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敏
摘要:德育教育是我國新課程改革以來,對于素質教育深入開展的重要實踐,是我國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的主要渠道。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變化的關鍵時期,更需要教師積極關注學生的德育教育,以保證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思想意識與道德品質的構建下得到全面的成長。
關鍵詞:立德樹人;以德育人;初中學生;德育教育
引言:根據(jù)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與道德意識,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當前初中德育教育的重點工作內容。在德育教育的開展過程中,教師需要始終秉持著“以德育人”、“立德樹人”的思想與信念,并將其深入滲透進德育教育工作之中,促進學生良好身心狀態(tài)的培養(yǎng),并進一步實現(xiàn)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標。
一、“以德育人、立德樹人”的意義和作用
“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我國十八大召開以來,關于我國教育工作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指導思想,也是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體現(xiàn)?!耙缘掠?、立德樹人”充分展現(xiàn)了我國德育教育的總體理念,以高尚的思想品德與道德修養(yǎng)來培養(yǎng)具有良好思想品質與道德情操的人?;诖?,《關于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提出,將學生良好思想品質與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作為德育教育工作的重點,也是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工作內容。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想意識較為薄弱,極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影響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的學生更加需要以堅定的理想與信念、良好的品質與意識對他們進行教育和培養(yǎng),堅持“以德育人、立德樹人”,讓德育教育深入滲透進學生的思想意識之中,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發(fā)揚師德、師風,以德為先,促進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學習、成長中形成更加良好的人格與道德品質。
二、“以德育人、立德樹人”的應用策略
(一)以學生為主體,以德育為基礎
初中德育教育的開展,是針對學生初中階段意志較為薄弱,缺乏一定的判斷能力與是非能力等問題進行的有針對性的人格與品質的教育工作。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首先應當保證以學生為主體,落實以人為本的的課堂教學理念,讓學生能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真正地發(fā)揮出自身的個性化特征,讓教師能夠更加深入地分析學生的特點以及學習需求,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更加明確、更加深入地個性化教學策略。
例如,結合八年級德育教育教學的內容,以培養(yǎng)學生家國意識、社會責任擔當意識為主要教學內容,結合學生自身的學習與成長需求,教師可以立足“以德育人、立德樹人”的角度,讓學生通過結合日常生活中的“遵守社會規(guī)則”、“勇?lián)鐣熑巍钡葍热葸M行主題演講、辯論等形式,幫助學生了解自身應當遵守的社會規(guī)則,以及應當履行的社會責任與義務。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觀察到的社會現(xiàn)象與熱點內容進行分析,如參加核酸檢測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插隊行為,讓學生分析在公共場所中,在配合防疫工作的情況下,插隊的情況是否符合社會規(guī)則的要求,在面對插隊的問題時,學生應當選擇如何去解決。通過學生自主地進行分析、討論、辯論,讓學生能夠從自身角度出發(fā),更好地理解社會規(guī)則與社會責任,并讓學生開展更具個性化的相關知識內容的探索與學習。
初中階段的教學工作的開展,應當首先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意識、道德品質,讓學生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讓學生能夠在學科學習中真正了解到理想信念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德育教育工作是學校教學工作開展的基礎。
(二)師德師風建設,促進德育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
教師是學生學習、模仿的主要對象,也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到的人、最熟悉的人。師德師風建設是我國自古以來教師需要不斷進行深入學習與探索的重要教育教學品質與職業(yè)品質。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無形中影響著學生,對于學生的言行、學習、成長起到了重要的“言傳身教”的作用。
師德師風是一位教師應當具備的基本的素養(yǎng),也是良好教師形象建設,融洽師生關系構建的基礎。在倡導“以德育人、立德樹人”的德育教育模式下,教師更需要注重自身的德行,以自身的道德水平與個人品質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地滲透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正面引導與幫助下樹立更加良好的思想意識與道德品質。
(三)通過多平臺教育模式,幫助學生篩選有益的德育教育內容
隨著信息時代的快速發(fā)展,網絡時代的到來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與交流空間,讓學生獲得了更加豐富的外界知識與思想內容。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網絡、信息化技術手段的應用往往有著較強的好奇心與探索欲望,更加需要教師對其進行關注與幫助,讓學生能夠在信息的洪流中篩選有益的信息內容,摒棄糟粕的思想意識。初中階段的學生心理較為敏感,極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因此,教師更需要關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變化,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讓學生能夠在信息時代能夠獲得更加美好的發(fā)展。
初中階段的學生,尤其八年級學生,面臨著學業(yè)壓力越來越大,身體成長變化越來越明顯的特點,更加需要教師對其進行合理地教育培養(yǎng)與心理干預,避免學生出現(xiàn)因身心發(fā)展變化而產生的焦慮、緊張、煩躁情緒,幫助學生克服身心發(fā)展關鍵時期的心理問題。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多平臺交流互動的方式,以學生喜歡的網絡平臺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或通過網絡平臺與學生進行資源共享,幫助學生在網絡平臺中搜尋正確的知識內容,并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如,教師可以利用博客、微信等平臺,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資源共享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在資源平臺獲取更多有益的知識內容。
(四)以主題活動,落實“以德育人、立德樹人”
德育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學科內容。教師應當善于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以主題活動的方式,明確學生需要學習和掌握的重點內容,并促進學生更好地獲取知識內容,實現(xiàn)全面的成長。
結束語
德育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身心素質的主要方式,“以德育人、立德樹人”是我國德育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指導思想,也是讓學生能夠更加平穩(wěn)、快樂地度過青春期階段,形成良好的身心素質與道德品質的重要途徑,是落實素質教育工作開展,推進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推動力!
參考文獻
[1] 吳和英. 堅守以德育人初心,牢記立德樹人使命———淺談日常工作中如何做好中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J]. 中學生作文指導, 2020(37):1.
[2] 張敏霞. 以德育人,立德樹人班級管理中德育滲透策略研究[J]. 好日子, 201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