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郎尼瑪
◆摘? 要:數學學科較為特殊,知識點中很少有學生們喜愛的故事性內容,也缺少吸引他們的趣味性元素,有的只是冰冷的數字和符號,這對于年齡較小的小學生來說,降低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這也使他們對數學學習趣味化產生了強烈的需要。但顯然,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忽略了這一點,因此總是難以提高教學質量。在教育改革的新時代下,開展趣味化的小學數學教學成為了促進教學發(fā)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學的一種必然趨勢。本文將分享幾點小學數學趣味性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趣味性教學;小學;數學教學;運用策略
1 引言
小學生尚未脫離稚嫩,心智不成熟,他們都渴望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如果教師能夠在教學中滿足學生的這一心理需求和興趣需要,那么無需教師強制要求,學生自然會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學習興趣也會自然而然的建立起來。由此可見,趣味性教學對于提高數學教學效益大有幫助。教師需要對趣味性教學策略與數學教學的融合展開充分的研究。
2 用游戲強化教學趣味
只要了解小學生就會發(fā)現,沒有什么活動是比游戲更能讓他們覺得有趣并能積極參與的了。游戲教學活動如今在各個學段及學科當中都有應用,結果證明學生們對于這樣的趣味化學習模式是十分認可的。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親身參與,將學習數學的過程變?yōu)榱擞腥さ捏w驗,對各種抽象的算理、算法也建立起了形象的認知。
例如,我在教學加減法的混合運算時,就在課堂上設計并組織了這樣一個游戲。首先,我將學生生們的文具作為“蘿卜”,放在地上。然后派出第一個小組來“拔蘿卜”,拔出的數量為10根。隨后第一組學生稍作休息,由第二組學生上場,我在一旁作為旁白,指導學生今天需要拔掉12根“蘿卜”。隨后我要求學生們將兩次拔出的蘿卜歸集起來,吃掉兩根“蘿卜”。這時我提出了問題:小兔子第一天拔掉了10根蘿卜,第二天拔掉了12根蘿卜,吃掉了2根蘿卜,最后還剩下多少蘿卜?學生很快列出了算式10+12-2=20(根)。對于一些沒有運算正確的學生,我要求他們自己去數一數還剩下多少蘿卜,通過這樣直接的方式讓他們檢驗自己的計算結果,既簡便又有趣。到了下課時,學生們都意猶未盡,期待著下節(jié)數學課的到來,可見游戲教學已經起到了作用,調動起了學生的積極性。
3 用信息技術增加趣味
凡是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都是趣味性的教學法。除游戲教學方法外,信息技術教學具有同樣的效果。信息技術能夠展示的教學材料是豐富且具有動態(tài)性的,這遠比讓學生看黑板上的內容更容易集中他們的目光。教師搜集的教學資料越豐富,課堂的趣味性就越強。
在教學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相關內容時,我力求帶給學生們新奇的學習體驗,讓他們能夠利用自己特有的形象思維來解決問題。利用信息技術,我為學生們設計了一個拼圖游戲,讓他們逐個在電腦上演示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繪畫操作,通過投影展示在大屏幕上,學生可以隨意的拖拽鼠標來獲得不同大小和形態(tài)的形狀,在此過程中認識到了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的特點。再如,在“角的度量”教學過程中,我同樣利用信息技術的便捷優(yōu)勢,為學生們動態(tài)展示了這樣的畫面:屏幕上首先出現一個亮點,閃爍三下,隨后在一旁出現了“頂點”二字,然后從亮點分別延伸出了兩條直線,旁邊有“邊”的注釋。讓學生清晰直觀的了解到了角的畫法,再要求他們自己動手畫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 自主探究彰顯趣味
在教學中不難發(fā)現,教師越是事事都為學生包辦,將他們的手腳和思維都束縛起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低。相反,如果教師給學生更多的自由和權力,讓他們成為學習活動中的主動探索者,他們能夠獲得更完整、深刻的學習體驗,并在這一過程中產生巨大的成就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因此可以說,自主探究式的教學也是趣味教學的表現形式之一。
舉例說明,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通過拼剪平行四邊形的紙片來嘗試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為了讓學生理清活動思路,教師可以以問題來引導他們:剪裁后的平行四邊形能夠拼成什么形狀?這說明平行四邊形與我們學過的哪一形狀有關?怎樣通過另一公式來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學生在自己思考、動手、動腦的過程中,不僅積極性高,得到的收獲也更多。
5 用實踐活動表趣味
實踐教學活動與游戲教學活動在趣味性教學的效果上有著異曲同工之效,都是通過解放學生的個性和天性,給他們自由權,而讓他們感受到了學數學的樂趣。教師要善于將課堂內外的時空都利用起來,使實踐活動的園地更廣闊。
例如,學生學習了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后,我讓他們去測量學校操場的數據,計算出大概面積。學生們一聽到要到操場上展開活動都十分興奮,表現的異常積極。由于操場面積較大,學生們測量圓半徑也較為困難,他們想出了許多方法,如用繩子來進行多次測量,然后測出繩子的長度和利用繩子測量的次數,相乘后得出半徑長度。還將整個操場分割成了多種形狀,依次計算長方形、圓形、正方形的面積并相加。整個過程中,學生們共同合作、創(chuàng)新,學習動力十足,興致高漲。
6 結語
總之,趣味性的教學不僅強化了學生學數學的興趣,還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下強化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成功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在教育改革深化的背景之下,小學數學教師必須意識到趣味教學的必要性,摸索出多種趣味化的優(yōu)質教學方法,推動數學教育事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鄧芳.趣味性教學方法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20):62.
[2]柯曉俊.趣味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6(06):45.
[3]智娜.趣味性教學方法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