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秀梅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其中重要的基礎組成部分,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不僅符合當今我國新課標的要求,也是培養(yǎng)小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舉措。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為學生構建良好的閱讀情境,通過情景教學法,引導學生置身于閱讀情境之中,讓學生可以更好的感受到作者所要抒發(fā)的情感,引發(fā)學生共鳴,從而可以有效增強學生對文章情感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诖?,文章結合筆者自身語文教學經(jīng)驗,就小學語文閱讀情境教學的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境教學;策略
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再是簡單的語文知識的傳遞,而是需要以此為基礎,實現(xiàn)良好的情感溝通和交流,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形成思想的碰撞,組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可以在學生之間進行良好的信息交流,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方面的體驗,繼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語文閱讀能力,另外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高尚情操,促使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
1、情境教學概述
所謂情景教學法,簡單來說,主要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效利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等,為學生創(chuàng)設特定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之中學習,產生良好的情感體驗,進行更深入的知識探究。在當今新時代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景教學法已經(jīng)應用十分普遍,并且經(jīng)過實踐發(fā)現(xiàn)具有良好的教學效果,特別是在語文教學中通過與情境的融合,達到藝術性、實效性的有效融合,從而大幅度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2、小學語文閱讀情境教學的意義
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情境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可以熟練應用多媒體設備,并用豐富的語言、肢體動作來為學生構建與文章相應的思想意境,以此促使學生可以對文章的內容形成更好的理解,可以更深層次掌握文章中所傳遞的情感和知識,從而提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通過閱讀情境教學,還可以提升學生對閱讀的積極性和興趣,更好地完成閱讀教學目標。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假設、朗讀表演等方式,引導學生閱讀,促使學生可以感受文章情感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性情,陶冶學生的情操,從而促使學生可以感受到語文知識的學習樂趣和博大精深。
3、小學語文閱讀情境教學策略
3.1創(chuàng)設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
在實際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情境教學的情境創(chuàng)設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設備的作用,以語文閱讀教學的內容為基礎,教師應該在課前完成資源的搜集和整理工作,還可以制作相應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從而可以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多媒體閱讀環(huán)境。例如,在實際開展《望廬山瀑布》的閱讀情境教學過程中,首先以小學生的年齡和認知來說,還無法真正的對古詩的內涵形成真正的理解?;谶@種情況,就可以通過氣管鏡教學方法形成積極的作用,教師可以在課前搜集好與課文相關的視頻、資料,一般可以選擇8分鐘到10分鐘之內的動畫類視頻給學生播放,主要因為小學生更喜歡動畫,從而利用動畫視頻來激發(fā)學生參與閱讀教學活動的興趣,提高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效率,引導學生觀看教學課件和視頻,可以促使學生感受到廬山瀑布的壯觀、宏偉,從而在這種閱讀情境至下,可以讓學生與詩人形成共鳴,繼而加深對整體古詩的理解完成觀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故事中的重點和難點,促使學生明確古詩的意思。另外,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閱讀伴奏的歌曲,提升多媒體閱讀環(huán)境中的意境,引導學生將自己想象為詩人,以詩人的角度和思維去閱讀,從而加強學生對故事的情感體會。
3.2組織閱讀表演活動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非常豐富的課文題材,如童話類、散文類的課文等,教師都可以組織學生通過表演的形式將課文展現(xiàn)出來,通過表演方式開展閱讀情景劇愛哦學時候,教師首先應該為學生選擇合理的教學主體和適合的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進行閱讀表演。例如,在實際開展《皇帝的新裝》這篇童話課文的閱讀情境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jù)實際情況組織學生自帶服裝進行表演,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其他的表演道具。在開始表演之前,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利用多媒體播放動畫版的《皇帝的新裝》,讓學生觀看動畫參悟其中的表演和形式,然后學生自主選擇課文的內容,也可以添加適當?shù)呐_詞。角色也由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角色,并引導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不要限制學生的表演形式,如此來強化學生對這則童話寓言故事的理解,促使學生可以切身的感受到寓言中所蘊含的意義?;诖?,學生以后再學習同類型的題材的課文就可以降低學習的難度,從而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3.3設置疑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思維
“學起于思,而思源于疑”從這古語中不難看出,疑問是激發(fā)學生思維主動性的有效方法。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刻挖掘教材內容中的問題,并結合學生認知心理,精心設計課堂提問,讓學生產生主動思考和探究的欲望。另外,教師還要營造出一種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以便發(fā)揮學生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少年閏土》這一篇文章時,我會先讓學生自主朗讀一遍文章,了解文章大意。接著我再有效設置疑問“文章中的我和閏土是怎么認識的,他們之間發(fā)生了哪些事情?”讓學生從文章的分段中找出。然后,我再讓學生重點學習文章中描寫人物外貌的方法,并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發(fā)揮,用文章的手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刻或最親近的人”,并讓學生在課堂上比一比,誰的描述最為生動,以營造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最后,我還會為學生布置相應的課后作業(yè),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通過這樣的方法,讓學生獲取知識的同時,也能發(fā)散其思維,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和靈活性。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展開閱讀情境教學,需要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理的主題和題材,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展開符合學生情況的閱讀情境教學方法,鼓勵并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信心,引導學生通過良好的情感體驗,形成良好的語感,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的高尚情操,促使學生形成鮮明的個性,為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科利.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課外語文,2019(34):150+152.
[2]王槐勇.試論小學語文閱讀情境教學策略[J].小學生(中旬刊),2019(07):32.
[3]鄧麗玲.探討小學語文閱讀情境教學策略[J].課外語文,2018(1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