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莉
摘 要:古文在當前小學語文教材中占據(jù)一定比重,有效的古文教學能升華學生的思想情操,培育其人文素養(yǎng)、審美素養(yǎng)等。然而就實際情況來看,當前小學語文教師在組織古文教學時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教師對古文的賞析教學浮于字、詞的表面含義,學生對古文中蘊含的情感、思想認知不清晰等。為此,語文教師要加大對古文板塊的教研力度,精準把握小學生的學習特征,選擇切實有效的教學策略,讓學生能夠玩轉小古文、學好小古文。文章立足于小學古文教學的現(xiàn)狀,提出了相應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文教學;教學策略
引言
古文教學不僅僅是字詞含義上的教學,更是對學生精神層面、思維層面及理解能力的教導。從古文教學特征來看,其更加注重“入情”、“舉象”和“會意”,其關鍵在于讓學生在古文學習中學習感性、體會其精神、感悟其情感。小學語文教師要深刻意識到古文教學的重點難點,教育目標,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誦讀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品味我國古文化的魅力,沉淀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人文品質。
一、小學語文古文教學的現(xiàn)存問題
我國自古以來便是文化的國度,我國古代文學的審美大都建立在古詩詞和文言文之上,其對我國文化的發(fā)展和傳承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然而就當下小學語文古文教學的情況來看,部分語文教師更加注重文章表面含義的探究,缺乏對其創(chuàng)作背景、人文內涵、思想情感的深度挖掘,深度和廣度嚴重不足。其次,就小學生自身層面來看,小學生基礎較為薄弱,其認知能力、感悟能力、理解能力尚未成熟,從古文單一的文字中只能初步領會其表面含義,難以深度把握其所表現(xiàn)出的思想感情,且由于古文本身的枯燥性、復雜性,學生普遍對其無法產生較高興趣,進而在無形中增加了語文教師的教學難度。最后,在教學方法上,當前多媒體技術取得了廣泛的應用空間,為語文教師組織古文教學提供了新的渠道,而由于部分語文教師自身的素養(yǎng)限制,不愿、不善于運用多媒體,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古文教學效益的提高。
二、玩轉小古文——小學語文古文教學的策略
1.趣味情境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古文學習興趣
一直以來,由于古文本身的復雜性、深奧性,導致小學生都對古文學習無法提起興趣,再加上學生情感經歷不足,難以與之產生共鳴。為此,語文教師應該想辦法消除這一現(xiàn)象。在古文課程展開前,語文教師可適當融入故事性、趣味性、情境性內容,進行趣味導入,讓這些內容激發(fā)小學生的興趣,吸引其注意力,讓學生快速參與到古文學習中去。比如在《古人談讀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以“鑿壁偷光”“囊螢映雪”“負薪掛角”等趣味典故進行導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然后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在平時讀書的過程中,有沒有什么提高讀書效率的小技巧?。坑械脑捒梢越o同學們分享?!眴栴}提出后,同學們大多會積極參與討論,如此一來,后續(xù)的古文教學也能順利展開。
2.? 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
多媒體技術是當下語文課堂最為常見的教學手段之一,在古文教學中,語文教師既可利用PPT、微課講解古文的生僻字詞和含義,幫助學生理解,也可以播放音頻、視頻、動畫,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古文學習氛圍,在多媒體技術的作用下,幫助學生真正樂于學習古文、玩轉古文。比如,在《少年中國說》的教學中,書中“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雄偉壯麗的景象,學生難以想象,為讓學生立體化、直觀化感受到這幅雄渾壯闊的山河畫卷,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視頻、動畫,讓學生在視頻的作用下增強感官體驗,仿佛置身于文章所描繪的景色中,深切領會到那種奮發(fā)圖強、朝氣蓬勃的少年精氣神。在此過程中,為讓學生能夠更加有效地領會古文的情感,老師可以在課堂中播放一段慷慨激昂的音頻,然后組織學生大聲有感情的朗讀全文。在多媒體的作用下,原本單一、枯燥的古文會變得立體化、形象化,學生的學習欲望明顯增強,學習效果也大幅度提高。
3.? 注重古文誦讀,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文眾多,涵蓋范圍較廣,對于不同的古文類型,要想實現(xiàn)對其的有效教學,只有通過有效的誦讀才能夠展現(xiàn)出來。好的文章是作者用心血凝結成的,寄托了作者的情思。因此,只有反復誦讀,才能透過表層,深挖內涵,才能體悟古文的意境、美感和思想感情,把握作者的創(chuàng)作動機。因此,在古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誦讀為中心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各個感官,讓他們飽含深情地將古文讀出來,并在此過程中創(chuàng)設意境,進而激發(fā)學生自身內心的情感,真正在古文學習中有所收獲和提升。比如在學習《伯牙絕弦》時,通過反復誦讀,學生就會抓住其所表達的情感,隨著主人公的腳步,體會俞伯牙和鐘子期之間的深厚情誼。在第一遍誦讀中,學生暫且不用管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只是單純地欣賞語言即可;在第二遍誦讀時,教師可播放一段“高山流水”的音頻,讓學生在音頻中深情誦讀,在思想和情感上產生共鳴。
4.? 開展古文切磋大會,讓學生體驗古文的魅力
小學生都喜歡表現(xiàn)和表演,為讓學生感知到古文學習的樂趣,體會其魅力,語文教師可以經常性組織“以詩會友大會”、“古文誦讀比賽”,讓學生以“古代文人”的身份參與到活動中,在活動中,學生們將日常所背誦和收集的古文一一展現(xiàn)出來,并在古文比賽中展現(xiàn)自身的創(chuàng)作天賦,紛紛“出口成章”。如此一來,學生的積極性會充分激發(fā),在日常生活中也會更加積極、主動地積累詩文,爭取在下一次“古文比賽”中大展身手。
總結
古文是我國文化的重要構成,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而由于小學生自身情感薄弱,再加上教師教學方法的因素,導致古文教學效果不佳。作為新時代的小學語文教師,要一改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積極運用多元化教學策略,營造良好的情境,為學生創(chuàng)建出學習古文的氛圍,挖掘古中的“含義”“情感”“思想”,讓學生真正玩轉古文,愛上古文,在古文學習中有所發(fā)展和提升。
參考文獻
[1]蘇芷凡.小學語文課堂中“小古文”教學策略探析[J].語文新讀寫,2021(19):63-65.
[2]張嬌嬌.小學語文“小古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新作文,2021(30):76-77.
[3]朱琳.玩轉小古文——語文古文教學策略[J].作家天地,2021(27):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