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嬌英
摘要:基于信息化的時代背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迎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目前,“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存在不重視、不合理應用“互聯(lián)網(wǎng)+”等情況。對此,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借助信息技術手段融入生活化教學元素,營造課堂學習氛圍,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搭建線上學習平臺,充分發(fā)揮道德與法治學科的育人作用,彰顯“互聯(lián)網(wǎng)+”的輔助教學作用,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互聯(lián)網(wǎng)+”;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元素;情境
中圖分類號:G633.2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17-0135-03
“互聯(lián)網(wǎng)+”為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提供了抓手,對此,教師可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思維能力等,創(chuàng)新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模式,科學應用“互聯(lián)網(wǎng)+”開展拓展性課堂教學活動,為提升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奠定堅實基礎。另外,“互聯(lián)網(wǎng)+”模式有利于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探索與掌握能力,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科學習動力,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使其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學習思維,并有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便于教師及時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上這些因素充分彰顯了現(xiàn)代化教學條件下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
1.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在“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科學開展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引導工作,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建立自主學習意識,提升道德素養(yǎng)和法治認知。初中階段學生的思想波動大,有的學生表現(xiàn)為情感上的敏感,有的學生表現(xiàn)為行為上的叛逆,有的學生在遇到困難時缺少知難而進的勇氣。對此,教師可結合學生感興趣的互聯(lián)網(wǎng)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對知識形成深刻認知,為進一步開展拓展性學習活動奠定基礎?;趯W生的興趣愛好進行教學引導工作,可讓學生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高效、多變的優(yōu)勢,攻克學習難點,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心理認知水平和行為能力,促使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
2.有利于落實依法治國方略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屬于德育范疇,對此,教師可結合教材中的道德與法治知識,全面落實依法治國方略以及以德興教的教育理念,科學開展拓展性教學活動。在“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教師可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渠道進行學習活動,從而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創(chuàng)新學習能力。另外,教師還可通過給予學生積極的引導和幫助,讓學生認識到道德與法治知識的重要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國家觀念和法治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3.有利于豐富課堂教學方式
在傳統(tǒng)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以說教式教學模式為主,“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是知識傳播的主要方式,這種教學方式趣味性不足,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并存在時間上的浪費等問題。而教師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模式開展教學活動,有利于豐富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效開展創(chuàng)新性學習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競爭力。另外,教師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開展實踐教學活動,還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與法治學習成效。
1.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不重視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師生眼中的“副科”,其教學時間經(jīng)常被語數(shù)外等其他學科擠占?;诖?,部分道德與法治教師也不重視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更不必說在教學中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開展拓展性教學活動。另外,“互聯(lián)網(wǎng)+”融入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需要教師具備較強的教學能力,但部分教師缺乏相應的學習與培訓,導致教學能力不強,這就使得“互聯(lián)網(wǎng)+”流于形式,無法發(fā)揮其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積極作用。
2.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互聯(lián)網(wǎng)+”運用不合理
“互聯(lián)網(wǎng)+”教學具有兩面性,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結合道德與法治課程內(nèi)容,科學應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正面教學功能開展實踐教學活動,不斷提升學生的道德與法治素養(yǎng),促使道德與法治課堂煥然一新。“互聯(lián)網(wǎng)+”的弊端也很突出,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一定的探索能力,因此在具體教學中,有的學生不是積極應用“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學習,而是將時間和精力放在玩游戲、瀏覽視頻上,導致其對道德與法治知識掌握不透徹,學習效果不好。
1.借助信息技術手段,融入生活化教學元素
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科特點與本質(zhì),然后科學應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并在其中融入生活化教學元素,豐富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內(nèi)容,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拓展學生的認知視野。
例如,在教學道德與法治中的“中學時代”這一單元時,教師可結合教材中的知識點,借助信息技術手段開展教學活動,結合學生的日常學習情況,引導學生從中學階段學習特點、理想信念、自身發(fā)展等多個方面進行體驗式學習活動。與此同時,教師還可借助信息技術的編輯與創(chuàng)造功能,科學開展拓展性教學活動,以此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鍛煉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另外,教師還可結合道德與法治的學科特點,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溝通與交流氛圍,讓學生根據(jù)“中學時代”的主題進行討論、交流,從而形成自己寶貴的成長財富。在交流討論中,學生能達成積極提升自我的共識,并針對“中學時代”的學習方向、發(fā)展目標等進行深入研討,從而不斷提升自我。
2.營造課堂學習氛圍,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結合“互聯(lián)網(wǎng)+”的背景,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拓展學生的視野。信息技術具有前沿性、趣味性強的特點,教師可借此營造積極的課堂學習氛圍,讓理論知識形象化,有效降低學生的課堂學習難度,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例如,在教學道德與法治中的“走進法治天地”這一單元時,教師可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播放不遵守交通秩序的相關視頻,讓學生通過真實案例認識到遵守秩序、遵守法規(guī)的重要性,了解到酒后駕駛、無證駕駛、擅闖紅燈等違法行為的危害。借助信息技術手段開展直觀的觀摩活動,對教材中的法治教育內(nèi)容進行拓展,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率。與此同時,教師還可根據(jù)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了解,開展線下模擬教學活動,鞏固學生的法治知識,并讓學生認識到道德與法治課程框架的特點,提升學生理論與實踐融合的應用能力,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和法治意識。例如,在“遵守交通規(guī)則,做合格交通參與者”的主題活動中,教師可鼓勵學生進行課堂模擬情景劇活動,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認識到文明出行的重要性,進而提升對法律法規(guī)的重視程度。
3.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
初中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的關鍵期,教師可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的背景,創(chuàng)新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一個多樣性、創(chuàng)新性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另外,教師還要認識到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性,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的教學優(yōu)勢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優(yōu)化學生的課堂學習過程,促使學生在實踐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增強學科綜合能力,提升道德修養(yǎng),增強法律意識,樹立法治觀念,即在信息化、數(shù)字化的網(wǎng)絡教學情境中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例如,在教學道德與法治中的“師長情誼”這一單元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教學課件,編輯和創(chuàng)設“師長情誼”的相關內(nèi)容,使學生在回憶中感受與教師、同學之間教學相長、友誼長存、有效配合的故事,以此培養(yǎng)學生尊敬師長、愛戴師長、團結同學的情感,從內(nèi)心深處感恩教師的辛勤付出,感受同學間的溫暖情誼。這樣的教學情境還可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生的學科核心競爭力,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與此同時,教師還可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與學生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互動交流,讓學生認識到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價值與作用,增強師生之間的默契度,充分實現(xiàn)“教學相長”的目標。另外,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課堂主導作用,以道德與法治學科知識為媒介,以“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為橋梁,為學生營造和諧、高效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4.搭建線上學習平臺,提高學習效率
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道德與法治課程要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教師可結合當前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開展多元化的線上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將道德與法治知識與“互聯(lián)網(wǎng)+”融合,促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合作創(chuàng)新能力得以發(fā)展,成長為有德行、有品質(zhì)、有技能的優(yōu)秀人才。
例如,在教學道德與法治中的“法律在我們身邊”一課時,教師可鼓勵學生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背景下開展自主預習、自主學習、自主復習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在內(nèi)容豐富的線上教學平臺上,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實際學習需求與教材基本內(nèi)容,高效開展針對性的學習活動,深入感知道德與法治知識的重要性。與此同時,教師還可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搜集“法律在我們身邊”的相關素材資料,結合生活案例,讓學生與法治知識產(chǎn)生情感共鳴,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與法治素養(yǎng)。例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手段,結合“法律在我們身邊”主題,搜集一些遵紀守法與違法亂紀的相關素材,并以圖片、視頻等形式直觀地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結合學習的道德與法治知識,對圖片、視頻等素材中的行為進行客觀評價,指出其中值得學習與不能學習的地方。另外,在線上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可以打破時間與空間的制約,在遇到問題和困難時,及時與教師、同學進行溝通交流,從而不斷提升課堂學習效率。
總而言之,在“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教師要結合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特點,科學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認知,從而不斷提升教學效率。另外,在“互聯(lián)網(wǎng)+”輔助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融入生活化的元素,營造課堂學習氛圍,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搭建線上學習平臺,全面提升學生的實踐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陸戰(zhàn).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小議[J].中學政史地,2020(12).
[2]柳全東.案例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運用[J].甘肅教育,2020(23).
[3]楊森峰.試論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方法[J].安徽教育科研,2020(22).
[4]王萬榮.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維度拓展探索[J].中學課程資源, 2020(11).
[5]劉秋香.交互式電子白板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中小學電教,2020(11).
[6]王永峰.讓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活起來[J].甘肅教育,2020(22).
[7]王茵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頭腦風暴的運用[J].天津教育, 2020(32).
[8]趙希陽.立德樹人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新探[J].吉林教育, 2020(30).
[9]畢崇珍.教育技術,讓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向更深處漫溯[J].山東教育,2020(29).
[10]梁軍彥.如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有效實施拓展活動[J].山西教育,2020(08).
[11]龍玲.守護云端共“課”時艱———道德與法治學科與時代同頻共振的實踐[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0(20).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Based on "Internet Plus"
Cai Jiaoying
(Zhangpu Daozhou Middle School, Fujian Province, Zhangpu 3632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 age, the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has ushered in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 such as "Internet plus".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innovate teaching ideas, integra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life-oriented teaching elements, create classroom learning atmosphere, create classroom teaching situations, build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s,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moral and rule of law education, highlight the "Internet plus" auxiliary teaching function, and enhanc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literacy.
Key words: Internetplus;morality and theruleoflaw; teachingmode; elements;situ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