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燁
摘 要:低年級寫話是將口語表達向書面表達的一次轉變,可為之后的寫作奠定基礎。在低年級寫話教學中,教材中的課文是學生接觸最多的寫作形式,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發(fā)揮教材的“范本”作用,引導學生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習慣,促使學生在寫話練習中完整準確地表達自己。同時,教師也要發(fā)揮自身“引導者”作用,在學生寫話時給予科學適宜的引導,運用個性化的寫作指導方法,教授學生一定的寫話技巧,使學生在不斷的練習中養(yǎng)成敢于思考和想象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作力,為他們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21-0123-03
Exploring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guide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writing in lower grades
FEI Ye? (Zizhu Primary School, Kunshan High-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Writing in lower grades is a transition from oral expression to written expression, which can lay the foundation for subsequent writing. In the teaching of writing in the lower grades, the texts in the textbooks are the writing forms that students have the most contact with. Teachers should fully explore the textbooks,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models" in the textbooks, guide students to develop the habit of careful observation, and encourage students to express themselves completely and accurately in writing practice . At the same time, teachers should also play their role as "guides", give scientific and appropriate guidance to students when writing, and use personalized writing guidance methods to teach students certain writing skills, so that students can develop the habit of daring to think and imagine through continuous practice, thereby improving students' language expression and creativity, and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ir future language learn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Lower grades; Writing teaching; Strategies
低年級寫話是通往中高年級寫作的必經(jīng)之路,只有打好寫話基礎,才能更好地進行寫作。低年級學生缺乏對寫話的足夠認知,很多學生在寫話時不知從何寫起,要么就是寫出的話過于日常,沒有很強的邏輯性和連貫性。對于這種情況,在開展低年級寫話教學時,教師要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從寫話興趣開始培養(yǎng),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引導其將寫話與生活相結合,逐漸培養(yǎng)其表達習慣和表達思維,使其敢于表達、樂于寫話。
1.模仿中習得寫話技巧
(1)閱讀與寫話相結合
閱讀和寫作之間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兩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學生的閱讀量越高,其寫作能力也就相應地越強。因此,在低年級語文寫話教學中,教師可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材中的課文進行寫話練習,“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得多了,學生的語言感覺也會得到增強,還可以習得所讀文章中的寫作手法和技巧,逐漸深化對寫話的認知,激發(fā)其主動寫話的興趣。例如,在教學《荷葉圓圓》一課中,教師便可帶領學生朗讀其中優(yōu)美的句子,并讓學生進行仿寫。比如,文章中寫到“荷葉圓圓的,綠綠的。小水珠說:‘荷葉是我的搖籃。小水珠躺在荷葉上,眨著亮晶晶的眼睛。小蜻蜓說……”這些語句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手法,將荷塘的靈動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對此,教師也可引導學生仿照課文寫作手法,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運用相似的本體和喻體來寫話,如有學生寫道:“荷葉圓圓的,綠綠的。小螞蟻說:‘荷葉是我的小船。小螞蟻跳到荷葉上,兩手快樂地劃呀劃?!薄靶『玉R說:‘荷葉是我的遮陽傘。太陽出來時,我躲在荷葉下就不怕曬了?!薄湍昙墝W生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通過仿寫可以幫助其逐漸掌握寫話的技巧,可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其語言表達能力。
(2)語言和語境做引導
在學生逐漸掌握寫話的結構后,便可正式落實寫話教學。語言和語境是寫話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語言表述和語境的表達,可以引導學生將自身的情緒傳遞出來,無形中鍛煉了其語言表述能力。通過分析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發(fā)展特點,他們對語言和語境的應用意識尚淺,無法完整地表達自身情緒,因此在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充分挖掘教材課文中的語言語境,喚醒學生的個人經(jīng)驗,將其融入寫話教學中,促使學生可以運用文字表達自身情緒。例如,在部編版低年級語文《小公雞和小鴨子》這篇課文中,文章通過對話的方式,呈現(xiàn)了小公雞和小鴨子之間發(fā)生的事情。教師可以利用這篇課文的對話特點,讓學生通過角色飾演的方式分別扮演小公雞和小鴨子,并對課文進行閱讀,當小鴨子幫助了小公雞時,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此時應該說什么提出問題:“我們被別人幫助的時候,應該說什么?”或是“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辦?”教師經(jīng)過這種語言作為引導,學生將對問題的回答進行寫話練習。在表達自身意思的同時,學生可以將自己帶入場景中,這便充分發(fā)揮了語境的作用,通過反復的寫話練習,抓住了語境的影子,在寫話中進行靈活運用。又如,在《樹和喜鵲》這篇課文中,也有語境的應用,課文通過描寫一棵樹和一只喜鵲的孤獨,隨著樹越來越多,喜鵲也越來越多,相互陪伴便不再孤獨。通篇課文利用對樹和喜鵲的描寫,突出了孤獨的狀態(tài)。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強調孤獨在課文中的貫穿作用,側面呈現(xiàn)了課文中人物的心情,教師可讓學生尋找這篇課文又是在哪里表現(xiàn)出孤獨,讓學生嘗試將讀后感寫出來,并帶入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從而逐漸理解語境的應用,使寫話真情流露,具有更強的真實感??傮w來說,語言和語境作為引導的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寫話練習的豐富性和完整度,使其學會如何將自身的情緒融入寫話當中,體現(xiàn)情感語言和寫話之間的關系。
2.細致觀察,在細節(jié)中優(yōu)化表達
(1)觀察課本插圖,增強其表達完整性
課本結合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課本圖畫更能吸引學生的目光,也賦予了學生觀察的機會,課文通過插圖和文字,呈現(xiàn)出一個完整的故事。教師可以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將觀察課文插圖帶入寫話教學當中,在提高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補充了學生的思維空缺。例如,《胖乎乎的小手》這篇課外閱讀是由四幅圖片組成,第一幅人物是女孩和爸爸,女孩此時正看著墻上貼的小手圖片思考,第二幅是女孩遞給爸爸拖鞋,第三幅是女孩正在洗手絹,第四幅是女孩正在和姥姥說話。學生可以通過觀察圖片和閱讀課文,了解到女孩是在幫家人做家務。學生在了解圖畫的大體意思后,教師可要求學生對插圖的細節(jié)進行觀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發(fā)揮想象,嘗試對圖畫中的細節(jié)進行描寫,例如,女孩的衣服是什么顏色?姥姥的表情又是什么樣子的?墻上掛的小手圖片是什么顏色?這些問題的提出都會放大學生的視角,對插圖內的細節(jié)加以觀察。在引導問題時,有的學生寫:“女孩穿著黃色的衣服,正在和姥姥聊天,姥姥很開心,因為女孩很聽話。”也有的學生會寫道:“女孩身后的相框中,掛著藍色、綠色的小手照片,這些小手照片應該是女孩的手印?!遍喿x學生的寫話,便可得知學生在嘗試著對插圖的細節(jié)進行觀察。通過這種加強細節(jié)觀察的教學方式,可逐漸引導學生養(yǎng)成愛觀察的習慣,并在合適的情況下開闊自身的視野,發(fā)現(xiàn)插圖中的多處細節(jié),將其運用到寫話練習中,并通過對顏色、表情、樣式的觀察,可逐步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的表達能力。
(2)生活中尋找寫話元素
除了在課本中尋找寫話任務,在日常生活中,可供寫話練習的元素也有很多。生活中的寫話元素更豐富、直觀,和課堂中教師給出的寫話任務對比,學生通過親身經(jīng)歷和全面觀察,將豐富的情感運用在寫話練習中,可使寫話更生動和形象,有效拉近學生與寫話、與生活之間的距離。教師應鼓勵學生多描寫生活中所見到、所經(jīng)歷的事情,養(yǎng)成寫真人、述真事、傳遞情感和真實的寫作習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照《要下雨了》這篇課文,課文描寫了下雨前小動物的行為。教師以此“要下雨了”為題,要求學生寫出在生活中下雨前自己在做什么?并給出尋找方向,包括天空有什么變化,路上的行人是怎樣的,促使學生回憶生活中的經(jīng)歷,結合自身經(jīng)驗尋找寫話練習的內容。有些學生思考后寫:“下雨前,天空烏云密布,傳來了陣陣打雷聲,我看到路上的行人都加快了腳步,他們要去哪里?為什么他們不用爸爸媽媽接就可以回家?”也有的學生寫:“我正在和小朋友們玩耍,一抬頭就看到了陰沉沉的天,但是我還沒有玩夠,不想回家,可是天已經(jīng)開始下雨了,我還是急忙跑回了家,家里真暖和啊。”教師也可以參照《夏夜多美》這篇課文,以“夏夜”為主題,讓學生寫出自己眼中的夏夜是什么樣子的,在夏夜中的感受是什么樣的。有的學生寫:“我眼中的夏夜,很熱,風扇的聲音和外面小蟲子的聲音很吵,但是我睡著了之后就聽不到了,在我睡醒之后,小蟲子也不叫了?!币灿袑W生寫:“在夏天的一個晚上我突然醒來,看到窗戶外面有很多很亮的小星星,它們一動不動眨著眼睛,我也學著像他們一樣躺在床上一動不動,星星們好像很有精神,依舊眨著眼睛,可是沒過一會我就閉上眼睛了。”教師以生活為中心,為學生給出寫話主題,通過引導學生對生活的觀察,使其察覺到夏夜中的變化,回想自身的經(jīng)驗和感受,并將這些情感融合到寫話練習中,使寫話充滿細膩情感和童真童趣。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生活的習慣,可以培養(yǎng)學生觀察世界的獨特角度,使其寫出來的話語會更加細膩豐富,具有深度而耐人尋味。
3.以問題為導向,拓展學生寫話思維
在寫話練習中,部分學生會對教師提出的寫話任務感到困難,覺得沒有內容可寫,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對寫話練習感到陌生,同時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方式使其無話可寫,難以尋找寫話元素,在寫話練習中無法確定自己想表達的方向。教師可以利用問題作為導向,幫助學生確定寫話練習方向,并起到發(fā)散思維和引導的作用。例如,在學習《咕咚》這篇課文中,課文講述了木瓜掉入湖中,發(fā)生的聲音驚嚇到動物的故事。那么教師可以通過提出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拓展思維和固定寫話方向。問題可以是“當咕咚來了的時候,小兔子被嚇跑了,大家覺得它是去了哪里?”也可以是“大家覺得小猴子會被咕咚嚇跑嗎?”并根據(jù)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進行寫話練習。有學生會說:“小兔子是被聲音吸引了,他想去看看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币灿袑W生會說:“小猴子肯定不會被咕咚嚇跑,因為他可以爬樹,在樹上已經(jīng)知道了發(fā)生了什么?!彪m然大部分學生的描寫和課文中差異很大,但是教師通過問題將寫話方向固定在了小兔子和小猴子的身上,并通過“小兔子去了哪里?小猴子會被咕咚嚇跑嗎?”給出了學生拓展思維的方向,在這兩個方向固定的前提下,學生知道了寫話的內容和發(fā)現(xiàn),遵循教師提出的問題,延伸并回答了問題。
4.鼓勵學生敢于表達、大膽想象,提升創(chuàng)編能力
有時學生在寫話練習當中,也會被自身的思想所局限,擔心自己不切實際的想法是否可以運用在寫話當中,抑或是否會跑題。教師應當明確的是,豐富的想象力正是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因此在教學當中,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豐富想象力,并給予其充分鼓勵,讓學生大膽地將自己的想法融入寫話練習當中。那么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建議盡量減少要求和條框,不對學生的寫話內容進行過多干涉??梢砸揽空n文中的主題,交給學生去寫作。例如,教師可以借鑒課文《動物王國開大會》,要求學生結合自身理解將故事內容進行擴寫和創(chuàng)編,教師可以給出寫話要求:“大家可以將自身所想的,大膽地進行寫話練習”。寫作練習完成后,學生在課堂上將內容朗讀出來,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分析和品鑒,針對存在語句、用詞問題的學生,教師給予適當指導,對于內容優(yōu)秀者,教師可給予鼓勵。
5.以圖畫補充對白,在擴寫中提升寫話能力
對話可以豐富故事的內容,增加代入感。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對寫話進行描寫,增加寫話的真實感和趣味性??梢酝ㄟ^給圖片添加對話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例如,在學習課文《小壁虎借尾巴》中,學生通過對課文的閱讀,了解了課文的意思,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理解,為人物添加對話。學生添加對話完畢后,在班級中分角色飾演,并閱讀對話。教師也可以擴大寫話練習的范圍,輔助以多媒體的方式,播放一段視頻或給出圖片,擴展學生視野的同時,要求學生為視頻和圖片添加對話,并經(jīng)過分角色表演的方式呈現(xiàn),教師進行點評。需要明確的是,對話也是語言,這種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在添加語言的過程中,可進一步理解語言結構,加深了對話和寫話之間的聯(lián)系,并賦予寫話練習的趣味性,學生在不斷補充對白的練習中,以描寫對白的方式帶入寫話練習當中,使寫話更具豐富性和真實感。
總之,在低年級語文寫話練習教學當中,教學方法的靈活性決定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要想提升學生的寫話能力和水平,教師應深入理解并分析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賦予寫話練習足夠的趣味性,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下完成寫話練習,并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對寫話學習的認識,進而花費更多精力投入寫話中,逐漸提升寫話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旭龍.話里話外自出新意——摭談低學段統(tǒng)編教材寫話指導的做法[J].求知導刊,2020(34).
[2]陳夢瑤.讓寫話綻放光彩——小學語文低段寫話教學策略初探[J].考試周刊,20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