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莉
摘要:特殊學校與普通學校的不同之處在于教學對象的不同,特殊學校招收的是適齡的殘疾兒童以及青少年。而這些學校的教學工作在國家制定的教學大綱的指導下有條不紊的開展,伴隨著國家對教育事業(yè)的改革,特殊學校也隨之做出了相應的改變。為了培養(yǎng)出應適應社會發(fā)展的特殊人才,多所學校將生活化教學的模式當作重點教學任務在校內開展。本文將論述生活化教學的含義、該教學模式的優(yōu)缺點以及該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特殊學校;生活化教學;實施策略
引言:特殊教育學校大部分是以課程為主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應用在特殊院校通常無法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在高速發(fā)展的當代社會,這種枯燥且教學效率低下的教學模式應該有所改變,否則這些學生未來很難在快速發(fā)展的社會中立足。為了使他們未來可以更好的生活,特殊學校在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培養(yǎng)他們讀、寫的學習能力,還應培養(yǎng)他們獨自生活的能力、社交能力以及適應社會的能力。從這方面來看,特殊學校開展生活化教學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生活化教學的含義
說到生活化教學,就不得不先說一下生活化這個詞語,大家對于生活這兩個字并不陌生,大家每天都在為了更好的生活而努力,而生活化則是指日常生活的狀態(tài)。生活化教學就是指在日常生活背景下進行教學的模式,知識和生活本就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將知識和生活實踐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對于學生而言,將是一種全新的學習體驗。但這種全新的學習體驗在實施過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因此,在實施的過程中應注意揚長避短。
二、生活化教學的優(yōu)、缺點
1、優(yōu)點
生活化教學的模式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獲取知識,可以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調動他們主動性。這種教學模式將學生從“讀死書、死讀書”的學習中解救出來,讓他們感受到有生命力的知識,還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原本晦澀難懂的知識。此外,這種教學模式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們創(chuàng)造力以及實踐能力。
2、缺點
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實施的過程中肯定會存在諸多不足之處。首先,如果“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教師對于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不理解或是不積極開展,這種教學方式注定無法真正的實施,教學質量也難以得到保障。其次,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特殊學校的學生配合度不高,那課堂的進度將很難推進,這種教學方式也將難以延續(xù)。最后,如果學生無法適應教學素材的難易程度,那教學質量自然也會大打折扣。
三、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
1、改變教師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保障生活化教學的實施
教師作為生活化教學的主要實施者,應率先學習并深入理解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否則該教學模式的教學質量難以保障。每個人對于新事物的態(tài)度和接受速度不同,因此,校方可以在院校內尋找接受新事物較快的教師率先嘗試這種教學模式。此外,還可以通過講座、相關會議等方式讓他們接受并真正理解這種教學方式。
為了保障生活化教學的落實,校方可以通過建立獎罰機制、開展公開課以及教學研討會等方式來檢查該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以防某些教師在開展時僅僅流于形式。此外,為了完善該教學模式,各位教師應及時反映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并通過教學小組談論、向上級尋求幫助等方式解決。
2、耐心教導,鼓勵學生融入課堂
特殊院校的學生由于各種原因,可能會存在一些恐懼、自卑的心理,使他們對于這種學生參與度較高的課堂無法很好的適應。針對這種情況,需要教師走進他們,耐心交談、積極引導,并在交談過程中給予眼神或者手勢的肯定。
在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想要特殊學校的學生更好的融入進來,寓教于樂這四個字應牢記。當數學老師想帶他們認識錢幣時,可以帶領他們走進市場進行購物體驗,讓他們切實感受相應面值的人民幣可以購買到的物品,將他們從枯燥的認識錢幣的課程中解放出來。
3、根據教學目標,尋找合適的教學素材
對特殊教育而言,要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來設立不同的教學活動,做到因材施教、揚長避短,使學生能夠在特殊學校的教育下進行完整的學習。[1]由于教學目標的特殊性,在尋找教學素材的時候,不僅需要尋找符合教學內容的生活素材,還應結合學生的水平尋找適當的教學素材。對于智障學生,在尋找素材時應挑選簡單易學的生活技能為教學背景,將教學內容簡單化,以協(xié)助他們真正掌握這項技能和知識。
四、結束語
對于智障學生來說,他們所需要的時實用性很強的生活知識經驗及技能。[2]不僅是智障學生需要這種能力,特殊學校的其他學生也同樣需要這種生活能力。通過生活化、實用化的教育模式使他們提前適應社會和生活,為他們以后可以自食其力打下結實的基礎。但生活化教育的模式尚不成熟,在實施的過程中還可能遇到諸多問題,在出現相應問題時,需要社會各部門、校方以及教師等多方面協(xié)調解決,努力將特殊院校的學生培養(yǎng)成能夠為國爭光、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季香梅、趙芳萌,特殊教育學校小學實用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J],中小學教育,2021(20)
[2]吳芳菲,特殊教育學校智障學生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J],山海經.教育前沿,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