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小兵
摘要: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初中學語文教育的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是必不可少的,而閱讀又分為群文閱讀、拓展閱讀、深度閱讀等。而在初三閱讀教學的內容如何合理安排,閱讀的各種方法如何運用,閱讀技巧如何延伸入學生的閱讀之中,如何加強語文閱讀課堂的質量,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成為了一個初中教師的一個難題。
關鍵詞:九年級語文;語文教學;閱讀的應用
引言:閱讀可以加強學生知識儲備,增強學生對于語句的理解,使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使學生在做閱讀題時能夠得心應手。在九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與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應當從閱讀教學的目標、內容、方法、效果等方面,選擇合理的閱讀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閱讀訓練,深入理解閱讀知識,促進學生思辨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從而提升學生整體的閱讀水平。
一、深度閱讀在語文教學的應用
由于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大多是根據教材來開展閱讀的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多以單篇閱讀為主。所以,在單篇閱讀的教學中不應采取“填鴨式”的教學,忽略學生的個人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的閱讀思維被固化,讓學生僅僅只記得那些生搬硬套的閱讀技巧。
1、深度閱讀的意義
深度閱讀可以豐富學生對文章的感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閱讀。教師在以教材上的經典課文為案例,開展深度閱讀時要積極引導學生,引領學生深入挖掘文章的內涵與中心思想,從而對文章產生深刻的了解。例如:學習《范中進舉》這一篇文章時,教師可以運用勝讀閱讀的方法,談一談學生對于“范進”這個人物的理解,以及本文《范中進舉》的思想內容是什么等問題,從而引導學生自我閱讀;當與學生共同討論過這些問題后,可以引領他們回歸課本文章,找出文中那個地方能夠表現《范進中舉》的中心思想等,讓學生真正理解了文章的內涵,并對《范進中舉》產生深刻了解。
2深度閱讀的應用
初中語文教學這個階段,應更加注重學生的語文閱讀情景的體驗。閱讀并非是單純地讓學生了解文章的故事行,而是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共情能力,可以引領學生在閱讀中進行換位思考,將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與閱讀的文章相融合,以此角度來分析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感受到文章所表達的內涵,全面了解文章的主旨。教師在教授閱讀課時,要巧妙地提出一些與文章有關的問題,來提高學生對于文章的閱讀興趣,增強學生對閱讀的分析能力。同如上方所舉的例子,師生在討論有關《范進中舉》的問題后,當學生對老師所說的觀點具有疑問是,老師不要強壓學生的個性化的思考,要尊重學生,可以在尊重學生的觀點的前提下,巧妙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問題,明確以學生為主體成分發(fā)揮初三生的主觀能動性。
二、拓展閱讀的運用方式
隨著教育的發(fā)展,語文教學越來越重視閱讀的作用。為了讓學生能夠學習更多的知識,教師應采取合理且有作用的拓展閱讀,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勉勵學生的閱讀興趣。就當下的拓展閱讀而言,其在九年級語文教學的具體實施中還存在不小的缺陷。
1拓展閱讀實施中出現的缺陷
拓展閱讀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時候,拓展閱讀應用期間存在的問題的有缺少重點、主次不分、數量失控。首先部分教師認為拓展閱讀就是自主閱讀,這雖是閱讀方式的一種,但是會出現的偏離主題、重點不夠清晰的狀況;還有一部分教師在閱讀教學時,沒有把控好教學重點與閱讀之間的關系,過于偏重閱讀或正常的教學,導致主次不分、本末倒置下了大功夫反而沒起到應有的效果。
2擴展閱讀在應用中的方式
教師在進行拓張閱讀時可以采取從文本、情節(jié)、作者這三個角度進行入手。例如:契訶夫《變色龍》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基于文本找同類文章契訶夫《胖子與瘦子》來擴展學生的閱讀量,使“變色龍奧楚蔑洛夫”與胖子瘦子做對比,描寫的情節(jié)進行對比,將作者描寫人物所用的手法以及作者文章所表達的內涵進行對比,從對比中學習作者契訶夫的寫作手法,從而在提高初三生做閱讀題的分析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寫做能力。綜上所述,拓展閱讀是語文教學實踐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作為一個初三語文教師而言,拓展閱讀教學立足于文本是基礎,擴充閱讀量并保證閱讀質量,是對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提高,是語文課堂質量提高的法寶之一。
三、群文閱讀在語文教學的運用
1群文閱讀的意義
中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多采取單篇學習的語文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固化了學生的思維,這樣并不能夠加強初三生的閱讀能力。而群閱讀作為一種新的閱讀方式,能夠打破閱讀課堂的固有模式,整合多種形式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進行提升。廣義上的群文閱讀是將多個具有互動性的文章同時進行閱讀,常見的是狹義的群文閱讀,即“人們將群文閱讀從一種自發(fā)散漫的狀態(tài)中挖掘出來,從理論上對課本上的文章進行跨文本、物質、介質的閱讀形式?!辈徽撌菑V義還是狹義,群文閱讀已被運用到語文閱讀教學中去,讓學生的閱讀不在僅僅局限于書本教材,使學生吸收各種知識,擴大了學生的閱讀面積,活躍了學生的閱讀思維。
2、群文閱讀的運用
群文閱讀的獨特之處,在于將單篇閱讀轉換為多篇閱讀的教學模式。雖然在拓展閱讀中舉了以《變色龍》為文本的例子,但是群文閱讀不僅僅局限于文章。例如:教授古詩詞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時,可以在找同樣寫過《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的秦觀來進行對比后,或者引入蘇軾的其他古詩詞后,可以分享給初三生們有關蘇軾的歷史劇視頻來豐富初三生對詩詞的背景、文化等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對作者寫作環(huán)境的分析,更加細化學生對閱讀的分析。這樣即豐富了語文的課堂內容,引發(fā)初三生對閱讀的興趣,盤活了語文閱讀課堂,提高了語文教學的效果,一舉多得。
結語
對于已經快要面臨中考的初中生來說,語文的閱讀一直是大部分學生的弱項,想要強化閱讀這一弱項,便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教師一方面要承擔住升學壓力,應試教育也是教學必須忠實的一面,因此,更要大膽嘗試新方法,綜合運用各項閱讀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教師要對閱讀教學進行好合理的規(guī)劃,運用好深入閱讀拓展閱讀、群文閱讀的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我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姚寶山.深度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文本讀法|文學教育,2021,(06):133;
[2]李瑞峰.深度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閱讀│閱讀研究,2020,(07):61;
[3]伍莉.拓展閱讀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內江科技│技術創(chuàng)新,2021,(08):70;
[4]胡春蓮,熊謙.群文閱讀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鄂州大學學 報.2021,(0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