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萌
摘? 要:當前初中議論文寫作教學還存在諸多問題,葉圣陶閱讀本位觀中的“根論”和“基礎論”強調閱讀對寫作的重要性,給教師的初中議論文寫作教學指明了方向,給學生的議論文寫作提供了支撐,給我國的語文課程與教學改革提供了思路。葉圣陶閱讀本位觀給了人們這樣的啟示:教師應根據教材例文講解議論文的寫作方法,給學生提供豐富的課外閱讀書目,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葉圣陶;閱讀本位觀;初中議論文;寫作教學
一、初中議論文寫作教學現狀探討
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中極其重要的一環(huán),議論文寫作教學又是初中寫作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當前,初中議論文寫作教學情況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在教學上重形式而輕內容
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直接表達作者的觀點和主張的常用文體。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許多教師的寫作教學僅僅側重于引導學生把握議論文的文體特點、掌握議論文的寫作技巧,側重于教授學生論據的鋪陳方法,卻忽視了如何教學生把論點談得深入、透徹,如何從思想高度上讓議論文邏輯清晰、論點明確、內容有質量。
這正是傳統的初中議論文教學的短板,這樣的教學后果便使學生的議論往往只停留在淺層次,無法提出真正有價值的論點,也無法觸及所論問題的核心。
(二)議論文寫作教學呆板、生硬
議論文這一文體本身講究邏輯性和思辨性,語言嚴謹而有說服力,因此學生在初學習議論文時會覺得比較乏味,正因為如此,更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發(fā)揮教育智慧,將枯燥的議論文寫作課堂變得生動、有趣,但現實情況是,當前許多一線語文教師懶于挖掘議論文寫作教學的趣味,不愿意花時間研究議論文寫作的奧秘,這樣就嚴重挫傷了學生寫議論文的興趣。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的議論文寫作教學呆板生硬,致使學生不想寫作,不愛寫作,在這種現狀下,想要讓學生寫出別出心裁的議論文也就無從談起了。
(三)過分關注議論文寫作教學本身而割裂了寫作和閱讀的關系
寫作教學作為初中語文課程體系的一部分,在語文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同語文學科中的語音語感、遣詞造句、閱讀理解、層次分析、語言表達等多種內容之間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并與這些內容共同構成了提升文學素養(yǎng)的必備元素,缺一不可。議論文寫作更是需要學生具備架構篇章的能力、積累素材和運用的能力、理性表達的能力、辯證推理的能力,而這些能力的獲得不僅僅是通過寫作教學專項訓練就能獲得的,當前許多語文教師舍本逐末,僅一味強調關于議論文寫作的專項培訓和教學。
寫作教學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過分關注議論文寫作教學本身違背了語文學科體系整體性的特點,只有提高語文教學的整體能力才能讓寫作教學面臨的問題迎刃而解。
二、以葉圣陶“閱讀本位”觀照初中議論文寫作教學的意義
葉圣陶提出閱讀與寫作并重的觀點對語文教學起著重要的作用,他所倡導的閱讀教學觀集中體現了語文課程轉型時期的追求與智慧,能夠強有力地推動當前語文課程改革,有利于形成高效的學習課堂。
(一)給教師的議論文寫作教學指明方向
葉圣陶閱讀本位觀中的“根論”和基礎論都強調閱讀教學對寫作教學的重要性,當前許多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中還存在誤區(qū),把寫作教學單獨作為一個模塊給學生講解,葉圣陶閱讀教學觀是科學的、經過實踐驗證的方法論,能夠給處在誤區(qū)中的語文教師指明議論文寫作教學的方向——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議論文寫作的功夫又是需要大量積累的,將初中議論文寫作教學融于閱讀教學中才會真正讓學生寫出有深度、有邏輯、有水平的議論文。
(二)給學生的議論文寫作提供支撐
議論文寫作所需的審題立意能力、闡述呈現立意的能力、聯想思維能力、批判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等都可以通過閱讀在潛移默化中獲得,正如葉圣陶所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是否合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關系學生在閱讀中能夠積累素材、鍛煉多元思維能力、學習寫作技巧。”葉圣陶閱讀本位觀正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理論闡述,對學生的議論文寫作具有積極而深遠的意義。
(三)給我國的語文課程與教學改革提供思路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比~圣陶閱讀本位觀倡導從閱讀中積累經驗、從閱讀中學習寫作,學生掌握了閱讀方法自然就習得了寫作方法。傳統的語文教學片面關注閱讀教學或寫作教學,使得學生只能掌握方法卻不會運用方法,葉圣陶閱讀本位觀的相關論述給我國的語文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對我國語文課程改革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三、葉圣陶閱讀本位觀對初中議論文寫作教學的啟示
(一)據教材例文講解議論文寫作方法
葉圣陶倡導閱讀為本,他在閱讀本位觀中對精讀和略讀的方法做了簡述,其中也指明了教材的重要性。中心論點是一篇議論文的主心骨,論點的合理性直接關系到文章的成敗優(yōu)劣,好的論點能夠讓人眼前一亮,具有準確鮮明、獨到深刻的特點。如教師在講解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的駁論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時可以這樣啟發(fā)學生:作者在反駁論據和論點之后,鮮明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中國有未失掉自信力的人在,在議論文寫作時,同學們可以學習作者的這種寫法,先樹立一個錯誤論點,再反駁錯誤論點,進而闡述正確論點。推而廣之,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發(fā)掘教材例文的獨特之處并剖析,幫助學生積累議論文寫作的經驗。
(二)提供豐富的課外閱讀書目
在議論文寫作中,如果說論點是文章的骨骼,那么論據便是文章的血肉,有了論據的支撐,整個文章才會“有血有肉”,使人信服。為使學生的議論文寫作收到良好效果,教師要在講解教材例文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拓展閱讀面,盡可能多地引導他們積累角度豐富、主題多元、立意新穎的寫作素材。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學會正確使用素材,不能將原始素材直接用于論證論點,而要選取最能證明論點的敘述角度,經過巧妙變通或調整,真正做到論點與論據的契合、統一。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播”。閱讀是寫作的“根”和基礎,要想讓學生從閱讀中受益,習得寫作的技巧和方法,教師就應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但是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時教師應貫徹“小步子原則”,先以學生感興趣的文學體裁為依托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在此基礎上,再指導學生每天在固定時間閱讀,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貴在堅持,因此教師要在學生懈怠時積極鼓勵和敦促,以使學生真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有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便會在潛移默化中掌握閱讀方法,據葉圣陶閱讀本位觀,掌握了閱讀方法就能掌握議論文寫作的“鑰匙”。
四、結語
葉圣陶閱讀本位觀中的“根論”和“基礎論”深刻闡明了閱讀教學對于寫作教學的重要性。議論文寫作需要學生具備的思辨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等都可以通過閱讀獲取,因此教師應關注葉圣陶閱讀本位觀的理論價值和實際應用價值,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全面提高初中生的議論文寫作水平。
(責任編輯:向志莉)
參考文獻:
[1]葉圣陶. 葉圣陶集(第十六卷)[M].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
[2]葉圣陶. 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3]葉圣陶. 葉圣陶集(第十三卷)[M].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