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瑞琦
【摘? 要】在素質教育持續(xù)推進的背景下,小學教育對學生的藝術教育活動予以了足夠的重視。借助藝術教育活動的有效展開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重要意義。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借助西洋管樂團的建設,達成藝術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教師需積極探究科學有效的建設方式,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西洋管樂團;音樂教學;小學音樂
小學階段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基礎階段,需重視藝術教育的滲透,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審美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西洋管樂團是一種藝術組織形式,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西洋管樂團并加強管樂團建設,有重要意義。
一、西洋管樂團組建要點
小學組建西洋管樂團的要點主要有三個方面:其一,配置樂器。西洋管樂團中的樂器主要包括打擊樂器、銅管樂器、木管樂器三部分,需建立三個互為獨立的小組各自負責。組建西洋管樂團初期,需合理分配樂器數量、樂器種類,以參與人數、學校自身條件為依據,以保障各聲部平衡為基礎,合理分配樂器,避免隨意采購現象的產生,否則不但會破壞各聲部間的平衡,對演奏效果產生影響,還會產生經費浪費的現象。其二,甄選團員。西洋管樂團成員的選擇會對管樂團的演奏效果、訓練進度產生直接影響,所以需以嚴格標準選擇團員,標準一為學生自身需對音樂及樂器演奏有興趣,并具備樂器演奏熱情,在樂器訓練中有耐心,可持之以恒,不懼艱苦。標準二為團員成員自身的生理條件需同樂團標準相契合,主要指學生的肺活量、手指靈活度、音準及節(jié)奏感等。此外,組建樂團需以尊重學生個人意愿為基礎,使學生可在自身所擅長的樂器演奏中充分發(fā)揮自身潛能,提高樂團整體水平。其三,精心管理。完成樂團組建后,還應配備精心的管理促使樂團得以良好運作。因此,為建設一個高水準的西洋管樂團,需要有高水準的組織管理制度,使團員在樂團中可對自身行為加以規(guī)范,深化團員的團隊意識,借助嚴明且公正的紀律約束團員行為。同時,還應設置相應的獎懲機制,以實現團員積極性的提升,強化團員的集體榮譽感。由此可見,精心管理有助于管樂團良好風氣的形成,激發(fā)學生訓練的上進心。
二、加強西洋管樂團建設的策略
(一)精心設計樂團合奏訓練內容
樂團建設的一項核心內容為合奏訓練,這也是衡量樂團建設水準的一項外在指標。演奏中,每一次演出效果均為檢驗樂團合奏訓練效果的一項重要標準,為呈現高質量的音樂表演,高效率的樂團合奏訓練尤為重要。在此過程中,除要求指揮需具備良好的排練能力、音樂作品分析能力外,團員也需要具備良好的合奏意識,這也是指揮、演奏者二者間最為直接的關聯(lián)。在樂團訓練過程中,管理人員需強化學生的合奏意識,并積極探索將學生合奏意識、演奏技能有機融合的策略,主要可從三方面著手:其一,音準訓練。音準訓練主要以訓練聽覺的方式展開,任何音準訓練中,均應要求樂團成員借助自身聽覺對音準加以糾正。特別是縱向和聲音準訓練,樂團成員僅能憑借聽覺對自己所演奏的樂器、其他聲部樂器間的關系加以辨別。因此,音準訓練并非為單獨針對某個人的訓練活動,需面向全體樂團成員,如此方可全面提高樂團音準水平,實現音樂表演的完美呈現。其二,節(jié)奏訓練。樂團排練音樂作品的支撐即為節(jié)奏,節(jié)奏律動層次不同即代表所渲染的音樂情緒不同。訓練過程中,將訓練重點設定為訓練團員的口(起吹、呼吸、吐法)、手(指法)及耳(聽覺)三者的同時敏銳反應能力,使團員具備積極且自覺掌控音準的能力,將樂團整體演奏音準的一致作為主要追求。其三,音響的平衡。西洋管樂團音響平指音樂作品演奏過程中,各層次、各要素、各聲部在力度、音響方面的平衡分配,主要表現為縱向多聲部結合過程中同一時間內各聲部與力度、音響兩方面的比例關系,這也是樂隊音響的主導方面。在西洋管樂團訓練過程中,需深入研究作品演奏過程中配器層面的力度、音響的合理安排,再借助相應的技術手段,滿足音樂作品在配器方面的要求。
(二)加強學生專業(yè)技能訓練
目前,小學階段所設立的西洋管樂團的演奏專業(yè)能力并未形成統(tǒng)一的評判標準。實際上,學校組建樂團的根本目的是推動學生音樂素質的提升,以實現對全面發(fā)展綜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從三方面著手,以推動學生演奏專業(yè)技能的強化。首先,教師可鼓勵學生勤加鍛煉,積極主動展開音樂作品的排練活動,以推動學生專業(yè)演奏技能的強化。其次,教師可借助階梯教學方式,以實現學生專業(yè)技能的提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水平差異,完成不同學習梯隊的劃分,對不同學習梯隊采用相應的訓練方式,有針對性地展開定期考核,若下層梯隊學生演奏能力可達到上一梯隊的演奏水準,則將學生調整至相應梯隊,經考核合格后,學生可進入第一梯隊,借此除可對樂團內存在的能力差異問題加以解決外,還可調動學生的樂器演奏積極性,推動學生專業(yè)技能水平的提升,進而實現樂隊整體演奏能力的強化。最后,教師在樂團訓練過程中,還應拆解訓練樂譜,開展不同部分的合奏訓練活動,使樂隊可對聲部的進入時間、節(jié)奏的快慢程度、聲部的休止時間等加以掌握,以此推動樂隊成員間配合默契程度的提升。
(三)培養(yǎng)高水平樂團指揮
指揮為西洋管樂團的核心人物、靈魂。因此,在選擇樂隊指揮時,應制訂嚴格的選拔標準,明確指揮后,應加強對指揮專業(yè)技法的訓練,使指揮可對強弱拍、后半拍、前半拍等相關指揮動作加以準確掌握,全面了解收拍、起拍的指揮方式。指揮過程中,需達到圖示準確、線條流暢等標準。在指揮過程中,指揮人員的面部表情、精神狀態(tài)均應處于飽滿狀態(tài),實現對樂團整體情緒的調動,應避免出現全程看樂譜,或全程低頭的現象。除此之外,樂團訓練過程中還應對旋律音色融合問題予以足夠重視。樂團訓練過程中對某樂器聲部音色融合問題加以解決,這是西洋管樂團整體演奏和諧統(tǒng)一的重要前提。因此,要求樂團指揮在作品排練或樂團訓練時重視旋律及音色的和諧、統(tǒng)一。聲部長短須以指揮意圖及作品意圖為依據并加以明確,對本聲部所存在的問題認真解決。實際上,旋律音色融合即指揮對樂團音色、音質所提出的要求。同時,節(jié)奏方面的和諧統(tǒng)一也尤為重要。西洋管樂團音樂作品呈現過程中,樂團中多種樂器是否能互相融合,也是音樂作品形象的重要表現。從音樂織體橫視角出發(fā),是指多種樂器按照不同結合形式在旋律音色方面的和諧統(tǒng)一。從音樂織體縱視角出發(fā),是指各種樂器演奏及各聲部間應協(xié)調融合,其中以旋律音色為主導。以部分管樂器演奏為例,若氣息控制不穩(wěn)定,將會使音準不穩(wěn)定,音色也會隨之產生變化,若力度過大,則會導致音準偏高,若力度過弱音準將會偏低。通常情況下,在尾音演奏時,多會存在音準偏高或降低的游移現象,這會導致音色不易融合。
(四)提升樂團制度化管理水平
為推動樂團制度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可從兩方面著手:一是重視小學西洋管樂團管理制度的完善。西洋管樂團管理制度涵蓋獎懲制度、考核制度、管理制度及出勤制度等,以規(guī)范的制度為依托,提升西洋管樂團管理水平,這樣還可以不斷提升學生參與西洋管樂團的積極性,壯大西洋管樂團。二是對西洋管樂團硬件設施加以改善。西洋管樂團的建設同樂器設備及辦學條件等密切相關,為此,學校需為西洋管樂團運營的正常展開提供數量充足的樂器及供給必需的樂器種類,搭建可容納一定人數的場地、聲部單獨訓練場所等,同時,針對管樂團的日常運營,還應提供相應的經費支持,用于宣傳推廣、訓練器材、演出服裝的購買等。
(五)加強師資力量建設
高質量的師資配備是保障西洋管樂團良好運行的首要前提。因此,學校應以自身實際情況為依據,培養(yǎng)或引入一批具備較高職業(yè)素養(yǎng)的專業(yè)教師。西洋管樂團僅有在專業(yè)素質過硬的教師的引導下方可進入良性發(fā)展軌道,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目標。學校應重視改善此部分教師的待遇情況,借助適當的物質獎勵及精神獎勵,使教師感受到成就感、喜悅感,充分調動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積極的心境、情緒的帶動下,激發(fā)自身的教學熱情,引導西洋管樂團走上可持續(xù)的良性發(fā)展道路。除此之外,學校方面還應加大對在職教師的培訓力度,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深造學習及學術交流活動,借助此類培訓活動提高教師的專業(yè)能力,使教師為西洋管樂團的發(fā)展提供助力。
(六)重視各部分的協(xié)調配合
西洋管樂團在排練過程中應遵循由基礎性教學逐步向應用性音樂教學過渡的訓練原則,并著重強調由獨立性學習向團體性排練過程的轉變。此對小學生而言是一種成長,對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而言,也可體現出一種新的教學特色。在全新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應轉移教學重點,將西洋管樂團排練過程中的解讀樂譜視為一項重要活動。排練過程中,雖然學生可對樂譜形成一定的認知,但無法實現游刃有余,在解讀樂譜過程中,通常會存在個人化片面解讀的現象。針對此問題,教師需針對學生展開適當的糾正及幫助,使學生對音樂內容形成正確的理解。針對西洋管樂團的長期發(fā)展而言,要求教師對整齊劃一形成全面認知,要求學生齊心協(xié)力,唯有如此才能獲得良好的訓練效果,并提高學生對音樂內容的解讀能力。教師還應以此為基礎,推動各聲部間達成高度默契配合,不可自彈自唱、自說自話。除此之外,在訓練過程中,教師還應對各聲部間的協(xié)調銜接予以重視,幫助學生對樂隊演奏的和諧美形成全面認知。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小學音樂教學實踐中需遵循新課改要求,重視學生藝術素養(yǎng)的提升,推動學生的美育發(fā)展。為此,教師可組建西洋管樂團,此舉除了可幫助學生近距離接觸此種藝術形式,還可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強化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華,吳勇.論中小學管樂團建設中音樂基礎教育的重要性——以硒都民族實驗小學為例[J].藝術評鑒,2017(17):88-90.
[2]關鵬麗.西洋管弦樂團的組建與教學實踐分析[J].藝術大觀,2019(36):1.
[3]張華.西洋管樂進課堂興味盎然奏樂章[J].最漫畫·學校體音美,2018(13):1.
[4]張鵬.談地方本科院校西洋管樂團的組建與訓練[J].北方音樂,2017,37(22):209.
[5]崔華.重慶中小學管樂團建設現狀與發(fā)展策略[J].四川戲劇,2019,221(1):163-166.
[6]周寶良,王雅婷.管樂團在校園文化中的美育價值[J].現代教學,2020,463(17):27-28.
[7]王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組建民樂團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戲劇之家,2019(27):215.
[8]潘曉藝.淺談中小學第二課堂的建設和發(fā)展——以民樂團為例[J].戲劇之家,2019,303(3):194.
[9]韓天壽.對中小學交響樂團建設的理性分析[J].北方音樂,2018,38(5):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