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艷
摘 要:隨著新課標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初中英語在具體的教學中得到了有益的創(chuàng)新。目前,初中英語教學要從多方面逐一擊破,發(fā)現(xiàn)英語教學的問題,運用多元化的策略,注重引導學生對詞匯、閱讀、寫作、語法等知識進行積累,帶領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加強思考。本文就目前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展開相關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應用型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初中英語教學;實施策略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各國之間日益交流頻繁,新興技術也在發(fā)展中不斷衍生,教師在具體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了新的轉變與突破,并取得了階段性的發(fā)展成果。但在實際的初中英語教學中仍然還存在一些問題,為了全面提升英語學習效果,作為相關英語工作者,要在教學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改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打好英語學習的基礎。
一、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養(yǎng)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知識類學科,應用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現(xiàn)實的發(fā)展中,大部分學生學習英語都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教師廣泛的采取了板塊針對性教學方法,學生的筆試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但由于缺乏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聽力教學得不到有效的培養(yǎng),英語教學只是停留在書面狀態(tài),不能引導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二)教師缺乏對學生學情的掌握與了解
教師在教導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探究式學習強調學生進行獨立性學習,而最能體現(xiàn)學生學習成果的便是作業(yè)的反饋。大多數(shù)教師在布置作業(yè)的過程常以課后習題作為學生的作業(yè),但一般課后習題都比較簡單,這能滿足一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而學習成績較好的同學做起這部分習題由于知識點太過容易,難以進行更高水平的進階性思考。
(三)實際教學脫離了生活實際
在實際英語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應試教學的觀念根深蒂固,教師喜歡采取集中式的教學法,對各類教學問題進行逐一突破,沒有為學生提供足夠的練習時間,這是為了讓學生應付考試,學會各種套路的解題方法,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了提高,但卻難以進行實際的應用,從根源上導致學生難以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有效改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效果的策略
(一)突出學生學習主體地位
在新課程教學理念的推動下,各項教學越來越注重突出學生的主導地位,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是新課程改革的重大發(fā)展目標。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學習者,教師作為教學過程中的輔助者,要運用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啟發(fā)與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教師在教學之前要樹立具體的教學目標,立足于具體的教材,展開因材施教式教學法。良好的自我學習能力能引導學生持續(xù)進行學習與進步,加強學生的思考,推動學生進一步完善知識結構體系。在現(xiàn)代化教學的推動過程中,各科教學內容都注重提升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英語教學也不例外。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性,把握學生的平均學習進度,探索優(yōu)等生與貧困生的學習進度,對學生展開具體的教學,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比如:在學習《I”d like some noodles》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介紹一些我國南北方不同的有關面食的文化小知識,教育學生在生活中要平衡營養(yǎng),不能挑食,促使他們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二)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加強對學生學情的掌握
小組合作教學法是引導學生自主進行交流的一種教學方式,交流的過程既是學生思維碰撞與表達想法的過程,教師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積極融入了小組合作教學,能讓教師更加直觀了解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因此,教師在開展閱讀小組合作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主動進行小組合作閱讀學習。例如:八年級上冊Unit1《《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從小學到中學,學生們經歷了多個假期,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自身印象最深刻的假期進行小組討論。隨后,教師可為學生布置英語日記,讓他們用英文寫下自身最喜歡的假期,增強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促進學生積累詞匯,引導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鍛煉。小組合作與作業(yè)布置進行聯(lián)合,即加強了學生對課本內容的思考,又能讓學生通過作文實踐,真實的反映出自身的想法,加強教師對學生學情的掌握,進而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提出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得到思考與進步。
(三)立足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了全面提升英語學習效果,作為相關英語工作者,要在教學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改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打好英語學習的基礎。英語教學要與實際生活進行連接,緊貼實際生活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培養(yǎng)。初中生已經經過多年的學習與生活,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素養(yǎng),英語教學包含了國內外多元化的知識,能進一步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綜合思維得到提高。中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在社會實踐中真聽、真感知,能促進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得到提高。例如:執(zhí)教者在進行九年級上冊《saving the earth.》這節(jié)課的講述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多媒體視頻展示人類的活動對環(huán)境的污染,以及當今地球承載著多方面的壓力,引導學生加強對本課主題的了解,學生在了解了課文主題后,再帶領他們對文章進行仔細閱讀,了解我們當今地球所面臨的困境,既提升了學生對課文中心內容的理解,運用具體的閱讀教學內容豐富了學生對于社會問題的思考。
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標的改革為初中英語教學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相關的教學工作者也在不斷的探索中更新教學觀念,將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新型教學模式進行融合,推動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提高。因此,初中英語教師要立足于基本教材內容,深入發(fā)掘英語教學知識,融入課內外知識的有趣面,綜合提高學生的英語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彭堂容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五策略[]科學咨詢2015(5).
[2]樊春燕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回課程教育研究,2017(45)
[3]繆文珍. 在”玩”中實現(xiàn)初一英語課堂的有效教學[J]. 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31):41.FE6BD4D9-2104-4C2D-8DAD-1025C6B00BC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