12):24-29.
[5]程曉堂.基于語篇的語言教學途徑[J].國外外語教學,2005(1):8-16.
[6]劉月霞,郭華.深度學習:走向核心素養(yǎng)(理論普及讀本)[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
[7]余玲艷,代建軍.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的分析模型[J].教育科學研究,2017(5):49-53,59.
[8]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9]趙連杰.基礎英語教育的學科育人價值探究[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7(1):52-56.
[10]關媛.基于文本解讀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7(2):20-24.
[11]HARVEY S,GOUDVIS A. Strategies that work:teaching comprehension for understanding and engagement[M]. Stenhouse Publishers,2007.
[12]徐國輝.國際視域下關鍵英語閱讀策略研究及其教學啟示[J].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21(8):1-5.
[13]FISHER D,F(xiàn)REY N.Close reading and writing from sources[M]. Newark: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2014.
[14]程曉堂.基于語篇的語言教學途徑[J].國外外語教學,2005(1):8-16.
[15]SHANG H F,CHANG-CHIEN I J. The effect of self-questioning strategy on EFL learnersreading comprehension development[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rning,2010(2): 41-54.
[16]林崇德. 21世紀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研究[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17]CHIEN C W. Using Raphaels QARs as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with picture books[J].English teaching forum,2013(3):20-27.
[18]伍遠岳.論深度教學:內(nèi)涵、特征與標準[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7(4):58-65.
[19]宋潔清.初中英語深度閱讀教學策略探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0(10):9-14.
(責任編輯:周彩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