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林
關鍵詞:初中歷史;任務型教學;集中注意力;學習狀態(tài);學習習慣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6-
在初中階段的教學策略要結合學生的性格特征,初中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的階段,自制力還是比較弱的,因此教師在進行任務型教學的過程中也要采取一些措施來督促學生真正地落實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比如在課堂上不定時地隨機抽查、布置的背誦任務等。任務教學的課堂方式,讓學生變成了課堂的主體,能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鍛煉學生自學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從傳統(tǒng)的被動接受變成主動地學習知識,這樣對學生的理解學習是有很大的效果的;而任務教學課堂的教學方式相結合,還能讓學生提前進行到歷史的狀態(tài)上,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任務型教學方式不再是由單純地聽教師講解,是讓學生和教師都投入到課堂中,也比如通過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久而久之能讓學生自覺地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集中學生課堂注意力
初中歷史階段的教材上的知識大量都是比較基礎的知識,教授的東西也容易讓學生理解。但教師單單是在課堂上講解知識而時間又長,沒有與學生進行互動,就會讓課堂上缺乏活力,其次,初中階段的學生的在課堂上的自制能力還是比較弱的,很容易出現(xiàn)上課走神或者跟同學之間講話的現(xiàn)象。因此,課堂與任務型的教學方式是很有必要的,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幾個與教材的知識點相聯(lián)系的問題并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課堂的知識尋找答案,及時解決問題,也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教師提出課堂上的學習任務,學生不斷解決任務的教學方式,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就會更加集中。教師還能及時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適當?shù)卣{整教學的方式,是一種相輔相成的教學模式。
例如:在教授“盛唐氣象”時,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就向學生提問“無人不沾酒,何處不聞樂”是描寫唐朝的什么現(xiàn)象嗎?在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后,集中了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后,就正式開始知識的講解。從唐朝的經濟繁榮時期講解到關于唐朝的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的發(fā)展,教師讓學生帶著疑問去看教材的知識去尋找提出問題的答案;接著提出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在求知欲的驅動下去認真閱讀教材的知識,然后找到相關的答案,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的注意力都是集中在課堂上的學習。
二、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
在初中歷史的教學階段學生在學習狀態(tài)的進入是需要點時間的,因為學生的性格特征剛開始上課時注意力還沒在課堂的學習上,而通過任務型與歷史課堂相結合,能讓學生快速地進入到學習的狀態(tài)中,不浪費在課堂上的學習時間。任務型教學方式在課堂上結合教師提出相關的知識問題,給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解決,然后隨機叫學生進行回答問題,學生就會根據(jù)自己的知識和邏輯分析推理的能力來解決問題,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也能快速地進入到學習的狀態(tài)當中,這樣也能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初中歷史的知識點多且雜,通過任務型教學與課堂相結合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學的目標。
例如:在教授“宋代經濟的發(fā)展”時,這一章的知識點是高頻的考點,因此,教師可以開始引入課堂與任務型教學方式讓學生快速地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也能夠讓學生的印象更加深刻。比如教師布置預習任務,然后在課堂上隨機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蘇州熟,天下足”的諺語就是描寫宋朝的經濟繁榮的景象,進行課前預習的學生快速反應到相關的知識點,通過提問的方式還能適當增加壓力,也能盡快進入到課堂的學習中。
三、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
在初中的歷史教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有利于以后的學習,也能提高學生在以后學習知識過程中的效率。初中歷史教師通過課堂與任務型教學方式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在課前給學生布置課前預習的任務,能夠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減少對教師的依賴,也能鍛煉學生的邏輯能力;對做錯的題目進行整理成錯題本的學習任務,能夠利于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提高效率,還能形成知識的思維導圖;在課堂上提出問題,能夠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由此可見,課堂與任務型的教學方式相結合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例如:在教授“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時,這一章的知識繁多,因此通過課堂的教學和任務型教學方式的結合也可以對知識進行歸納,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能力。比如,教師給學生布置課前預習、錯題整理的教學任務,久而久之就能形成習慣,在任務型教學方式的過程中還能提高學生的掌握知識的效率。
總之,任務型的教學方式也適用于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也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同時,教師也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的教授所學的知識內容。教師要正確運用任務型教學與課堂教學方式的相結合。能夠培養(yǎng)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也能夠幫助學生提前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保證教學課堂上的質量;與此同時,學生也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王曉荔.關于初中歷史核心素養(yǎng)研究的思考[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12):11.
[2]韓娜.以史為鑒 傳承經典——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7,1(24):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