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亞男
摘 要:識譜是打開音樂大門的一把鑰匙,是鑒賞音樂、學習歌曲、練習演奏甚至創(chuàng)作的基礎(chǔ),這也是小學音樂的重要教學內(nèi)容之一。老師怎樣設(shè)計課程能讓教學深入到學生心中?怎么教學生識譜,學會識譜?是廣大老師持續(xù)在關(guān)注的問題。
關(guān)鍵詞:小學音樂;識譜教學;有效方法
對小學音樂教學工作的開展來說,可將樂譜作為關(guān)鍵的內(nèi)容,樂譜中所展現(xiàn)的樂理以及符號,可使音樂變得更為靈動和完整。在小學音樂識譜教學中,包含著大量的樂理知識內(nèi)容,而這部分內(nèi)容又存在明顯的單調(diào)性,所以不少學生對于樂譜知識的學習就會缺乏主動性,鑒于此情況,在開展小學音樂識譜教學工作時,教師就需運用多元化的識譜教學模式,保障課堂能夠具備生動性以及趣味性,這樣才更能夠保障學生樂譜知識學習的有效性。
一、小學階段開展識譜教學的重要性
若學生的識譜能力難以得到有效增強,會對后續(xù)的學習階段造成不良影響,從而阻礙小學音樂教學活動水平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教師認為識譜教學在開展的過程中,僅僅掌握識譜方法就能夠?qū)W會唱歌技巧。產(chǎn)生這種認識的原因,主要是教師對識譜教學缺乏高度的重視,而采用識譜唱歌的形式,只能夠達到模仿的效果,使學生難以準確地了解高低音的實際情況,并且不利于學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在開展小學音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加大對學生識譜能力的培養(yǎng)力度,利用相關(guān)樂譜,將音樂知識以直觀的形式表達,使學生能夠利用識別樂譜的方法,加深對音樂專業(yè)知識的理解。因此,切實保障識譜教學,與學生的音樂知識學習質(zhì)量有著直接聯(lián)系,有助于改善小學音樂教學活動的實施效果。由此可見,識譜教學活動在小學音樂教學體系當中具有重要作用,積極開展識譜教學,可以為小學生后續(xù)的音樂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
二、小學音樂課堂識譜教學的策略
(一)示范練習,加強學生對樂譜的認識
識譜學習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課下學生沒有完善的音樂環(huán)境,且小學生的自我約束力不行,很難主動地學習樂譜。樂譜包括五線譜、字母譜等,這些都是教學中的主要內(nèi)容,學生要通過識樂譜來打開音樂這扇大門、加強對音樂的了解程度。這時老師就要做出示范作用,在學習中起著引領(lǐng)的作用,探索合適的方法進行講學。
例如:當老師教授學生識譜時,要把這些區(qū)別開來,在逐一進行講學。像老師在將一年級下冊音樂課本中《對不起沒關(guān)系》,這首歌曲的曲譜。首先要會讀簡譜,用簡譜跟著旋律唱出來,并保證每個學生都能記住。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使用鋼琴或者電子琴,通過彈奏,讓孩子感受每個音符的不同和排練的區(qū)別。讓學生明白簡譜中的七個音符是由低到高依次提升的,了解最基礎(chǔ)的以后,老師就要自己把這七個音符擬人化,幫助學生記憶。同時,在學習的時候,手也要動起來,音符高低做出手勢,加強記憶。了解基本寫法后,也要了解在書本上音符的表達形式和畫音符,這種形式下課堂的整個氛圍就被調(diào)動了起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得到了激發(fā)。
(二)適度模仿,加強學生的訓練力度
小學時期的孩子模仿能力比較強,因此學校都十分注重小學階段老師的品行是否端正。在學習中,學生模仿能力也毫不遜色,尤其是在感興趣的東西面前,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的考慮到學生的特點,來制定教學策略,因為不同階段的人特點也各不相同。在音樂的教學中,老師可以讓學生聽一些簡單的歌曲,每個人逐一進行模仿,讓其在模仿中獲得快樂,在模仿中學習知識。
例如:在這種方法進行講學時,選取的要是學生感興趣的聲音或音樂。首先,老師可以讓每個學生都去模仿一種動物的叫聲,并在課堂上展示出來,因此,課堂的氛圍就會活躍起來,不會覺得識譜的學習枯燥。在簡單的動物聲音模仿后,可以選取一首學生喜歡的歌曲《喜羊羊與灰太狼》,先把識譜發(fā)給每個學生,開始簡單的了解,用簡譜的方法讀出來,隨后聽一下歌曲的原唱,再開始模仿。為了讓每個人都能夠加入到課堂中,老師要把班級的學生進行分組,5個人一組,準備時間5分鐘后,正式開始模仿演唱進行練習,每個小組都要進行唱,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氛圍和環(huán)境,在這種每個人都努力的情況下,沒有人會選擇懶惰。在模仿一段時間后,進行以曲譜為主的模仿,先提倡學生自己開始,每個人都可以進行嘗試。這樣下來,學生對識譜的學習會更加的感興趣,效率也會得到提高。這樣的教學,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對于有趣的音樂課會充滿期待,教學的目的也在游戲的過程中完成了。
(三)媒體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教育上也融進了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進行教學。多媒體已經(jīng)成了教師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在教學中的應(yīng)用也在不斷地增多。是音樂課堂上必不可少的,在小學的識譜教育中同樣也是如此,傳統(tǒng)的黑板粉筆,已經(jīng)無法滿足現(xiàn)在的教育,一些圖形無法展現(xiàn)于學生面前,導致學習興趣會降低,教學質(zhì)量也得到了降低。新媒體教學就是為了解決這個情況而出現(xiàn)在教育中的教學方案,教師把學習內(nèi)容生動的展示在學生的面前時,學習的效率就會提高,興趣也會得到提高。
例如:教師在教《我愛天安門廣場》這首歌的時候,帶領(lǐng)學生們了解天安門廣場的歷史和曲子的來源,以及作曲人所處的背景,這首歌是否有特殊的含義等。但部分學生對天安門廣場的了解并不深入,甚至有學生還未仔細的看過天安門廣場,在音樂中,情是靈魂,每首歌都有著不同的含義,明白了歌曲表達的內(nèi)容后,唱出來的才會有感染性,但情從識譜開始就要培養(yǎng)。當加入了多媒體的應(yīng)用,學生能看到天安門廣場的圖片、視頻,聽到這首歌的原唱等。在識譜的練習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用打拍子的軟件,軟件比人工的更加精準,準確性高,不會讓學生誤解,學習得更加好,而且可以讓學生在家里使用軟件進行反復(fù)的練習。這樣的教學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激發(fā)了學生的識譜能力。
三、結(jié)語
總而言之,小學音樂識譜教學工作的開展,對于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音樂感知能力等方面,均具備其他方式難以比擬的效用。所以,對于小學音樂教師來說,務(wù)必要積極開展音樂識譜教學工作,做到針對不同的基礎(chǔ),制訂出不同的識譜教學方案,還應(yīng)實施情景交融,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從而更為快速地達成小學音樂識譜教學工作的開展目標。
參考文獻:
[1]陳惠茜.淺談小學音樂教育中的識譜教學[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5(12):142.
[2]于靜儷.論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識譜教學[J].大眾文藝,2012(14):246.
[3]蘇彥.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識譜教學[J].新課程改革與實踐,2011(23):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