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霞
摘要:近幾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培養(yǎng)高中學生語言能力和高階思維是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重難點,其對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及英語閱讀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以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障礙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分析我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障礙;解決路徑
閱讀是英語教學中的重點,閱讀知識中除了包含大量語言文化知識 外,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與價值取向。而有效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對學生英語閱讀知識興趣的提升有著很大的幫助,有利于學生英語閱讀學習能力的提升,體會到知識的趣味性。教師為了更好地將自身教學任務及教學目標完成,但是其知識的深入內(nèi)涵并沒有得到有效利用。因此,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促進教學的質(zhì)量的提升,使得學生克服英語閱讀障礙,通過多樣化的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不斷提高拓展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一、分析高中英語閱讀課程障礙現(xiàn)狀
通過對高中英語閱讀課堂導入教學進行現(xiàn)狀分析,發(fā)現(xiàn)存在一些問題。高中 英語閱讀教學依然存在著傳統(tǒng)式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較為單一、部分閱讀教學缺乏深層思考和對學生高階思維的培養(yǎng);教學的重點依然停留在知識點、語法點的講解層面,缺乏對主題思想、語篇意識等方面的思考和設計。其次,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忽視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花費了大量時間在書本語言語法知識點的重復和枯燥的操練上,忽略了指導學生結合文本語境自主理解語言應用和培養(yǎng)語感的過程,導致英語閱讀教學的低效。再者,教師對閱讀策略和技巧的相關理論性知識缺乏了解,不能實現(xiàn)應對不同的閱讀材料和任務給予學生有效的策略指導,這就導致學生面對一些不熟悉的閱讀材料時由于欠缺相關學習策略和技巧而無法實現(xiàn)深度學習。
二、探究高中英語閱讀課程教學障礙解決路徑
2.1制定“學習任務”,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英語導入閱讀是對教材的補充和延伸,通過導入閱讀活動,學生能對教材內(nèi)容形成更加全面的認識,從而開闊自身的知識面,增加知識儲備,鍛煉自身的閱讀思維,提升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從而促使學生整體文化素養(yǎng)得到提升。在實際的活動當中,每一個學生學習能力各異,都有著不一樣的優(yōu)點和缺點。從英語閱讀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進行創(chuàng)新,能夠激起學生對于閱讀知識學習和深度探索的興趣,并且形成多元化的思維判斷能力。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結合其活動內(nèi)容和實際情況開展相應的實踐教學,增強其主動性,并對其教學模式進行擴充。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從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出發(fā),基于不同的閱讀層次,以閱讀語篇為依托,制定科學、高效的教學設計方案,引導學生通過完成多重閱讀任務實現(xiàn)思維品質(zhì)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高度統(tǒng)一的英語閱讀課堂中,實現(xiàn)深度學習,使得學生加深對學習知識印象,真正把握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其了解更多英語閱讀知識,從而更加直觀地地掌握閱讀文本語法知識與內(nèi)在情感,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同時克服英語閱讀障礙,落實對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2.2創(chuàng)新情景教學模式的利用,進行合理閱讀活動
在英語閱讀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帶領學生,通過更加生動的情景模式,找好教學的切入點和導入點,從而提供給學生良好的思維環(huán)境。通過規(guī)范學生接受的活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相對活躍的課堂氛圍下掌握更多知識,學習情緒變得更為高漲,讓學生在活動中進行探究,充分地獲取相應的知識體系,這些教學模式都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這些活動反饋,從而了解學生目前學習現(xiàn)狀,不斷提升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人教版教材的閱讀文本絕大多數(shù)都配有插圖和標題,通過讓學生觀察文本或插圖,可以預 測文本的內(nèi)容。而且文本的插圖和標題又具有開放性和懸 念性,教師可以從不同角度對文本的內(nèi)容進行預測,從而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在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采用相應的多媒體新技術,通過視頻或者圖片進行展示,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向?qū)W生傳授閱讀知識。
2.3循序漸進教學,引導自主學習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的自主學習知識目標非常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思維特點與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有效設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深度學習能力,與教師的溝通能力以及與其他學生的合作學習交流的能力,促使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和深度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這種教學模式非常適合運用任務驅(qū)動教學法,既讓學生在完成教學主題的過程中學會相應的知識技能,同時還能進行自我對知識的探索與學習。
例如,根據(jù)不同的語篇類型,教師可以設計多元的讀后活動來鞏固文本所學,如思維導圖、制作海報、情景表演、演講、寫作等。以學習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四第四單元 Communication:No problem?為例,在完成細節(jié)閱讀后,邀請六位 同學分三組扮演文中提到的六 名國際生,讓他們模擬第一次在國際機場見面的場景,一個個因為文化差異而導致交流尷尬的瞬間讓學生捧腹大笑,活躍了課堂氣氛的同時也讀了文本知識。接著,同樣邀請六名同學分為三組,模擬在學習了彼此的文化差異后再次相遇且避免第一次相遇時尷尬的場景。學生們在實踐應用中鞏固了課堂所學,同時也建構了自己關于身勢語和跨文化交際的概念,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英語閱讀課程閱讀課堂教學的實踐中,改變以往傳統(tǒng)閱讀教學的弊端和障礙,推進導入教學,明確教學方式,促進深度閱讀。在教學中加強對導入模式的應用和探究,從而使得教學的作用和價值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思維,逐步提高其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有效克服學生在高中英語閱讀學習中的障礙。
參考文獻:
[1]李旭婷.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障礙及策略探討[J].海外英語,2021(08):190-191+205.
[2]寧穎.高中英語閱讀的障礙及解決路徑[J].中學生英語,2021(10):38.
[3]吳葉簫. 高中生英語閱讀障礙及其對策研究[D].合肥師范學院,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