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承瑤
摘要:近日,教育部印發(fā)了2022版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對我國全面落實立德樹人,建立時代新人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夠落實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要求,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心理健康教育
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在最終目的與服務對象是相同的,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1]。語文閱讀教學主要是培養(yǎng)閱讀能力,開拓知識面,使學生知識技能得以發(fā)展,提高他們的文化知識,滿足不同類型學習的需要。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同樣是為了培養(yǎng)健全的心理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增強心理健康知識,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在內(nèi)容上是一致的。小學閱讀的重點是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宗旨是通過閱讀文本理解其中的道理,實現(xiàn)心理健康的良性發(fā)展。兩種教育都是讓學生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為最終目的,滿足多元的情感需求,讓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
2. 在閱讀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
2.1課堂情景式閱讀實施心理健康
課堂情景式閱讀就是要營造適合閱讀學習的氛圍,教師可以借助視頻、音頻等設備,抓住學生喜新尚奇的心理,激發(fā)他們主動去探索知識,并能夠更好體驗學習的過程,進入深層次的理解。在情景創(chuàng)設中,教師要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與學生的情感相互結合,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課文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進一步感知文字中傳遞的情感變化。例如,讓學生選擇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角色扮演,在文本的設置的故事情景中激發(fā)他們的表演興趣,鍛煉他們的語言能力。這種教學方法的應用,能讓學生在語文閱讀中彌補缺失的情感,獲得自己能力的提升。角色扮演能快速的將學生帶入故事情景中,理解作者一天并產(chǎn)生情感共鳴。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排除負面情感,在文章積極思想的影響下,產(chǎn)生正面的情感和正確的價值觀。
2.2課堂問題引導式閱讀實施心理健康
問題引導式閱讀法的應用就是提煉課文的核心問題,層層設問并刺激學生的思維的不斷活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問題引導式教學法能夠促進學生更加深入地研讀課文,借助閱讀材料中包含的正確價值觀和道德觀,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2]例如,在《吃水不忘挖井人》課文中,閱讀前,教師可以提出《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故事中吃水的人是誰?挖井的人又是誰?為什么要帶領展示給鄉(xiāng)親們挖井?通過一系列問題激發(fā)學生對《吃水不忘挖井人》中故事的閱讀興趣,帶著問題深入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學生積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了閱讀的成就感,最終明白我們做人要懂得在你享受成果的同時,不要忘了給你創(chuàng)造成果的人。通過學習讓學生心理實現(xiàn)了有效疏導,使他們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對待周圍的人,并以積極的心理面對問題,對那些幫助過你的人要去感恩。問題引導式閱讀法的提出,不僅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從對問題的好奇出發(fā)進行探索、獲取知識,還能幫助學生明白閱讀的技巧,有的放矢的抓重點閱讀。
2.3課外延伸閱讀實施心理健康
語文課外閱讀是學生了解生活,體會人生百態(tài)的重要來源,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在對課文中材料進行分析后,還要組織學生關注課外的閱讀及知識延伸,以經(jīng)典課外讀物為依據(jù),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指導,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要積極強化小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加強課程思政教育的內(nèi)容。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接受能力推薦適合的閱讀材料,幫助學生擴大知識面。那么,小學生課外閱讀怎么才能有效地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進閱讀中去呢?
在課外閱讀知識的講解中要把握學生的興趣點,找準適合這個年齡段的讀物讓學生去閱讀,讀完后要引導他們體會文章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教師要找一些啟發(fā)學生立志的讀物,這些讀物都應該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全方面的和諧發(fā)展。如《希臘神話》《伊索寓言》,這些課文每篇都是不是很長,然后每一篇都講述了不同的哲理,適合小學生閱讀,可以作為基礎的閱讀材料;要想有更深層次的閱讀,可以選擇中國的古典四大名著、《三字經(jīng)》的青少年版,這些書圖文結合,讓小學生讀起來不會那么苦澀難懂。另外,在閱讀過程中,學生會逐漸形成對某一類書籍的閱讀興趣,在發(fā)現(xiàn)他們的興趣之后要也及時關注并引導,根據(jù)學生的興趣為他們推薦更多相關的書籍并適當?shù)挠枰灾v解,幫助他們解除疑惑課文中的疑惑,提高他們的知識水平。為學生推薦合適的閱讀材料,是引導學生閱讀興趣的開端,才能提高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實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3]
3.結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能夠通過閱讀學習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還能從閱讀中讓學生找到自己缺失的心理問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得到良性的循環(huán)發(fā)展。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摒棄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育,靈活采用情景式閱讀法、問題引導式閱讀法及課外延伸閱讀法引導學生體會文章表達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從而引導他們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藺淑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才智,2019(09):21.
[2]趙松柏.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J].現(xiàn)代交際,2020(08):205-206.
[3]袁麗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C4D6AB70-3F79-4ABD-A6C2-92B590D8D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