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利華
摘要:小學美術對于學生審美意識和能力的提升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要求重視美術類課程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美術教師要積極踐行新課程教育理念,從思想觀念上對美術教學活動的開展產(chǎn)生重視,注重學生美術興趣的提升,提升美術教學的品質。本文簡要探究了當前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培養(yǎng)小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美術;學習興趣;策略
引言:各種教育改革措施的出臺和推行,使小學美術教師逐漸認識到傳統(tǒng)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難以適應新時代學生的發(fā)展水平和發(fā)展要求。需要美術教師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興趣才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有利于促進學生在美術學習中主體性地位的顯現(xiàn),提升學生學習動力,促進美術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一、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難以正確認識小學美術的重要性
小學美術學科的開設,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美術技能,培養(yǎng)他們在美術方面的繪畫,審美,觀察能力,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的提升,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但是,受到“唯分論”等教育理念的影響,一些家長和教師單方面的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由于美術科目不需要進行考試,導致他們輕視美術學科。雖然素質教育等教育理念的提出要求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使藝術類科目受到了一定的重視,但仍有小部分教師和家長群體不能對美術產(chǎn)生足夠的重視,影響了小學美術的發(fā)展。
2、教學內容不夠豐富
小學美術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學資源有限。部分美術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往往只按照課本內容進行教學,不注重對課本內容的深層探究,教學內容缺少豐富性,難以對學生進行高品質的美術教學,不利于學生美術興趣的提升。甚至有的地區(qū)由于缺乏美術教師,學生數(shù)量少,教學經(jīng)費不足等原因,并沒有在小學階段開設美術課程,難以對學生進行美術方面的啟迪。
二、培養(yǎng)小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的策略
1、改變美術課堂傳統(tǒng)教學方式
新課改大背景下,對教師在教學上的方式方法有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師改變傳統(tǒng)教育理念,使用更符合學生發(fā)展水平的教學手段,不斷提升學生在美術學習上的主體地位??梢圆扇√釂柺浇虒W,討論式教學等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學生在美術學習上自覺性的提升,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充分顯現(xiàn),發(fā)揮好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讓美術課堂變得更加有活力,提升學生美術學習的內在動力,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品質。
比如,在進行“中國畫與油畫”欣賞課教學時,在展示畫作后,對學生進行引導性提問,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從而一步步的加深對畫作的理解,并且鼓勵學生開展自主性探究性學習。教師可以選擇美術課本上的畫作或者是與章節(jié)主題相關的非課本內容的畫作,給予學生一定的探究任務,讓學生自行觀察畫作,了解畫作的構圖,色彩,以及情感。同學之間可以互相交流彼此的觀點和疑問,交流完畢后組內自行總結觀點,并對教師進行匯報。教師要對學生正確的觀點予以肯定和表揚,對于學生的錯誤認知,教師要采取恰當?shù)姆绞竭M行糾正。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要保持足夠的耐心,幫助學生建立在美術學習方面的自信心,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打好學生在美術學習方面的基礎。
2、注重小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每個小學生由于生活環(huán)境,性格特點,思考方式等方面的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和層面是有所不同的,學習結果也是有差異的。相比其他學習階段來說,小學時期的學生思想天馬行空,思維比較活躍,有著非常重的好奇心。所以美術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注重小學生的發(fā)展特點,設計能夠吸引小學生注意力的教學情境,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充分抓住小學生好奇心重的這一性格特點,以此為突破點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比如在學習“我們做樂器”這一課時,可以設計實踐教學情境,教師可以自行準備鐵盒子,竹筒,陶泥等工具,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或者是查閱資料自行準備一些工具。然后教師根據(jù)課堂中現(xiàn)有的工具,引導學生在大腦里對自身所擁有的工具可以做出來的樂器有一個初步的輪廓,然后教師對樂器的制作進行一個詳細的講解。在教師講解結束后,引導學生在紙張上畫出他們要制作的樂器草圖,教師通過觀看學生的草圖,理解學生的制作思路,并給予具有針對性的指點。指點完畢后讓學生自行制作。制作完成后讓學生去講臺上講解自己的制作思路,教師進行總結性點評。這種實踐活動符合小學生好奇心重,愛動的特點,有利于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美術的別樣魅力,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3、將美術教學和生活實際相結合,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
學習來源于生活,所以美術課堂教學中需要和生活實際相結合。學生在進行美術學習時,由于課堂時間是有限的,所以學生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也是有限的。但是在小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著非常多的美術內容。生活中的美有很多,但是小學生尚且難以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發(fā)現(xiàn)美的眼光,提升小學生的敏感度,讓他們對身邊的事物有所觀察和了解,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提升他們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意識。有利于小學生將課堂中學習到的美術知識應用于生活實際,促進小學生欣賞水平和能力的進步。只有讓美術學科學習和生活實際息息相關,才能從小學生的內心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活中感悟美,在美術學習中理解美。
總的來說,小學階段美術科目的設置,是非常有必要的,對學生的審美意識,實踐能力等方面都有著非常大的促進作用。美術教師要認真做好相關教學工作,切實發(fā)揮出美術學科對人的教育作用,尤其是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和源泉,只有提升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才能提升他們美術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課堂教學活動更好的開展,提升教學質量。美術教師要對當前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一個客觀的認知,并努力解決相關問題,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創(chuàng)設多種教學方法,全方位的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張寧. 鼓勵教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 讀寫算,2022,(24):129-131.
[2]秦善鵬,吳媛媛. 微課融入小學美術教學的價值、困境與對策[J]. 美術教育研究,2022,(15):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