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東波
摘要:在教學過程中對知識結構過分重視,這樣對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有著重要影響,這樣的教學方式會影響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會降低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確保語文教學水平以及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對小學生思想方式的影響,達到學生德育教育的教學目的,這就需要老師在語文的教學當中融合德育教育因素。不僅能夠保證提高語文知識的豐富,也能夠保證提高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教育;滲透策略
德育觀念對學生的學習與成長都有重要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要采用多樣的德育滲透方式,并關注學生的理解情況,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小學生大都對德育理解得不夠透徹,而且他們年齡較小,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將德育滲透日常教學,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德育觀念。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優(yōu)勢
(一)有利于小學生學習觀念的糾正
小學生大都還沒有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念,他們年齡較小,對學習缺乏合理的認知。在當前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也開始進行德育教學,通過德育教育來糾正學生的學習觀念,還會利用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德育知識講解,并讓學生意識到德育教育對個人成長具有重要影響。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對學生學習觀念、學習狀態(tài)的改正具有積極的影響,能讓學生更加專注地投入語文課堂學習。
(二)有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師并不重視德育對學生學習與成長的影響。這十分不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小學語文教師要對德育概念進行充分的了解,并將其與教材內容進行結合,以此來促進德育滲透工作的開展。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進行德育滲透能夠幫助小學生在日常課堂中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念,引導他們在課堂中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從而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三)有利于小學生德育觀念的形成
小學生還沒有完全形成正確的學習意識和道德觀念,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因此,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也要將德育滲透其中,以此來促進小學生良好德育觀念的形成。小學語文教師要向學生進行德育重要性的講解,并引導學生正確地看待德育??傊谛W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既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還可以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德育觀念,對其日后學習與生活能夠產生積極影響。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內容,滲透德育教育
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中具有豐富的人文知識,語文老師要有效地利用語文教學內容中的人文內涵,利用這些人文知識來獲取德育教育的資源。使得學生的道德品質以及審美觀念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小學階段的語文教材中,大多數的文章都有著較為深刻的意義與道理,利用文章中的主角個人的品德來向學生們傳遞品德教育思想。語文老師要有效地引導學生向故事的主角學習,進而利用學生在學習語文課文的過程感受到文章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以此實現(xiàn)德育教育的有效發(fā)展。
例如,《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課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通過作者的介紹和文章寫作背景的講述來進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文章作者當時的心境和所表達的思鄉(xiāng)之情,并讓學生回憶自己生活中外出旅行時是否產生過“想家”的情緒,或通過情感聯(lián)系,或運用親人之間的牽掛,勾起學生對思鄉(xiāng)的情感,再延伸至愛國主義思想的教育,以此來提高對德育教育的滲透。
(二)構建教學情境,滲透德育教育
單純的理論知識教學并不能完全促進學生德育意識的形成,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還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合適的德育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其中,以增強其對德育知識的理解。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要根據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相關的德育情境,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去解決情境中的問題,這樣既可以增強學生對德育知識的掌握程度,還可以幫助學生通過情境形成良好的德育意識。此外,小學語文教師還要關注學生德育意識的形成進度,不僅要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講解,還要通過教學情境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德育??偠灾?,教學情境的應用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將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形象。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去應用教學情境,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
(三)利用實質教學,滲透德育教育
在小學階段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要的教學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們的識字能力提高,在識字的教學過程中包含著較多的德育因素。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國小學階段語文的識字量大約為 2500 字,這對小學階段語文老師的教學存在較大的考驗,也對學生的學習來說也是一個難題。但是由于受到我國現(xiàn)階段網絡的影響,大多數的學生對于學習漢字的態(tài)度不夠認真,寫字也較為潦草,這就更加增進了語文老師的教學難度。所以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語文老師將德育融合到學習當中,可以提高學生對識字學習的興趣。
比如:語文老師在教學中教授學生們認識“膏”這個字時,語文老師可以根據這個字進行創(chuàng)意教學,可以先將“膏”字的上半部分放大,這樣就會體現(xiàn)出在月字上面扛著較多的物品,這樣會給人感受到沉重的感覺。注意漢字的上下結構有著嚴格的比例,進而體現(xiàn)出上下結構漢字的寫字原則,語文老師可以利用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同學們了解漢字結構的內涵,讓學生們能夠明白書寫漢字時要注重結構,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書寫能力。進而引導學生明白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是這樣,要懂得與人和睦相處,這樣才能使集體更加和睦。語文老師有效地利用這樣富有深意的漢字,在識字的教學中融合德育教育,讓學生們懂得其中的道理。
小學階段語文的教學當中有效地滲透德育教育,不是一日就能實現(xiàn)的,需要漫長的時間積累經驗。語文老師要真正地認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不斷地提高自身能力與教學能力,掌握學生的學習實際需求,改變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陶改文.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滲透道德與法治教育的策略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2(17).
[2]王立鵬.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J].天津教育,2022(17).
[3]賈麒鳴.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的滲透方法[J].知識文庫,2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