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剛
摘要:為了方便家長觀察學生的飲食情況,可以對照“每日飲食記錄表”進行記錄,不僅有利于家長清晰地認識學生的飲食情況,還有利于家長與老師之間溝通和反饋學生吃飯的情況。家長還可以制作“穿脫衣記錄表”等,與其他家庭成員分享學生的日常生活情況。本文立足于特殊教育教學角度,分析了特殊教育下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特殊教育;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
引言:生活自理能力是個體獨立發(fā)展的第一步。自理能力的發(fā)展,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責任心、自信心,提高學生生活自理、與人交往、自我保護的能力,并且有利于學生形成獨立探索、堅強勇敢的優(yōu)良品質。家庭是培養(yǎng)學生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場所,家庭教育直接影響學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及健康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學生自理能力越發(fā)重要,因此,對于特殊教育下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策略的研究有著鮮明現(xiàn)實意義。
一、以興趣為開端,在合作中提高學生的自理能力
每一次與學生積極地交流,教師都需要給予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在拉近彼此感情中利用多樣化的游戲活動,引導學生克服困難,提升自我認識。教師在游戲活動準備中,將興趣作為學生生活知識與技能探索的重要開端,學生在積極思考生活問題、主動參與游戲以及相互分享中探索生活本質,感悟生活的美好以及在游戲活動中積極動手操作。教師作為游戲活動的設計者和實踐者,通過游戲與學生積極地溝通,對生活問題的不斷延伸,激發(fā)學生探索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交往能力,通過合作式游戲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例如,在學生園區(qū)域環(huán)境中進行“生活大比拼”游戲活動,教師在游戲活動準備中選擇適合的生活用具,讓學生學會整理物品,懂得生活規(guī)則,積極與其他伙伴合作,在教師的積極鼓勵下提升學生獨立生活的能力。教師在活動開始時與學生主動交流,在學生園內(nèi)將生活規(guī)則編制成兒歌的形式,學生跟著教師的肢體動作以及音樂節(jié)奏演唱“早上起來愛刷牙,吃飯之前愛洗手,睡覺醒來愛生活”,以此激發(fā)學生探索生活的興趣。接著教師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合作小組。整理生活物品是每個學生在家庭以及學生園學習中的重要生活本領。在培養(yǎng)學生會將物品放在指定的位置,懂得生活秩序中,教師打亂物品順序,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先完成的獲勝,有的學生放回廚房用品,有的學生將洗漱用品放在洗漱間,在相互配合中考驗學生的生活能力以及默契程度。在培養(yǎng)學生積極交往中,有的學生提出疑問,有的學生主動求證,獨立解決生活問題,成為生活的主人,教師積極地給予評價。在活動完成后教師表揚獲勝小組,讓學生體驗生活、熱愛生活,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二、生活技能練習貫穿一日活動
為了使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生活技能,教師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可以在日?;顒又杏心康牡膭?chuàng)造條件,給予學生學習、練習生活技能的機會。還可以請一些自理能力強的小朋友做榜樣,發(fā)揮他們的帶頭作用。
(一)兒歌伴成長
自理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而是需要不斷地練習的。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細致觀察和耐心指導學生的行為,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理能力。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靈活地運用一些歌曲,《洗手歌》結合七步洗手法,引導學生在歌曲中掌握和練習正確的洗手方法。大班學生基本上已經(jīng)熟練掌握穿衣的技能,但是在整理方面可能還有所欠缺,因此教師可以播放歌曲《穿衣歌》,讓學生在午睡起來之后靜下心來進行整理,一開始可以播放輕音樂讓學生在舒緩的音樂中起床,再播放《穿衣歌》提醒學生整理自己的衣服,相信在每一天的潛移默化中學生能養(yǎng)成起床就整理好衣服的好習慣,也能學會自己整理衣服和被子。
(二)計劃常提醒
學生是缺乏計劃性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如果教師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做計劃,讓計劃提醒學生,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自理能力。如制作“我會疊被子”“我會整理小柜子”“我會整理小書包”等制作計劃的游戲活動,教師在版面上繪制可愛、一目了然的步驟圖等,然后讓學生抽取游戲項目,再根據(jù)教師制作的模板自己制作游戲項目的整理計劃,最后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計劃每天實施。這樣學生可以進行自我提醒,如果學生忘記了計劃,好朋友看見了還可以互相提醒,一同進步成長,一同提高自理能力。
三、家校合作,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
學生園應當意識到家庭教育環(huán)境的重要性,從而在培養(yǎng)自理能力中,聯(lián)合家庭教育環(huán)境創(chuàng)建適合的游戲活動。在游戲活動主題構建中,家長積極地給予陪伴和幫助,在良好的生活學習空間內(nèi),培養(yǎng)學生生活自理習慣。生活到處充滿著學習的元素,在學生園的獨立生活與學習空間內(nèi),教師鼓勵學生適應學生園的新環(huán)境,在游戲的參與中與家長共同分享彼此的體會。家長突出自身的教育角色和教育作用,在規(guī)范學生生活自理能力中明確教育方向,與學生園達成教育目標的一致性。
例如,在學生園開展“我愛洗衣服”游戲活動,在游戲準備中,教師邀請家長參與游戲活動,并讓學生準備自己的臟衣服,在將游戲主題以及游戲要求與家長進行分享中,明確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在生活中學會洗手、洗臉、洗衣服是學生自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掌握洗衣服的技能,按照相應的程序完成洗衣服活動,家長在監(jiān)督以及幫助中鼓勵學生融入生活角色,講究衛(wèi)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活動開展前,幫助學生在家里做相應的訓練,在養(yǎng)成健康生活行為中讓學生擁有生活能力;活動開展中,以班級為單位選出優(yōu)秀的“洗衣小能手”,教師和家長作為評委,共同見證學生成長的同時,鼓勵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有的學生明確洗衣順序,有的學生模仿別人動作,與家長的共同合作中展現(xiàn)出學生的潛力,在快樂的交流中增進親子關系,實現(xiàn)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教師在游戲活動總結中,讓學生表達游戲活動體會,鼓勵學生積極面對生活,形成全新的家校合作教育策略,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結論:綜上所述,教師可采用“以興趣為開端,在合作中提高學生的自理能力”“家校合作,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等策略,利用游戲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參考文獻:
[1]許麗清.特殊教育生活體育校本教材教法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8(14):86-87.
[2]周雪梅.開展實踐活動 建構生活化特殊教育語文課堂[J].考試周刊,2018(63):63.
[3]江蔚華.個人中心計劃研究綜述[J].綏化學院學報,2018,38(07):157-160.
[4]顧啟洲.特殊教育學校生活教師現(xiàn)狀及其任職條件[J].綏化學院學報,2018,38(01):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