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芬
摘要:隨著新一輪課改的不斷實施和雙減政策的推行,這樣的教育形勢讓我國教育部出臺了新一輪初中語文課程標準,希望能夠減少學生過多的書面作業(yè),增加學生的閱讀時間。在這樣的背景下,群文閱讀作為一種有效的方式出現在課堂上,對于提高語文閱讀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在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分析理解能力,以幫助學生在課堂上掌握最基礎理論知識,進而促進學生語文學科的綜合能力提升。
關鍵詞: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提升教學有效性
前言
在實際的教學中,雙減政策的方針是為了減輕學生的學生負擔,這其中既包括減少過多的書面作業(yè)負擔,也包括思想上的負擔,那么怎樣才能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呢?經過具體的教學實踐,我們發(fā)現初中語文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從課本中抽取有用的知識,幫助學生在課堂上掌握正確的閱讀方式,提升他們的閱讀速度,讓他們能夠在一個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閱讀,并掌握素材中要求學生掌握的基本知識,從而減輕他們的思想負擔。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群文閱讀模式是非常具有重要意義的。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語文教師要注重從課本中抽取閱讀內容,并對其進行適當擴展,幫助學生更好地參與到閱讀的過程中來,從此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
一、選擇閱讀的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動態(tài)、有趣的閱讀活動時,群文閱讀是必不可少的一種教學模式。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營造良好的閱讀教學氛圍。在群文閱讀內容選材中,選擇文本的質量高低極為重要,而且還要滿足核心素養(yǎng)方向的閱讀需要。因此,群文閱讀內容的選擇要充分體現學生的需求和個性化,還要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在閱讀中的思維能力和語言閱讀能力。
例如,在課堂的群文閱讀中,語文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教育性很強的內容。“父母之恩,云何可報?慈如河海,孝若涓塵。”父母的慈愛就像河海那樣廣闊,而子女的孝心往往就像一小滴水、一小?;覊m那樣的微不足道,很多孩子被驕縱習慣了,根本不知道父母的辛苦,也不知道“孝順”的含義,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心理上的問題比較突出,有些學生也不能理解父母對自己學習和生活的過多干預,造成了家庭關系矛盾重重。因此,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節(jié)選出初中語文部編版教材中一些關于孝順父母的閱讀內容讓學生們進行閱讀,如《散步》《荷葉·母親》《爸爸的花兒落了》等,由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心理不成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語文老師可以利用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方式來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比如視頻和動畫的形式,播放相關孝順的歌曲,如《孝敬父母》《?;丶铱纯础返?,讓學生通過閱讀群文內容親身體會父母對孩子的愛,教師還應當積極引導學生去理解這些內容中的情感;在這樣的閱讀下,孩子也更明白父母的艱辛,并能在家庭中身體力行去做“孝順父母”之事,可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群文閱讀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起到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教學要求。
又如,語文教師在初中群文閱讀教學中還可以選取一些初中生感興趣的內容,如現代詩歌、寓言、和古詩文等,讓初中生真正感受到閱讀的樂趣,產生繼續(xù)閱讀的動力。如,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幫學生選取一些有教育性意義的現代詩歌和古詩文,如在《說和做》《黃河頌》等愛國主義篇章的閱讀中,可以培養(yǎng)初中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引發(fā)初中生的報國熱情,這也是我國初中核心素養(yǎng)教學的核心任務,再如《論語十二章》,孔子和其弟子的“仁義”思想和禮儀思想對初中生的思想和行為的健康發(fā)展也有重要意義。
二、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推動群文閱讀開展
群文閱讀要求學生短時間內要閱讀多個文本,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活動,不僅要求在內容的選擇上要有趣、易懂,還要求選題要簡單明了,教學過程也要緊扣重點,突破難點,還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真正學會閱讀。
例如,在開展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以“行為教育”為議題的群文閱讀時,群文閱讀的內容來自教材中一些關于初中生行為習慣的內容,教師給學生確定的議題是——體會主人公的行為和做法,并且要從中得到自己的感悟,這一組文章篇章都體現了主人公的行為和思想,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時很容易就讀出作者的思想,并且能夠在其中教會學生做怎樣的事,做怎樣的人,例如《黃河頌》,這篇文章講的是抗日戰(zhàn)爭背景下的民族存亡,展示了中華民族堅貞不屈的偉大革命精神;再如《木蘭詩》,自古以來,花木蘭替父從軍,巾幗不讓須眉的行為都被大家所稱贊;又如《鄧稼先》以中華幾千年來的文化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來民族情結、五十年朋友深情為基調,用飽含感情的語言介紹了我國兩彈元勛的豐功偉績和艱苦奮斗精神。
三、利用互動閱讀的模式,提升閱讀效率
在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中,閱讀教學往往由教師作為引導者,在其中學生被動學習,難以激發(fā)學習興趣,導致群文閱讀的成效不高。因此,要緊抓互動閱讀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中積極參與課堂閱讀互動,充分引發(fā)思考,增強和教師之間的互動和默契。
例如,在“傳統(tǒng)文化”主題的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就讓學生通讀初中語文部編版教材中的詩詞,教師可以開展一個詩詞互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們在玩飛花令游戲的同時通過自主學習學習新的詩詞,通過詩詞,讓學生體會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韻味。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們比拼哪個小組飛花令接得更快,促進群文閱讀課堂上的互動性能夠將學生放在主導地位,讓學生在詩詞活動中了解新的詩詞,產生自己的思考,得到新的認識,促進學生群文閱讀效果的有效提升,真正思想初中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四、結語
簡而言之,在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首先就要轉變教學觀念,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使課堂教學的活力得以充分釋放,引導學生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閱讀能力,還要幫助他們在閱讀中逐漸養(yǎng)成閱讀的良好習慣,進而在閱讀中不斷提升學科綜合運用能力,這是核心素養(yǎng)教學的最終要求。
參考文獻:
[1]高德軍.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探究[J].文淵(高中版),2020(6):652.DOI:10.12252/j.issn.2096-6288.2020.06.912.
[2]潘勁松.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2020(33):270.
[3]段艷芳.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探究[J].語文課內外,2020(26):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