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英
摘要: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他們最容易接觸到家里的父母和親戚。年齡的限制使他們對謙卑這個詞沒有清晰的理解。注重禮儀教育的父母會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而寬容的父母則不太在意這些。他們之間不涉及的是孩子應該如何與同齡人相處,尤其是合作。幼兒園大班是幼兒園最合作的時期,所以幼兒園大班是幼兒合作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候,合作對孩子們來說是一個陌生的詞。他們不會平等地與父母合作。因此,在幼兒園,幼兒會接觸、學習合作,以及從合作中衍生出的合作策略和合作行為。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幼兒往往會出現錯誤的行為,即使用消極的合作策略。此時幼兒園教師需要進行干預,防止幼兒出現攻擊性行為、搶奪行為等沖突行為,化解矛盾。
關鍵詞:大班幼兒;構建游戲;合作能力
建構性游戲是指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喜好,利用建構性游戲材料,構造和創(chuàng)造物體的游戲。兒童在游戲中的合作是一種重要的交際活動,是兒童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內容。兒童借助一定的合作策略完成合作。兒童的合作行為,即合作兒童在游戲中建立共同的合作目標,并通過使用協調、合作、計劃、分工等合作策略最終完成合作目標。
一、營造合作意識
合作意識要貫徹整個研究過程,創(chuàng)造合作意識是合作的關鍵。但是,建立合作意識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第一,人格的影響。目前的大班幼兒更具有個性的特質,在家里嬌生慣養(yǎng),性格更加自私,并且擁有更大的自主權。例如,如果一些小孩從特定藝術區(qū)收集材料,他們認為是他自己的,而不允許其他孩子玩,據調查40%的孩子有這樣的想法或行為。第二,性格的影響。一個善良的孩子,作為一個表率,其他人喜歡和他一起玩,他會喜歡和別人一起玩。性格不好的孩子,別的孩子不愿和他一起玩,更不用說合作了。第三,情緒的影響。當一個孩子快樂時,它就可以和別人一起玩,當它不快樂時,它會忽略其他人而不會與他人玩耍,這種因素影響幼兒合作約占5%。大班幼兒之間的合作感很弱,應該引起我們老師的關注。在通常的活動中,我們需要分析具體影響幼兒合作的因素,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加強對于大班幼兒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
二、從認識到合作
首先,合作-勝利的關鍵。由于大班上的孩子喜歡游戲比賽,因此在體育游戲運動中,可以對孩子們進行分組游戲,一個組團結一致行動,一個組讓其單打獨斗,通過游戲的結果進行有效的分析。向孩子們解釋團隊成功的關鍵是合作,而不是自己一個人去做。成功的原因是團隊成員共同努力的結果,失敗的原因是成員步伐不一樣,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無法做到團隊的步伐一致。因此,讓孩子們體驗合作是成功的關鍵,表明團隊合作對于活動輸贏很重要。
其次,從合作-游戲更令人興奮。兩個人下棋是有趣的,一個人無法進行。雖然一個人可以完成小蝌蚪找媽媽的游戲,但是不可能在一個角色選擇中發(fā)揮作用。要培養(yǎng)大班幼兒的合作能力,還可以讓孩子們一起建構創(chuàng)建公園的游戲,讓孩子們將自己的體驗分享給其他人,然后共同創(chuàng)建孩子們心目中的公園,使孩子們有更廣泛的活動體驗,從而開展越來越多的活動。教師應該刻意引導大班幼兒分享在每個建筑游戲中共同工作的樂趣,隨著時間的推移,使大班幼兒自然會傾向于與其他人合作。
最后,從合作-幫助尋找朋友。建構游戲是讓幼兒自我選擇活動,大班的孩子需要這種溝通的氛圍。今天我和這些孩子一起演奏音樂,明天將和其他幾個孩子一起玩藝術。在這種友好的交流過程中,幼兒之間的合作機會大大增加,合作范圍也在擴大。合作伙伴互相幫助,共同合作。每個人都可以得到進一步改善和發(fā)展。經過一段時間后,他們的朋友會變得越來越多。
三、訓練學生合作技能
合作技能可用于聯合活動,工作技能在建構游戲時尤為重要。首先,語言培訓大班幼兒可以用以下語言邀請朋友,“你能和我一起玩嗎?”“讓我們一起看,好嗎?”“讓我們一起走吧!”這些健談的話語是為下一次合作共同努力的前奏,為合作行為鋪平道路。其次,訓練行為撞擊和投擲等行為具有敵意和挑戰(zhàn)性,使幼兒接受變得更加困難,其他人拒絕這些人,爭辯甚至引起爭吵。競爭行為也可以喚起對合作的渴望,牽牽手、點點頭、微微一笑,拍拍手,通過這種方式,拉進孩子們心目中的距離,使他們更好地相處并相互合作。
四、教師要創(chuàng)造合作的機會
第一,加強師生合作。大班的孩子有一定的區(qū)分和模仿能力。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合作可以教育幼兒或引導他們進行有效的合作行為。像教室音樂區(qū)一樣:一些孩子剛剛開始合作打擊節(jié)奏。由于合作不當,它可能會失敗。如果教師此時能夠作為玩伴參加音樂活動并引導孩子掌握節(jié)奏,則幼兒之間的合作行為有效地繼續(xù)。大班的孩子喜歡和老師一起玩樂以抵消節(jié)奏的缺失,認識到教師的同伴角色,師生之間的合作可以順利地完成這一活動,提高大班幼兒的合作能力。第二,材料設計要易于合作。我們想在計算區(qū)設計插牌時設計成交朋友。如果今天3號掛起,3個好朋友2和4一共三人可以進入計算區(qū)玩。這些數字每天都在變化,孩子們感覺非常新鮮,他們似乎對好朋友特別友好,這有利于幼兒的合作行為,避免一些矛盾的行為。從而讓幼兒可以和不同的同伴合作,可以提高他們合作能力的提升,實現幼兒綜合素質的提升。第三,合理控制材料的數量促進合作過多的材料不利于大班幼兒的合作,孩子會對自己的操作感到滿意,過少的材料會引起競爭,阻礙小孩的合作。在建構游戲時,一般建造一個游戲角,材料為8到10個,基本滿足班上孩子們的需求,也有助于激發(fā)孩子們之間的合作欲望。對材料數量的控制,可以有效實現孩子們共同完成游戲的目的,提高他們的協作能力,促進大班幼兒合作能力的提高。
五、結語
綜上所述,大班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行為不斷增強,合作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我相信在游戲建設中可以培養(yǎng)和訓練孩子們的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因此,我們應該積極開展有效的建構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團隊合作的樂趣,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提高,讓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完成幼兒綜合教育的目標,為社會培養(yǎng)合格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張麗玲,白學軍.合作游戲訓練對學前兒童合作行為的影響[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9(03).
[2]崔麗瑩.幼兒合作行為的發(fā)展與影響因素研究述評[J].學前教育研究.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