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云存
摘 要:如果將學科課堂教學視為一個系統(tǒng),那么在這一系統(tǒng)中教學模式、教學工具的使用以及教學理念等均是該系統(tǒng)的重要內容。如果將口語教學視為一個系統(tǒng),那么,口語教學情境、練習的形式、教具的應用、教學評價等均是該系統(tǒng)中教學重要的內容,下面我就針對各個內容逐步展開分析。
關鍵詞: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策略
引言
英語作為一門世界性的通用語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無論是專業(yè)性工作的開展,還是日常生活中的交流,都離不開英語的使用。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需要突出其語言工具性的特點,指導學生學會運用英語正確表達與交流,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正確使用,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針對小學生“不敢表達”“羞于開口”的啞巴式英語學習現(xiàn)狀,教師需要不斷豐富自身的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真正實現(xiàn)其口語能力的不斷突破。
一、小學英語口語教學面臨的困境
在國內開展小學口語教學時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是學生缺乏語言的應用環(huán)境,缺乏進行口語練習的機會,這導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很難得到有效的提高。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需要學生進行長期的練習與應用才能夠取得進步,但是由于教學策略的影響,又受到硬件資源的限制,很多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的時候只是對教材內容進行解讀與翻譯,并不會讓學生進行口語練習。在整個英語教學的課堂中,教師長期處于主導的地位,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來自教師的知識灌輸,無法對教師講解的內容進行有效的思考,也沒有開口進行英語表達的機會。學科教學需要營造合適的氛圍,尤其是在學生練習英語口語畏懼時,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不僅可以為學生的口語表達奠定基礎,還可以激發(fā)其口語表達的積極性,幫助其克服內心的恐懼與不安。根據調查數據,部分學生已經能夠認識到口語表達的重要作用,但是因為內心畏懼英語口語交流,而且周圍的人并不會用英語進行交流,整個班級中并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口語交流的氛圍,這嚴重打擊了學生練習英語口語的積極性。所以,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不僅要積極引導學生在日常的交流對話中運用口語進行交流,更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口語交流環(huán)境,從而讓學生在日常環(huán)境中得到練習和成長。
二、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口語教學策略
(一)規(guī)范口語教評方式
在農村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規(guī)范的教學評價是促進口語教學持續(xù)優(yōu)化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所以,教師有必要對教學評價予以重視。本文從“教”和“學”兩個角度展開分析。在“教”方面,教師應圍繞口語教學目標結合課堂教學實踐情況展開評價,例如,教師反思所應用的教學方法是否符合口語教學需求,通過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是否達成了口語教學目標等。在“學”的方面,教師則需圍繞學生的需要表達能力展開評價,例如,在本節(jié)課程中班內小學生對重點句型表達與運用的掌握程度,小學生的口語表達積極性是否得到了提高等。由此可見,教評的重點在于確定明確的指標,針對指標結合實踐反思不足并持續(xù)優(yōu)化。其中的“指標”既涵蓋口語教學目標完成度,又包括學生口語表達能力,而指標設定的全面性在一定程度影響著教評的全面性。因此本文提出觀點:教師針對小學英語口語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應結合“教”與“學”需求盡可能的擴充教評指標。
(二)開展合作學習,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
合作學習既是一種教學方式,也是一種學習形式,它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建構能力,增強師生交流互動,構建資源共享空間。當前的小學英語口語教學多是在大班額的基礎上進行的,而通過合作學習,可以引導學生以相互協(xié)作的方式開展對知識的學習和探究,從而為學生的深度建構與自主創(chuàng)造提供更加豐富的交流機會。通過合作學習,學生既能夠通過溝通探討完成對問題的分析和研究,同時也能夠在不斷的交流中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進而形成互幫互助、和諧友愛的學習氛圍。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過程中,可以積極利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實現(xiàn)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在小組合作的開展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分角色朗讀、情景表演、建構游戲等方式來訓練對重點句型的表達,增強自身對英語的運用能力[4]。為推動合作學習活動的有效開展,教師可以為每個小組設計一個主題與若干話題,然后讓每個小組圍繞主題開展相應的英語口語交流,可以是相互介紹自己的家人、說一說自己的周末活動以及聊一聊自己的夢想等。這樣的方式既能夠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使其口語交流圍繞著相關主題或在相關的框架內進行,同時也不會給予學生過多的限制,避免學生因條件設置過多而限制其個人能力的發(fā)揮,讓學生在暢快的交流中增進對同學的了解,并在相互學習中取長補短,最終實現(xiàn)班級學生英語口語的整體進步。
(三)開展多元訓練,避免教學內容過于死板
小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時,通常會由于教學內容過于死板而不能得到切實提高。為解決教學內容過于刻板的問題,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方式,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讓教學活動充分激發(fā)小學生的參與熱情。教師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第一,讓學生通過唱英文歌曲的方式形成良好的語感,并在練習的過程中不斷提高交際能力;第二,將口語教學拓展到課外,讓每位學生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將學過的內容加以應用,使其口語表達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唱歌和講故事的方式提升口語水平十分有必要,教師要對此加強重視,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使其帶著濃厚的興趣進行練習。
結束語
教有定法,教無定法。優(yōu)質課堂情境的創(chuàng)設以及科學的教學方法均需要與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學習興趣相契合,在發(fā)揮信息技術教育優(yōu)勢的基礎上鼓勵小學生大膽地進行口語表達,才能夠有效地提升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松.提高農村小學英語口語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12):186.
[2]何利偉.提高農村小學英語口語教學質量的方法探究[J].考試周刊,2019(64):110.
[3]付玉超.淺談農村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對策[J].文存閱刊,2018(06):158.
[4]崔軍軍.目前農村小學英語口語教學面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J].新課程(中),2018(02):153.FEB5486E-3A9C-46F9-B869-6A3B701552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