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
摘 要:小學教育是教育的基礎階段,是對學生進行全面教育的黃金時期。五育并舉中的體育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體育素養(yǎng)不斷提升的主要學科。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首要的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學科的興趣,點燃學生熱愛體育學習的熱情,保持學生學習體育的動力。游戲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通過游戲與體育學習的結合,學生的天性得到釋放,同時也能在游戲中練習和鞏固體育技巧,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認識和體育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體育;體育游戲;應用融合;教學影響;融合途徑
引言
在現(xiàn)代體育教學中,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習主動性是提高體育教學有效性,促使學生學習進步的主要動力。面對小學階段學生身心快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教師要制定合理的教學措施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成為主動接受體育知識,積極參與體育訓練的主體。游戲能夠釋放學生的天性,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將游戲與體育訓練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是促使學生主動完成體育訓練任務,培養(yǎng)學生形成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到有效方式,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優(yōu)良品質。
一、體育游戲本身的功能和作用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游戲的應用既能增加體育教學的趣味性,還能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是學生十分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通過體育和游戲的結合,學生能夠在個人競技和團隊合作中形成正確的競爭觀念,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團隊榮譽感。體育訓練需要學生的耐心和恒心,需要學生在克服困難中提高能力,形成堅強的意志和不怕輸的勇氣。
同時游戲也是符合學生認知能力的,能夠促進學生智力和體力發(fā)展的有效形式。通過體育游戲,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聯(lián)系不斷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配合度也會更加默契,有助于和諧師生氛圍的形成。在游戲中,教師也能更好的觀察學生對某個體育動作和技巧掌握的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促進學生體育素養(yǎng)的提升[1]。
二、小學體育游戲設計的必要性
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和家長對學生文化知識的學習給予了更多關注,忽視了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和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是維持正常生活和學習的關鍵,人如果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學生容易在學習中感覺到疲憊,身體免疫力降低患病的幾率也更高。當前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教學策略與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學習情況不匹配,課堂教學質量不高。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提出,人們逐漸意識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在我國體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中,學校教育中體育教育的比例不斷增加, 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也在發(fā)生變化。體育教學和游戲的有機結合是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效方式,在游戲中,學生的參與感更強,課堂氛圍輕松愉悅,教學效果也有所增強。
三、小學體育教學與游戲的融合
(一)體育游戲準備階段
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十分有限,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也不是很強,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之前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從體育游戲的選擇,規(guī)則的制定,游戲道具的準備和學生的人身安全等都是教師需要考慮的內容。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具體教學內容設計體育游戲,將學生需要掌握的體育技巧和知識融入游戲中,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比如在人教版小學體育三年級上冊第四節(jié)《基本身體活動》教學中,學生在第一節(jié)跑步學習中,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100米障礙接力跑步練習時,將學生按照五人一組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在跑道上設置了穿越繩子障礙,學生需要在穿越繩子以后到另一側拿到裝滿水的杯子,在回程之后將杯子中剩余的水倒進量杯,最后既要看隊伍跑步時間的長短,還要看每個隊伍量杯中水的高度,在綜合考量這兩個標準后確定隊伍名次。在開始游戲之前,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進行手腕腳腕等關節(jié)的熱身,減少意外情況的發(fā)生。
(二)體育游戲進行階段
在傳統(tǒng)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體育訓練的主要方式是先進行動作講解,然后在分解教學中進行機械練習,學生再通過自由練習鞏固所學內容。這種教學方式雖然能夠幫助學生掌握體育技巧,但是機械性的重復練習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也不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教師在體育游戲開展過程中融入訓練內容,學生的參與感和成就感得到雙重滿足,在游戲競爭機制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比如在人教版小學體育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三節(jié)《乒乓球》教學中,學生在進行乒乓球發(fā)球練習時,教師先讓學生進行揮拍動作分解練習,然后通過游戲的設計練習學生對乒乓球的球感。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的學生需要邊走邊墊球,每個人輪流走到終點線再將球傳給下一個學生,期間要保持乒乓球始終在球拍上,如果中途球落地,整個小組需要重新開始墊球接力。在墊球練習中,學生對乒乓球感知和控制的能力得到提高,在游戲中獲得樂趣[2]。
(三)體育游戲結束階段
在體育項目學習和練習環(huán)節(jié)結束后,教師要留出一部分時間對學生在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進行總結,通過緩解和放松游戲避免學生在運動過后出現(xiàn)肌肉酸痛等情況。教師在體育游戲中可以設計知識搶答或者拉伸游戲,在放松學生身體的同時再次鞏固所學知識,維持學生學習的熱情。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聽取學生的建議,了解學生想要進行的游戲或者對游戲改進的想法,在與學生的討論中提高游戲教學質量。教師還要注重對學生的評價,在激勵性評價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體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鍛煉學生的四肢協(xié)調能力,開發(fā)學生的大腦。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體育教學對學生智力和體力提高的促進作用,結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在體育游戲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促使學生在游戲中練習和鞏固體育技巧,掌握體育訓練和學習技能。在游戲與體育教學相結合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運動精神,引導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思想,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胡剛.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體育游戲的影響與融合[J].體育風尚,2021(10):223-224.
[2]李長寶.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體育游戲的策略分析[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