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建軍
摘要:初中數學教學目標問題化主要是通過問題為核心,引導學生在數學課堂中開展自主探究和自主學習,以此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意識。教學目標問題化應關注到學生主體性和探究性的發(fā)展規(guī)律,通過引導學生問題探究和分析,形成問題意識,并在課堂中針對問題進行多元化深度學習,最終實現初中數學教學目標問題化。
關鍵詞:教學目標問題化;問題導向;初中數學教學
初中數學教師在新課改教育理念的滲透之下,應關注教學目標問題化的邏輯起點,轉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過于單一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結構,在目標問題轉化之中,使得整體教學問題得到細致性解決,而學生也能夠在學習與探究過程中發(fā)現問題與解決問題,形成良好的問題意識,掌握學習數學課程的基本技巧。
一、營造問題情境,引發(fā)提問沖動
初中數學教師在目標問題化的設計與解決過程中,應該通過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問題意識,讓學生能夠在數學課堂中產生提問的欲望。現代化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理念之下,需要初中數學教師關注到學生各種數學問題的解決需求,從而制定多元化的問題情境,將學生將數學知識綜合運用到實際問題解決之中,強化知識綜合運用能力。
比如,在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教學中,筆者展示了金字塔的圖片,讓學生猜測塔基可能的形狀。學生猜測各異,有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等。隨后筆者通過多媒體展示了這些建筑物的截面圖,學生發(fā)現這些地基都是正方形的,從而提出疑問:幾千年前的人是怎么確定正方形中直角的?從而實現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驗證直角。這樣的問題情境充分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提出如何確定直角、檢驗直角的問題。
二、引導學生提出高質量問題
1.小組合作,集思廣益
初中數學教師應該按照組內異質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科學化分組,使得學生提問能力得以在組內進行有效提升,進而在能力互補之下,幫助一些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完成數學知識的理解和鞏固,增強學生問題意識,并在解決教師所提出的相關問題。
比如,以往在學習有理數乘法時學生的關注點都在乘法法則上,通過組內交流,學生的問題讓人眼前一亮:3×4是4個3相加,數域擴展到負數,那么3×(-4)是什么意思呢?肯定不是負4個3相加,那又該如何理解呢?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正負還可以表示相反意義的量,通過小組的互相交流提問,揭示乘法法則可以在任意實數運算而不僅僅在正數乘正數運算中使用。
2.評價點撥,培養(yǎng)能力
初中學生在數學課堂之中通過問題提出,能將心中疑慮徹底釋放出來,而教師可以采取相互評價的方式,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合理優(yōu)化,并且在適當追問與點評之中,進一步增強學生提問能力。而在評價點評之中,學生能夠逐漸掌握課堂提問的技巧和規(guī)律,這有效增強了初中學生數學問題意識。
三、整合問題的方法
初中學生在數學課堂開展提問之時,初中數學教師應如何通過問題整體的方式,完成教學目標問題化,則是需要深入思考與研究的。
1直接借用
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質量較高,又完全契合課程目標,就可以直接確定為教學目標問題化的“問題”。
比如,在直線l外有一點A,請?zhí)岢鲆粋€能用尺規(guī)作圖解決的問題。學生提出:①如何過直線外一點作已知線段的中線?②如何作已知直線的垂線、平行線?③如何構造過以線段兩端點和直線外一點為頂點的矩形?問題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有效的問題才能幫助學生有意義地學習。本節(jié)課選擇問題①為切入點,在此基礎上才可以解決構造矩形的問題,所以在學生的提問中教師要快速分析找到問題的源頭,便于遞進式研究后續(xù)問題。
2整合引用
初中數學教師在聽取學生課堂提問之中,應該可以選擇問題引用的方式,達到問題整合的基本目的,盡可能放棄一起與本節(jié)課內容毫無關系的問題,從而追求課堂問題的目標性,以此形成動態(tài)課堂問題。學生的提問是多層面的,學生的個性也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整合學生問題要做多種預案,對學生的提問要有充分的想象和預測,彈性設計教學過程。
比如,在△ABC中,請?zhí)岢鲆粋€能用尺規(guī)作圖解決的問題。學生提出的問題有:①如何繞點C作△ABC的中心對稱圖形△DEF?②如何作三角形的角平分線、高、中線?③如何作以A、B、C為頂點的平行四邊形?由于本節(jié)課的目標是通過尺規(guī)作圖應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與判定,所以選擇研究問題③。由于問題③有一定的難度,教師簡化學生的提問,從如何過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平行線入手,討論如何在有平行線的基礎上構造平行四邊形、共有多少種構造方法與可能等。當堂整合問題非??简灲處煹慕逃腔?,教學過程的彈性大,所以要像傳統(tǒng)課堂一樣準確計算好每一節(jié)課的時間分配可能比較困難,也正是因為這些不確定性促使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整合能力,能快速整合學生提問,形成高質量的、契合教學目標的問題。若經驗不足,做不到當堂整合,也可在課前收集學生的問題,為教學預留充分的準備時間。課堂中教師也要學會傾聽,理解學生所提問題背后的邏輯,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和探討,通過追問與研討,生成更高質量的問題。教師課后也要加強反思,探尋優(yōu)化整合學生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總之,初中數學教學目標問題化的實施與設計,能夠進一步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問題意識,保證學生在數學知識獲取與收集之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初中數學教學目標問題化的開展,對比傳統(tǒng)教學模式而言,更具有科學性與合理性,在課堂之中能夠有效解決學生疑慮,保證學生逐漸鞏固課堂所學,提升學習數學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安德烈·焦爾當.學習的本質[M].杭零,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26.
[3]帕克·帕爾默.教學勇氣[M].吳國珍,等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