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朝輝
摘要:在當前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將重點放在提高學生表達能力和閱讀能力教學目標上,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落實,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滲透于課堂教學模式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以此來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使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文的內容,在腦海中加深對相關知識的印象,凸顯思維導圖教學模式本身的優(yōu)勢。
關鍵詞:閱讀教學;初中語文;思維導圖
1思維導圖的應用優(yōu)勢
為了使思維導圖能夠在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發(fā)揮其應有的價值和效果,在班級開始之前,教師要認真地分析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所發(fā)揮的重要性,以此來為后續(xù)教學活動提供重要的基礎。在班級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的發(fā)揮思維導圖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在復雜閱讀中找到關鍵詞和中心點,將文章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以脈絡的方式呈現(xiàn)在圖片中,更加清晰和直觀的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內容的印象,并且將各個知識進行相互的連接,從某一個詞匯聯(lián)想到另一個詞匯,實現(xiàn)知識點的不斷擴充以及整合。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整理能力,還有助于讓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脈絡和重點知識,達到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生當前的語文素養(yǎng)。
2思維導圖在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2.1課前預習
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中,教師在運用思維導圖教學模式時,要將思維導圖融入到課前預習階段,幫助學生加深對相關知識內容的印象,以此來提高學生當前的閱讀能力。在閱讀期間借助思維導圖,能夠將學生的抽象思維以畫圖的形式更加直觀的展示。在思維導圖應用過程中,對學生的知識搜集能力的考核有一定的要求,并且還要讓學生初步了解文章中的內容,如果學生對文章了解甚少,那么思維導圖作用便無法有效的發(fā)揮,因此在班級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教學模式融入到課前預習階段,引導學生做好筆記,把握住文章的脈絡,不僅可以降低學生后續(xù)的學習難度,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當前的閱讀學習水平,在完成思維導圖制作之后,學生要結合自身在課前所記錄的筆記進行知識內容的學習,簡化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提高閱讀水平。例如在班級中為學生講解《出師表》時,學生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學生要掌握文本的時間進程和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之后再繪制出大體的框架思路,在此期間教師要讓學生在課前預習階段,先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使學生可以全面的降低自身學習難度,提高學生當前的學習水平。在繪制《出師表》的思維導圖時,教師要先讓學生將課文題目書寫在中心的位置之后,再在分支中寫上寫作背景、文章結構、故事情節(jié)等相關的關鍵詞,這幾個關鍵詞為基礎性的內容,學生也可以根據自身對文章的理解來繪制不同的分支,只要能夠完整地把握文章脈絡就可以了。教師要讓學生在繪制的過程中,將自身不理解的地方利用紅色筆進行勾畫,在后續(xù)課堂學習過程中,要將紅色部分和教師進行廣泛的溝通和交流,或者是和其他同學共同的解決在閱讀時的問題,不斷的提高學生當前的閱讀水平。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預習階段,更加有邏輯的完成文章的初次學習,還有助于讓學生在后續(xù)學習是有針對性的解決自身的困惑,更加透徹的了解文章的內容,提高學生當前的閱讀水平。
2.2課堂講解
在閱讀課堂講解過程中,教師結合思維導圖,將所要學習的閱讀文本通過直觀、簡單、明了的圖片形式進行展示,學生能夠對文章的整體脈絡迅速掌握,可根據作者的寫作思路,學習作者的寫作技巧,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會更加的深入,在感悟文章精髓的同時,還能對分支信息隨時抽取。例如,魯迅的《社戲》這篇文章,教師可指導學生畫出文章中大的分支:第一部分,作者在平橋村隨母歸省想看戲;第二部分,在趙莊看社戲的全過程,小分支(看戲途中發(fā)生的事、看戲過程中的感受);第三部分,懷念社戲,看完社戲回家后的事。之后在畫出小分支,將細節(jié)分支比如文章的人物、環(huán)境描寫、心情、風景等加入進去,理解作者對自由有趣、天真爛漫的童年生活的向往,以及念念不忘的情感。一張完整的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清晰地理解文章的故事內容,讓學生形成清晰的邏輯思維,記憶起來更加的深刻,還能從更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促進而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2.3課下復習
對于所學的課本知識,需要及時的溫習,才能達到鞏固的效果。當初中語文教師教完某篇文章或者某一系列的題材之后,可指導學生結合思維導圖的框架,開展總結式歸納,幫助學生及時的復習知識,促進所學知識記憶存儲的持久性。例如,以《陋室銘》進行舉例,教師在課堂上經過詳細的講解之后,可讓學生在課后結合思維導圖,歸納總結這篇文言文的字詞用法、結構以及不同字詞代表的含義,比如文章中的案牘、鴻儒等詞語內在的潛意思。比如課文中使用的設喻引題的方式,將仙龍比喻德馨,將山水比喻陋室,主要是體現(xiàn)了作者在簡陋的環(huán)境下豁達的心胸,字里行間蘊含了作者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通過反復閱讀,能夠幫助學生對文言文的語境以及詞語的含義,獲得更加透徹的理解,進而對文言文的學習不再抗拒。思維導圖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幫助學生輕松的記憶字詞,了解不同的字詞在文言文中的不同釋義,讓知識的內化吸收更具特色,增強空間感。
3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形成快速與長久記憶,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還能讓其在閱讀過程中產生新的感悟,農村初中語文教師可在課前預習、課堂講解以及課下復習中,充分地發(fā)揮思維導圖的教學價值。
參考文獻:
[1]李鳳蘭.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品位·經典,2021(21):170-172.
[2]吳振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才智,2015(01):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