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加才讓
摘 要: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正在開展中,語文學科改革也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在新的教學改革理念下,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要求在不斷提高,如何針對閱讀數(shù)量增多等情形開展有針對性的群文閱讀教學,已成為了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關注重點。小學語文教師要通過準備完備的主題、文本、課堂環(huán)境等,確定閱讀課堂類型及課堂活動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從而擴展小學生的閱讀面,整體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閱讀教學
群文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較為常見的且十分重要閱讀教學內容。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不但能擴展小學生的閱讀范圍,還能幫助提高他們的閱讀量。尤其是在新的教學改革理念的指導下,小學語文教師更應該使用正確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讓學生積極投入到閱讀學習之中,既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又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當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
當前環(huán)境下部分小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單純注重知識教學而忽視學生閱讀興趣和習慣的培養(yǎng),其實興趣對小學生而言是最原始、最長效的學習動力,也是提高其閱讀水平的基礎因素。如果教師對這些進行忽視,就必然會對學生的閱讀效率和效果產(chǎn)生極為不利的影響,也容易讓學生輕視閱讀。還有部分教師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并沒有真正將學生放于中心位置上,而是習慣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和方法來開展群文閱讀,這無疑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學生的群文閱讀興趣,也難以真正提升學生的群文閱讀質量。此外,部分教師在群文閱讀材料的選擇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閱讀文本材料選擇較為保守,不利于學生閱讀思維的啟發(fā)和發(fā)散。受此影響,小學語文群文閱讀也難以得到有效展開[1]。還有部分教師專業(yè)教學能力不足,對新的教學模式和理念掌握不深入、透徹,導致教師課堂掌控力度不強,影響了最終課堂教學任務和質量的完成,使小學閱讀課堂的整體教學效率和效果受到影響。
二、在教學改革理念下開展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
(一)轉變群文閱讀教學觀念
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許多教師認為群文閱讀是一種非常復雜的教學內容,它不像單一的閱讀教學那樣,不能控制它的閱讀過程,后續(xù)也容易造成教學的停滯。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理念,正確理解“單篇閱讀”與“群文閱讀”的關系,以“群讀”的方式來擴展和補充傳統(tǒng)的閱讀,使小學生的思維視角更為多元化,從而推動學生閱讀的思維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以講代讀”模式,將大量的閱讀時間留給小學生自己,給予他們充分閱讀的實踐機會,讓他們重新認識到閱讀的本質和重要性,從而培養(yǎng)自己的閱讀能力[1]。同時教師需要注意的是,群文閱讀重視質量和效率,所以在制定教學策略時還要兼顧學生的認知發(fā)展特征,并為他們制定科學的、完善的閱讀方案,讓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得到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二)選擇優(yōu)質的群文閱讀材料
在開展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應選擇優(yōu)質優(yōu)量的群文閱讀材料資源,明確好群文閱讀教學內容,確保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應圍繞這一主題,選擇好合適的閱讀材料,使用合適的方法引導學生對閱讀材料進行學習,深入了解閱讀材料中的知識及文本寫作風格,通過背誦、仿寫等衍生活動,加深學生對閱讀材料的認識和理解。而閱讀后的討論,可以讓學生之間的觀點和思維進行碰撞,擴大學生的認識面,幫助學生進入深度思考的模式。同時教師在選擇閱讀材料時也不要忽視教材內容。而是要將教材內容和群文閱讀材料進行結合,互為補充,成為適合學生當前閱讀興趣和閱讀水平的閱讀材料。并科學設置閱讀活動和內容,避免群文閱讀材料的跨度過大,不符合當前學生的學習情況。當然好的群文閱讀材料還需要教師搭配科學合理的閱讀教學方法,應該拋棄原有的單一、無趣的教學模式,多帶領學生進行閱讀實踐,使其在實際閱讀操作中獲得啟發(fā)[2]。通過閱讀訓練、情感表達、角色扮演等多種閱讀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意識和經(jīng)驗,使學生能夠多角度地進行閱讀。并且教師要和學生保持良好的溝通交流,以便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需求,及時選擇合適的群文閱讀材料,讓學生的群文閱讀結構更加完整,幫助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
(三)創(chuàng)設合適的問題教學情境
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課堂上,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需要得到教師的充分肯定和尊重,要讓學生成為閱讀教學的主體。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來開展教學。首先教師應該注重把握科學的閱讀材料,提出能引發(fā)學生思考的問題,結合教材內容和教學目的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科學的問題導向下,學生能夠按照教師的指引來深層次地進行閱讀,也能夠更好地把握好閱讀材料中的核心與關鍵內容。在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注重創(chuàng)設具有比較性的問題。所謂比較性的問題,就是指在問題的創(chuàng)設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把握好語文問題縱橫向之間的關聯(lián)性,并引導學生進行高效科學化的學習。在縱橫向問題的導向下,學生能夠按照問題的有效指引來進行深入的學習,同時也能夠更好地把握好閱讀材料中的核心內容。再比如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有必要注重創(chuàng)設具有沖突性的問題。假如以象征手法的運用來作為對比,在第一篇閱讀文章中,作者所采用的象征手法是怎樣的,在二篇閱讀文章中作者采用的象征手法又是怎樣的?通過比較,能夠讓學生全面拓寬閱讀視野,也能夠更好地優(yōu)化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結語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基礎部分。在新的教育改革理念推行的當下,使用策略開展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有利于幫助學生提高閱讀水平,也促進了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升。小學語文教師也應學習新的教學改革理念,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從學生閱讀需求的角度出發(f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來開展群文閱讀教學,以便學生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和語文學科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楊翠娥.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教學的策略[J].文淵(小學版),2019(6).
[2]黨春春.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J].學周刊,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