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羽瀟 俞可
摘要:21世紀以來歐盟移民學生大幅增加。歐盟教師教育領域的實踐呈現(xiàn)較明顯的趨勢:大力推進職前準教師和在職教師多樣性,厚植教師多元文化情懷,淬煉教師多語言、多文化教學能力。歐盟實施教師多樣性采取三大措施:一是宏觀政策層面變革;二是通過開放協(xié)調式政策工具與師范生計劃選拔標準,確立教師多樣性質量保證機制;三是實現(xiàn)教師多樣性長遠發(fā)展的核心:使教師成為反思型、終身型、自主型學習者。
關鍵詞: 歐盟;教師教育;教師多樣性;實施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5995(2022)01-0083-04
進入后現(xiàn)代以來,社會的多樣性特征愈加明顯。其多樣性呈現(xiàn)出兩個趨勢:從狹隘的獨立與保守走向跨國跨民族的合作與融合,從強調共同性為主流的社會結構到倡導適應多元化的社會環(huán)境。如滕尼斯所言:“社會處于以多元文化為基礎的松散的人際關系中?!盵1]自21世紀以來,歐盟的社會流動從未間斷。圍繞“同文化、同語言、同能力”的教師教育政策難以保持教育生態(tài)的平衡,歐盟各國面臨新的挑戰(zhàn)。近些年,歐盟高度重視教師質量,聚焦教師多樣性,提出以“多元、包容、榜樣”取代“同質、隔離、效率”的戰(zhàn)略[2]。目前歐盟各成員國在教師多樣性方面已開展大量的實踐探索,闡述并分析這些政策與改革措施具有重要意義。
一、教師教育的變革:宏觀政策層面
教師多樣性的內涵包括三個層面:就教師結構而言,不管教師文化、國籍、民族背景如何,都應視為學校教師遴選的重要來源,學生學業(yè)發(fā)展的穩(wěn)定支撐;就教師態(tài)度情感而言,教師應尊重不同文化的學生群體,具備民主、包容、公正的多元文化情懷;就教師技能而言,教師要有能運用多種語言進行課堂教學的能力。教師多樣性的實施不限于某一時間或空間,應擴展至社會政策、各級各類學校改革、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等全天候、全時空。
對2012年歐洲15歲移民學生數(shù)量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盧森堡、奧地利、比利時、法國、瑞典等國移民學生比例較高,分別為46.4%、16.4%、15.1%、14.8%、14.5%[3]。移民學生在“順利融入校園生活”、“獲得良好的歸屬感”、“正常參與校園課堂教學”的表現(xiàn)均顯著低于本土學生,渴望受到平等對待的教育需求十分強烈。文化派的研究顯示,文化沖突容易引發(fā)種族歧視,學生的家庭文化特質與學校、教師之間的關聯(lián)性對改善教師教學和提升學生學業(yè)表現(xiàn)有重要的影響[4]。也有研究表明,人口結構中民族、種族指標容易形成公共組織部門的刻板印象,引起政策制定者和實施者服務主流指標的利益傾向[5]。例如,國家大部分公立學校在實施各項課程教學時,會對主流指標的人群更加關注,對非主流群體的關注十分有限。美國、新西蘭、德國專家的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族裔配對教學與積極學業(yè)成就之間存有正向關聯(lián),對就讀于種族隔離學校并處于社會弱勢地位的移民學生影響尤甚。主流教師在教學中發(fā)揮示范性和引導性功能,教師對學生隱形歧視的消極態(tài)度會給學生造成不良影響。因此,教師應提升對不同文化背景學生的積極期望,避免學校文化和學生家庭文化的斷裂。教師教育的變革亟待系統(tǒng)的宏觀規(guī)劃。里斯本會議“教育與培訓2020戰(zhàn)略”中指出,“各成員國應相互學習,促進教育平等,滿足移民兒童的教育需求,設定更有針對性的目標”[6]。歐盟理事會和歐盟委員會一致呼吁,對具有不同教育需求的移民采用全納教育方法,增強互相學習的有效途徑以改善教育成果[7]?!蛾P于促進更好學業(yè)表現(xiàn)、支持教師發(fā)展的委員會工作文件》以及《反思教育溝通》文件中強調,教師群體在多元文化態(tài)度、情感、技能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8]。為進一步減少移民學生家庭文化特質和學校之間的差異,2013年歐盟委員會發(fā)布《對新來移民兒童的教育支持》,招聘更多具有移民背景的教師,加強學校與移民兒童的家庭聯(lián)系,并為移民學生提供積極的榜樣[9]。各成員國也在教師教育變革宏觀規(guī)劃方面形成新思路。德國、芬蘭、奧地利、愛沙尼亞、希臘等國制定教師培養(yǎng)計劃時,越來越重視師范生的多元文化素養(yǎng),并增設“跨文化教師教育”課程,延長了學制,增加了學時,拓展境外學習、接觸多元文化環(huán)境教學的實習維度;愛爾蘭、意大利、荷蘭等國通過強化教師的入職指導,鼓勵學校根據(jù)校本理念設計跨文化教育課程,為預備教師入職提供一定時長的線上或線下培訓[10]。保持學校中優(yōu)秀教師的供給與質量,著力增強職前師范生、在職教師的多樣性是歐盟及各國研制教師教育宏觀政策的重要落腳點。
教師教育政策的制定基于科學化數(shù)據(jù)支撐。歐盟十分重視基于數(shù)據(jù)收集與監(jiān)測的政策制定方式,大規(guī)模調查與測量數(shù)據(jù)為歐盟教師多樣性的確立和相關教育政策的研制、實施和監(jiān)控提供了重要的決策依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的來源主要有二類,首先是來自一些歐盟或國際組織的周期性調查研究和歐盟的統(tǒng)計研究報告。如經合組織2006年和2013年對“中小學教師教學條件和學習環(huán)境的跨國調查”,通過掌握歐盟主要成員國教師在職期間真實的教與學的狀態(tài),可以為歐盟各國反思教師教育提供現(xiàn)實依據(jù),而跨國比較,能夠促進成員國的相互學習,促進不同文化的交流;歐盟召集各國專家撰寫的“為教師迎接多元化做準備:師范教育的使命”報告等。其次是國際大規(guī)模評估項目PISA也為歐盟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數(shù)據(jù)來源。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下,人類的生存空間得以迅速擴展??鐕娜藛T流動、物資流動、資本流動等,形成了文化和價值多元的世界格局。這種模式的出現(xiàn)對歐盟國家的教育發(fā)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如為教育提供更豐富的思想文化資源,有助于教育內容和形式的創(chuàng)新。然而,教育面臨的危機不容忽視。為規(guī)避危機,弘揚歐洲傳統(tǒng)的人文主義和民主精神,增強歐洲青少年的認同感,歐盟堅持共同的核心價值觀和尊重差異相統(tǒng)一,著力提高教師教育的質量。因此,這樣的共識達成:不管怎樣,教師要適應21世紀教育的發(fā)展,除了變革,別無選擇。
二、教師多樣性質量保證機制:開放協(xié)調式政策工具與師范生計劃選拔標準
推進教師多樣性是一個長期工程,無法僅靠系統(tǒng)的宏觀政策,歐盟各國還需提供廣泛的支持。里斯本會議提出的“開放協(xié)調方法”( OMC,Open Method of Coordination)經討論后成為質量保證機制的基本框架[11]。各成員國在總框架指引下,可以因地制宜地推進教師多樣性,歐盟委員會的作用僅限于對各成員國教師多樣性的質量和影響進行多維評估。具體來說,包括:第一,確立實現(xiàn)教師多樣性的總體目標。但實現(xiàn)總體目標的過程,不完全依賴總體目標的規(guī)劃,要根據(jù)各國國情設立相對獨立的、清晰具體的分級目標,如短期目標、中期目標、長期目標;第二,各成員國適時發(fā)布教師多樣性質量評估的參考指標;第三,各成員國逐步落實具體舉措,形成國家和區(qū)域政策;第四,歐盟委員會定期監(jiān)測各成員國進展,促進歐盟委員會和各成員國、各成員國之間相互交流,形成推進教師多樣性的相互支持、相互補充的共同體。教育專業(yè)組織及教師專業(yè)共同體也擔任伙伴角色,發(fā)揮智庫功能。一方面與各國政府合作,形成教師多樣性的多元治理格局,另一方面搭建交流平臺,提升教師多元文化素養(yǎng)。教師教育整體發(fā)展的目標愿景需要付諸共同力量加以實現(xiàn)。 不同成員國、組織、個人、團體之間在共同的核心目標指引下,開展高水平的合作研究,如研制多元文化教師教育的理念、培養(yǎng)體系、課程、實施等等,才能形成教師教育創(chuàng)新與變革的整體格局。
除了OMC這一開放協(xié)調式政策工具,教師多樣性質量保證還需關注“內置”的軟機制,如積極的多元文化態(tài)度、正面的多元文化情感等。教師應充分理解不同文化間學生行為的差異,把包容、平等地關愛學生作為基本原則貫徹于教學過程,使學生免于偏見和歧視。實際上,在教學實踐中靈活處理這類問題,十分考驗教師的多元文化素養(yǎng),調查顯示新教師的處理態(tài)度相較于經驗教師更為敏銳。傳統(tǒng)的師范生選拔注重“專業(yè)知識與技能”,而忽略態(tài)度與情感,因此歐盟各國優(yōu)化了考核體系,對教師文化多元性的敏感性、認知、態(tài)度等提出更高的要求。許多國家如奧地利、立陶宛、拉脫維亞、匈牙利、塞爾維亞、德國等,正逐步制定“特殊的選拔測試程序”,通過自我評估、模擬多樣性課堂教學環(huán)境、筆試、半結構式訪談、面試等,建立多層級的評估方式以提高師范生質量。同時,不同文化背景的師范生人數(shù)進一步擴大,丹麥、奧地利針對具有移民背景的高中畢業(yè)生,積極舉辦主題活動和職業(yè)咨詢,鼓勵其報考師范專業(yè);瑞典、芬蘭政府通過提供財政資助、課程語言輔導等開放教育資源,為移民背景的學生提供學業(yè)支持。
歐盟大部分國家均在師范教育選拔階段,對教師候選人施行嚴格的遴選與考核。其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引入擇業(yè)動機、人格特質等測試,舉行教師基本素養(yǎng)與能力、教學態(tài)度面試,以便遴選出真正適合教師職業(yè)的候選人。同時,歐盟各國重視師范生多語言的課程學習、學生多樣化課堂教學實踐、班級管理的策略等,力圖培育師范生跨文化理解與語言能力,搭建更為多元的知識體系與技能結構,為未來的職業(yè)生涯打下堅實基礎。師范生畢業(yè)入職后,歐盟將繼續(xù)提供精準有效的入職引導,使新教師過渡到實踐教學更加自然。
三、教師多樣性的核心:成為反思型、終身學習型、自主學習型教師
當前,教師教育呈現(xiàn)出職前職后一體化的發(fā)展趨勢,教師職后發(fā)展得到了高度重視。利用職后發(fā)展,歐盟近年來在支持教師多樣性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方面形成了新思路:認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共同體是教師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的重要途徑”,要為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師學術共進、人文交融、合作共享提供更好的合作環(huán)境,鼓勵學校管理者投入更多的資源,培養(yǎng)真正擁有充裕的培訓時間、享有網絡與技術支持的教師隊伍。2015年歐盟建立“學校教育之門”(School Education Gateway)網站,使用23種歐洲語言傳遞基礎教育信息,旨在通過一體化的在線平臺為教師的持續(xù)專業(yè)發(fā)展提供資源,增強教師的多元文化勝任力[12]。作為一種線上模式,網站首先為教師提供多種類信息服務,如學校教育的各類政策和實踐、專家對教育政策、實踐、趨勢的解讀與評論、教師教學、學校組織動態(tài)等。在促進教師有效實踐方面,鼓勵教師積極參與項目申報。 項目以專業(yè)性、多元性、實踐性為主導,核心宗旨正是突破現(xiàn)實教育教學問題的壁壘。網站開設三類項目供教育者申報:第一,為學校教師和員工專業(yè)發(fā)展提供的課程支持;第二,為學校教師和員工到本國或他國的教育機構展開教學實習提供訪學機會;第三,為學校和相關機構教學質量提升項目提供戰(zhàn)略合作機會。申報的項目一旦獲批,教師可獲得“伊拉斯謨+”計劃的資金支持。
歐盟聯(lián)合各國學?;蛞劳芯唧w的項目開發(fā)和運營網絡平臺,通過在線工具、項目活動、資源分享、同行交流提供有效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學習活動。著名的“學校教育之門”(School Education Gateway)成為教師課程支持、跨地區(qū)交流的平臺。此外,歐盟也注重結合線下的教研培訓。線下教研通過教育組織與機構,開展面對面的專題研討、實地調研以及課堂教學實踐。線上培訓與線下交流結合,使教師培訓成為一個持續(xù)、靈活、立體的過程。終身學習理念業(yè)已深入人心,真正有自主性的教師不會滿足于眼前的專業(yè)水平,而是在終身學習的理念下確立較為長遠的職業(yè)規(guī)劃。同時,在跨越國家的疆域與文化的壁壘層面,歐盟更意在突破學科的界限,有機整合教育體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資源。文化的交融與學科的交叉可為教育教學注入清新的生命與活力,在教育教學成果共享與分享的過程中實現(xiàn)教師多樣性的可持續(xù)專業(yè)發(fā)展。
參考文獻:[1] (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體與社會 純粹社會學的基本概念[M].林榮遠,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110.
[2]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2012 Joint Report of the Council and the Commiss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European cooperation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ET 2020)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a smart, sustainable and inclusive Europe [EB/OL].[2012-5-7].http://aei.pitt.edu/42907/1/Joint_report_2012.pdf.
[3]OECD.Pisa 2012 result in focus:what 15 year-olds know and what they can do with what they know[R].Paris :OECD,2014.
[4]靳淑梅.教育公正視角下美國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
[5]俞可,朱遠妃.教師多樣性擁抱多彩文明[N].中國教育報,2016-7-14.
[6]European Commission.ET 2020 Working Groups[EB/OL].[2017-2-27]. http ://ec. europa. eu/education/policy/strategic-framework/expert-groups/documents/schools-work-programme_en.pdf.
[7]Council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2012 Joint Report of the Council and the Commiss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European cooperation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ET2020)-'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a smart, sustainable and inclusive Europe'[R].Brussels,2012.
[8]European Commission.Supporting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for Better Learning Outcomes[R].Strasbourg, 2012.
[9]European Commission . Study on Educational Support for Newly-Arrived Migrant Children[R].Luxembourg:Publication Off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2013.
[10] European Union.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Practices to forster tolerance,respect for diversity and civicresponsibility in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in the EU[R].Luxembourg: Publications Off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 2016.
[11]Investing in European Research-Open method of coordination[EB/OL].[2017-2-27].http://ec.europa.eu/invest-in-research/coordination/coordination01_en.htm.
[12]School education gateway.About school educationgateway.[EB/OL].[2017-3-10]http://www.schooleducationgateway.eu/en/pub/about.htm.
Implementation of Teacher Diversity in EU in the Reform Period of Teacher Education
Zhu Yu-xiao1,Yu Ke2
(1.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Suqian College,Suqian Jiangsu 223800;
2.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00)
Abstract: Since the 21st century, the number of EU immigrant students has increased greatly. The practice in the field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EU presents a clear trend: vigorously promote the diversity of preservice prospective teachers and in-service teachers, cultivate teachers multicultural feelings, and refine teachers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teaching ability.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testing and evaluation project an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report of EU, this paper expounds three measures to implement teacher diversity in EU: first, reform at the macro policy level; second, establish a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 for teacher diversity through opening and coordinating policy tools and selection criteria for normal students; third, the core of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eacher diversity: teachers become reflective and lifelong learning Learning and autonomous learners.
Keywords: EU; teacher education; teacher diversity; implementation; enlightenment
基金項目:2020年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師范生實踐性知識生成現(xiàn)狀及發(fā)展策略研究”(項目編號:2020SJA2164).
作者簡介:1.朱羽瀟,女,江蘇宿遷人,教育學碩士,宿遷學院文理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教師教育研究;
2. 俞可,男,上海徐匯人,教育學博士,教育部國際教育研究基地專職研究員、上海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比較教育、教師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