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影
[摘 要]隨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新時期,我國各個領域的發(fā)展都迎來了新的機遇,為促使我國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新形勢下穩(wěn)健前行,我國十分重視各個領域能否積極抓住新機遇,實現該領域的創(chuàng)新升級,因此,對各領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作出新要求。中小學校作為我國教育事業(yè)的重要主體單位,為使學校進一步發(fā)揮社會效益、實現社會價值最大化,對學校財政資金使用績效的管理愈發(fā)重視。隨著國務院發(fā)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文件,中小學在響應政策要求的同時滿足自身發(fā)展需要,逐漸加強對學校預算績效工作的管理,以加快建成中小學校全方位、全覆蓋、全過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促進中小學在新時期優(yōu)化財政資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本文通過對中小學預算績效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研究,簡要概述了預算績效管理的內涵及原則,闡明了中小學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義,提出中小學校在預算績效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問題,并在文中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及意見,為中小學增強預算績效管理能力、完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提供思路建議。
[關鍵詞]中小學;預算績效管理;評價考核;現狀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F2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2(2022)10-0034-03
近年來,中小學校為適應內外部環(huán)境變化所引起的各種挑戰(zhàn),對學校自身管理能力及效率尤為重視,尤其是預算績效管理方面,預算績效管理作為學校內部控制的關鍵體系,對學校優(yōu)化內部管理水平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完善的預算管理體系能夠使中小學預算管理資金得到合理使用,實現資金的社會效益,因此,如何增強預算績效管理效率,提升內部管理能力、健全公共服務體系,是中小學在現階段的重點改革任務。盡管多數中小學的預算管理工作落實十分到位,但大多數學校的績效管理體系還不夠成熟,處于起步階段。因此,預算績效管理體系需進一步完善,目前存在領導者對預算績效管理不夠重視、未建立預算績效管理部門、缺少績效考核指標體系、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尚未完善等問題。因此,中小學需持續(xù)加強對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視,采取相關的改革措施,促使預算績效管理體系逐步完善。
(一)領導者對預算績效管理不夠重視,管理工作較為落后
多數中小學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時間較短,學校領導者對預算績效管理并不重視,受傳統(tǒng)預算管理的影響,中小學領導者對于學校項目資金的使用重投入、輕管理,預算管理理念還停留在會計報表層面,不懂得怎么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實現其經濟效益。還有部分領導者將預算績效管理視為財務部門的事項,每年的預決算報告都由財務部門單獨出具,不僅導致預決算報告質量不高,還延緩績效目標的實現情況,不能為預算績效管理的實際執(zhí)行提供可靠支持。
(二)預算績效管理人員專業(yè)水平薄弱,理論知識與管理實際相脫離
大多數學校的預算管理人員都是由財務人員發(fā)展而來的,學校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主要由財務人員根據信息及數據進行核算,但由于財務人員畢竟不是專業(yè)的預算管理人員,在進行預算管理工作時,常依賴于主觀經驗以及個人理解編寫申報表、設定考核指標等,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質量并不高。因此,現階段中小學預算績效管理人員的專業(yè)水平較為薄弱,在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中,相應的理論知識不足或已有的知識不能有效應用于管理實際,導致預算績效管理理論與實際相脫離。另外,中小學并未開展相關預算績效管理培訓活動進行再教育,或以知識競賽等方式對預算績效管理人員進行考核,致使預算績效管理人員的專業(yè)水平停滯不前,不能為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提供更多支持,對中小學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發(fā)展產生不良影響。
(三)未建立預算績效管理部門,制約預算績效管理發(fā)展
目前,部分中小學并未建立專門的預算績效管理部門,而是以財務部門為主導,其他部門配合的形式進行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盡管這樣的形式使得預算績效管理的內部牽制原則得以有效落實,但主要的預算績效管理還是由財務部門負責。由于財務人員財務任務繁重,在工作中難免力不從心,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可能出現失誤[2]。另外,預算績效管理的監(jiān)督和事中事后的風險管控十分重要,多數財務人員缺少相關管理經驗,未能建立風險預警機制,當中小學所處的內外環(huán)境出現變化時,財務部門不能采取有效風險防控措施,規(guī)避或控制風險。
(四)缺少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績效執(zhí)行情況不能全面評估
合理的績效評價指標是衡量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然而,在實際情況中,部分中小學并未設置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指標。一些中小學校是通過考核組織簡單對學校業(yè)務及教師教學質量進行評審得出評審意見,形成考核結果。該種考核方式過于簡單且工作量大,考核組織在評審過程中的主觀意識也較強,績效目標的執(zhí)行及實現情況不能全面評估,考核結果的質量有待考究。
(五)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體系缺失,績效管理過程不規(guī)范
完善的制度體系是中小學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堅實保障,部分中小學雖然已經開展了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但主要依靠領導者的主觀經驗,隨意性較強,并未制定相關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體系,然而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要想有效落實,離不開制度的約束管制。沒有制度規(guī)定,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會與學??冃繕讼嗝撾x,預算編制計劃不符合執(zhí)行實際,預算執(zhí)行過程會出現資金使用不規(guī)范現象,績效考核方面也會出現不公平現象,內部監(jiān)督亦無法發(fā)揮其職能作用。另外,部分中小績效制度中缺少對教師的獎懲制度,對考核結果優(yōu)秀的教師沒有實質性獎勵,可能導致教師工作出現倦怠。因此,中小學建立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體系十分重要,遵守相應制度,才能保持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六)預算績效管理信息平臺尚未搭建,現代化技術無法提供支持
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為各行各業(yè)開展工作提供了便利,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中小學也不例外,將現代化信息技術應用于學校管理,優(yōu)化管理效率。但是,在預算績效管理方面,部分中小學還未實現信息化,這些中小學校在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時,通過向各部門發(fā)放預算績效報表的形式,收集相關信息及數據,由財務部門進行信息及數據的集成與分析。但是由于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信息繁多、數據量大,人工統(tǒng)計的方式不僅會使財務部門工作量大,任務繁重,還會因為人為操作而導致統(tǒng)計結果不準確。另外,因為缺少信息化技術的支持,這些中小學在根據考核指標計算得分時,依舊采用人工計算的方法進行評分,可能導致因人工操作而出現失誤,致使計算結果不準確,考核結果的可參考性被弱化[3]。
(一)提高領導者對預算管理的重視程度,轉變管理意識
完善健全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是中小學校充分利用資金、提升辦學質量的重要保障,中小學校要想改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現狀,就要發(fā)揮領導者的引領作用。學校領導者需轉變傳統(tǒng)預算管理觀念,認識到績效管理在預算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將預算績效管理對于資金的重要性有全面的認識和了解,注重資金管理層面的培養(yǎng),不拘泥于對會計報表的分析研究。學校領導者需主動積極參與預算績效管理知識講座或參加其他組織的對外交流活動,不斷豐富預算績效管理相關知識,意識到預算績效管理不僅僅是財務部門的事項,而是關乎學校整體社會效益的經濟管理活動[4]。同時,領導者還需加強其他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的聯系,形成業(yè)財融合的管理模式,更新預算績效管理理念、樹立預算績效管理新觀念,合理設置績效目標,實現預算資金社會效益。
(二)強化預算績效管理人員專業(yè)水平,建設高質量管理隊伍
首先,中小學領導者需重視培養(yǎng)預算績效管理人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定期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培訓或繼續(xù)教育活動,不斷掌握預算績效管理的理論知識,在鞏固已有知識的同時學習新技能,并獲取預算績效管理的最新政策及規(guī)定,更好地規(guī)范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同時,開展預算績效管理知識競賽,以該種形式對預算績效管理人員的專業(yè)水平進行考核,并與人員薪酬相聯系,培養(yǎng)人員積極進取的學習態(tài)度,進而優(yōu)化預算績效管理人員的專業(yè)水平。其次,預算管理人員亦不能故步自封,應在學校領導者的推動下,主動積極地參加其他組織舉辦的預算績效管理活動,和不同機構的人員討論在預算績效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及經驗,不斷充實自我,將理論知識與管理實際有效結合。最后,中小學需建立高質量的預算績效管理人才引進制度,吸引高水平人員到來,為中小學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注入新能量。
(三)建立預算管理專業(yè)部門,提升預算績效管理質量
隨著社會大眾對基礎教育的關注度不斷上升,中小學招生規(guī)模和財務數據逐漸增加,財務部門已無法承擔所有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中小學需建立專門的預算績效管理部門,聘請專業(yè)的預算績效管理人員來負責預算執(zhí)行以及評價工作,預算編制依舊由財務部門牽頭、各部門配合的形式編制預算計劃,持續(xù)落實內部牽制原則。預算管理人員需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對預算績效管理實施的事中事后進行監(jiān)督,準確識別因內外環(huán)境變化而產生的風險,采取相關措施將風險規(guī)避或控制在可承受范圍內。同時,領導層還需定期對預算管理人員進行技能培訓,促使預算績效管理人員鞏固原有技能的同時,學習新技能并獲取相關政策。另外,領導層和監(jiān)督審計部門也需加強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監(jiān)管,確保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實施過程也更加科學合理。
(四)增加預算評價指標體系,充分反映績效執(zhí)行情況
部分中小學需增強對預算績效評價指標的重視程度,通過咨詢專家或借鑒其他學校的預算績效評價指標,增加適合本學校預算績效管理情況的績效評價指標。中小學需根據學校發(fā)展方向,設置切實可行的績效目標,將績效目標細化并體現在各個指標上,利用關鍵指標法設置一級和二級指標,例如一級指標包括績效指標和效果指標,二級指標包括產出數量指標、產出成本指標、經濟效益指標、社會效益指標等等。同時,在設置考核指標的過程中,也要重視財務指標、非財務指標之間權重的合理比例,促使指標全面反映預算績效管理執(zhí)行情況,獲取績效目標的實現進度[5]。
(五)建立健全預算績效管理制度,規(guī)范預算績效管理過程
一方面,中小學需以財政部所發(fā)布的相關預算執(zhí)行條例為基礎,并借鑒其他中小學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再根據本學校預算績效管理發(fā)展方向制定適合本學校的預算管理制度。將中小學績效目標貫穿于預算績效管理制度的各個方面,明確規(guī)定預算編制的方法、內容以及范圍,制定嚴格的預算支出、審批以及使用制度,規(guī)定績效考核指標以及評價方法,并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將考核結果與教師薪酬相掛鉤,激發(fā)教師工作的上進心和責任心,持續(xù)健全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體系。另一方面,還需制定內部監(jiān)督部門的監(jiān)督規(guī)定,加強對預算績效管理的監(jiān)管力度,及時發(fā)現制度執(zhí)行過程中的不足之處,提出整改意見并上報領導層,使領導層作出的整改措施具有時效性,強化制度效力的同時為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六)搭建預算績效管理信息平臺,提高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效率
中小學需以現代化信息技術為支撐,搭建預算績效管理信息平臺。該平臺的建立,能夠管理績效目標、動態(tài)跟蹤監(jiān)控績效運行過程,對績效考核實施管理等。運用該平臺實現在線收集各部門預算績效管理信息及數據,并進行集成與分析,按照考核指標設置考核標準和考核方法,由考核組織在線作出評分,保障預算績效管理信息質量的同時減少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也增加了考核結果的可參考性,為下一年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提供參考依據[6]。同時,中小學需設置使用權限,根據不同部門以及不同等級職位設置相應權限,以保障信息及數據安全。
總而言之,為在新時期加快學校發(fā)展步伐,進一步深入學習和落實科學發(fā)展觀,中小學逐步加強對內部控制和財政資金有效使用的重視程度,預算績效管理能力的提高成為重中之重。在持續(xù)完善預算管理體系的過程中,中小學亦會出現一系列問題,各中小學需發(fā)揚勇于探索、積極改進的鮮明精神,通過提高領導者對預算管理的重視程度、建立預算績效專業(yè)部門、增加預算考核指標體系、建立健全預算績效管理制度以及搭建預算績效管理信息平臺等對策措施,有效強化預算績效管理能力,提高預算績效管理效率,進而提升中小學校的辦學質量及核心優(yōu)勢。
[1]江麗紅.中小學校預算績效管理研究[J].當代會計,2020(19):52-53.
[2]崔增強.中小學預算績效管理探討[J].財經界,2020(29):47-48.
[3]夏婉珍.中學學校預算管理現狀分析及改進策略[J].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會計,2019(05):66-67.
[4]康燕麗.淺析中小學預算績效評價存在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9(09):40-41.
[5]賈延杰.淺談預算績效管理在中小學的實施[J].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會計,2020(06):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