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樹紅
摘 要:語文這一學科的主要特點在于其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這是與其他學科的不同之處?;诖?,老師具體可以借助語文教學這一途徑,提升學生的感情認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引領學生的情感升華。而要達到這一教學目的,老師應該滲透情感教育,注重從文本內(nèi)容當中挖掘情感教育資源,注重情感教育環(huán)境的營造,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從不同的維度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凸顯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實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意義。文章則是基于此,對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的情感教育實施策略展開了深度的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教育實踐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之下,老師所構建的語文課堂更多的是注重對理論性知識的灌輸講解,忽視了對學生的情感教育。而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落實情感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實際要求,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必經(jīng)之路。老師立足于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滲透情感教育,對學生的愛憎、善惡、喜怒等等情緒進行引導,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讓學生感受情感,產(chǎn)生領悟,以此發(fā)展學生的情感品質,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感以及價值觀等等,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1]。
一、挖掘情感資源,創(chuàng)設課堂氛圍
語文教材當中所包含的內(nèi)容比較多元,具有非常豐富的情感教育資源。但是傳統(tǒng)的課堂當中,老師忽視了對這一系列資源的有效利用,使得教學效果受到明顯局限。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在小學語文教學環(huán)節(jié),滲透情感教育是老師教學改革的主要突破口,老師應該加強對教學內(nèi)容的探索研究,積極挖掘其中所蘊藏的情感因素,立足于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靈活地將其呈現(xiàn)在課堂當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在特定的情境當中,學生能夠受到更強烈的情感刺激,觸發(fā)情感的開關,入情入境的體驗,讓學生獲得更充實的情感體會,深入文本,進一步理解其中所傳遞的文化精神和思想內(nèi)涵,促進學生情感發(fā)展的同時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比如老師在教學部編版五年級上冊《將相和》這一篇文章時,在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首先老師可以通過激趣導入,引導學生理解題目當中的“和”,然后引出“不和”,繼續(xù)分析將和相之間“和”與“不和”的原因是什么?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了解文章當中所陳述的故事之間的關系。讓學生知道這篇文章主要是立足于秦、趙兩國的主要矛盾,然后以藺相如的動活動為主要的線索,將三個故事進行銜接,以此引出將和相之間從和到不和的轉換,讓學生從這個過程當中受到啟示和教育。學生帶著情感去閱讀文本內(nèi)容,獲得整體的感知,理清事件發(fā)生的前因后果,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征。基于此,老師可以組織學生融入情感進行合作演繹,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和啟示,拉近學生和人物之間的心理距離,引導學生進一步感知藺相如智勇雙全、廉頗的寬闊胸襟、知錯就改的良好品質,給予學生道德的指引,形成高尚的情感品質。同時老師可以滲透情感教育,以藺相如、廉頗和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對國家的熱愛和責任為切入點,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情,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2]。
二、利用生活元素,加強情感體驗
語文這一學科本身和生活具有密切的關聯(lián),老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應該善于運用生活資源,實現(xiàn)教學的拓展和延伸,激活學生的生活認知和體驗,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從生活角度著手,和教學內(nèi)容達成高度認知,從不同層面獲得更多情感上的共鳴,讓學生對于文本內(nèi)容的感悟更加深刻、更加直觀,繼而加強課堂上的情感互動,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一方面老師可以采用生活化的語言,讓學生覺得學習內(nèi)容比較親切,同時幫助學生理解和消化語文知識,調動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此外老師可以借助現(xiàn)代化信息設備的運用,給學生展示生活化的情境。激活學生的情感因子,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
比如老師在教學部編版五年級上冊《慈母情深》這一篇文章時,關于母親的愛,這是一種平凡而偉大的感情,不同學生對于母愛的體驗和感知是不同的,老師在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首先可以通過播放歌曲《燭光里的媽媽》引起學生對母愛的初步感悟,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母愛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老師還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感悟,用生活化的語言具體探討自己對于母愛的理解。然后老師可以借助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給學生展示作者梁曉聲小說《母親》里面關于母親的形象,帶給學生更強烈的感官體驗,繼而引導學生進入到文本的閱讀當中,通過個人、小組朗讀的方式,加深學生對于文章句子的理解,同時在對文本的探討過程當中,品鑒琢磨母親外觀、動作、語言描寫的重點詞句,賞析這些平凡而又簡樸的文字當中所流露出來的作者對母親的感激、熱愛、崇敬之情,以此升華學生的情感,切實落實對學生的情感教育。
三、總結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落實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具體可以從挖掘情感資源、創(chuàng)設課堂氛圍;利用生活元素、加強情感體驗等方面著手,引導學生全情投入到語文學習當中,優(yōu)化學習效果的同時使得學生獲得更深刻的情感體驗,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房小瓊.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實施研究[J].讀寫算,2021(16):137-138.
[2]關秀. 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的實施策略分析[C]//.2020年基礎教育發(fā)展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2020:1205-1206.DOI:10.26914/c.cnkihy.2020.04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