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川平
摘 要:語文核心素養(yǎng)是指以培養(yǎng)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質,這一概念源于教育部頒發(fā)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對高中語文教學來說,要做好“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方面的功課,需要對語文課本內外的知識進行統(tǒng)籌安排、深入貫穿、整體提升,使學生樹立學習語文課程的全局觀、整體觀、綜合觀,在深入思考與不斷練習中提升語文思維、增進語文知識的運用能力。為此,高中語文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改變課堂氛圍,改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語文知識。文章以語文主題單元閱讀教學為例,提出了將單元教學模式應用于高中語文教學過程的思考,以及主題單元閱讀教學的實踐策略。
關鍵詞:語文核心素養(yǎng);高中語文;主題單元;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2)06-0022-04
語文核心素養(yǎng)包含了十分豐富的內容,體現(xiàn)在學生的語言知識、語言運用能力、語文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實踐能力等多方面。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做好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這四個方面相互聯(lián)系、相互促進,它們形成的合力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一、 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版)》指出“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在積極的語言實踐活動中積累與建構起來的,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xiàn)出來的語言能力及品質。”由此可見,語文核心素養(yǎng)包含“能力”和“品質”兩部分,“能力”指語言知識的儲備,語言能力的運用,如語文閱讀和寫作能力等,“品質”指在語文知識的學習中建立起來的情感、態(tài)度和審美等?!八仞B(yǎng)”是一個較為普遍的概念,在多種場合得到了普遍運用,而“核心素養(yǎng)”是指素養(yǎng)的核心部分,是通過后天的學習和實踐能夠培養(yǎng)和提升的。
近年來,教育部對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高度重視充分說明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分清主次、合理統(tǒng)籌、注重實踐,科學設計語文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式、合理安排語文教學資源,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自主學習氛圍的熏陶下努力提升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文章基于培養(yǎng)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提出了在高中語文課程教學中實施主題單元閱讀教學的對策。
二、 高中語文主題單元閱讀存在的問題
鐘啟泉教授在《課堂研究》中指出:“在核心素養(yǎng)—課程標準—單元設計—學習評價這一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教師教育活動的基本鏈環(huán)中,單元設計處于關鍵地位?!眴卧O計能促進語文教學資源的整合,使語文課程安排更加合理,教學效率更高。但是在實踐中,不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存在一些問題。
(一)學生存在的問題
正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他們是網絡“原住民”,習慣于從網絡上獲取知識和信息,對課本的依賴度逐漸降低,他們在課堂學習方面受到網絡和外界的影響較大。筆者通過對高中學生的觀察得知,學生對主題單元的概念理解不深刻,對單元教學的方式接受度較低,這兩方面的原因造成主題單元教學模式的實際效果不理想。首先,當教師在以單元內容為依據編寫教學方案、在課堂上進行語文知識的講授時,并不能夠引起學生的充分重視,他們缺少以單元知識進行整體思考和學習的意識。盡管高中語文教材的每一個單元都有小說單元、散文單元、新詩單元等,并在單元導語中對這一單元的體裁以及學習重點有所提示,然而,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依然以單篇文章為閱讀對象,習慣于一篇一篇地單獨閱讀。其次,學生在課堂知識的學習中對教師采用單元教學這一方式的接受度低。盡管學生理解單元教學概念,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他們傾向于教師以單篇教學為主。再者,對單元閱讀教學的目標,學生的認識存在一定偏差,如果在開始單元教學任務之前,教師沒有對本單元的閱讀任務和目標進行講解,學生是不會主動掌握這些內容的。因此,教師應認識到學生存在的上述問題,采取恰當的方法引導學生接受單元教學方法。
(二)教師方面存在的問題
課程標準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依據,了解和掌握新課程標準有助于教師更好地進行教學實踐。在實施單元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方面存在的問題首先表現(xiàn)為對課程標準的認識不清,例如對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認識不深刻,對其包含的四個方面的內容了解不全,導致他們忽視了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求,從而繼續(xù)采用之前的教學方式,不注重開發(fā)學生的語文閱讀思維、通過閱讀提升學生的審美、拓展學生的視野。長此以往,會導致教學實施環(huán)節(jié)與課程標準提出的目標越來越遠。其次,教師的教學方式陳舊,課堂氛圍沉悶,學生的積極性沒有得到充分調動。在學術研究和教師的雙重推動下,當下有很多新穎的教學方式可以應用于課堂教學中,例如師生互動教學模式、情境教學模式、生活化的教學方式等,這些教學模式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能夠增加課堂的生動性、趣味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然而,這些教學方式在高中語文課堂上沒有得到充分應用,或者應用的方式不恰當,導致沒有帶來單元閱讀教學效果的提升。最后,教師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需要進一步提高。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更新速度史無前例,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各方面的知識、增加經驗儲備,才能在新時代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進而構建出更加高效率的語文閱讀課堂。
三、 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高中語文主題單元閱讀教學原則
主題單元閱讀是強化閱讀效果的一種方式,對提升高中學生的閱讀效果、改善閱讀課程的教學狀況具有一定作用。在主題單元閱讀促進語文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把握以下原則。
(一)整體性原則
高中語文主題單元閱讀教學的第一原則是整體性原則。整體性原則要求語文教師在講解單元內容、指導學生閱讀的時候要樹立一種整體觀,將分散的知識整體化,將復雜的內容簡單化,促使學生更好地吸收閱讀內容。整體性原則是高中語文主題單元閱讀教學的核心思想,也是指導教師進行主題單元閱讀教學的根據遵循。雖然高中語文一個單元內的閱讀課文是獨立的,每篇閱讀文章都有自己的中心思想,但是放在一個較大的視角下審視,幾篇文章又可以歸納出同一個思想主題,這也是主題單元設計的初衷,即一種思想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表達,大單元和小單元之間是相互支持的關系。為了真正掌握主題單元閱讀的精髓,高中語文教師應教會學生樹立整體思維,從宏觀上把握單元內閱讀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每一篇獨立文章所表達的意思。此外,高中語文教師要明確規(guī)定主題單元教學所花費的時間和教學最終要達到的效果,并能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反饋,實時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結果,從而實現(xiàn)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人性化目的,對提升高中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順序性原則
主題單元閱讀教學的順序性原則是指教師應按照教材的編排順序和閱讀文章的呈現(xiàn)序號進行教學,這樣既能保證教學的連貫性,也能讓學生逐步深入、循序漸進地掌握單元閱讀內容。每一個主題單元的閱讀文章是按照一定的順序來編寫的,這個順序可能是時間順序,也可能是含義不斷遞進的順序,還有可能是按照理解難度從容易到復雜的順序。不管是哪一種,語文教師都應在自身深刻理解閱讀文章編排順序的前提下告訴學生應如何展開主題單元閱讀活動?;蛘邚倪h到近,或者從簡單到復雜,每一種閱讀方法都適應人類大腦結構,能夠被學生普遍接受。順序性既強調了不同主題單元之間的獨立性,能夠有效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主題混淆的情況,也能在各個主題單元之間建立起某種聯(lián)系,用一條主線將不同單元的內容串聯(lián)起來,這樣有助于加深學生的理解,幫助他們找到各個主題單元之間的聯(lián)系,防止學生過于分立地看待每一個知識點,無法為學習新知識儲備知識點后臺,接納新內容就會出現(xiàn)困難,也容易出現(xiàn)偏差??傊?,遵循順序性教學原則能夠提升學生在主題單元閱讀學習活動中的總結和反應能力,讓他們掌握更多的閱讀技巧,提高他們的語文閱讀能力。
(三)相關性原則
同一主題內的閱讀文章具有一定的關聯(lián)性,或者是宏觀主題相似,或者是文章結構類似,也有可能是文章的寫作方法較為相近,將這些具有某一共性的文章放在一個單元內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同一主題、同一結構、同一寫作方法,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大有幫助。反之,采用分立的方法學習主題單元內容則不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知識點,讓學習者處于較為被動的狀態(tài),導致他們無法找到之間的相同點或者相似點,進而無法整體地學習、掌握和記憶,引用起來比較呆板和固化,同時也不能真正體現(xiàn)主題閱讀的要義,對學生閱讀技巧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會產生負面作用。在相關性原則的指導下,高中語文教師應帶領學生一起掌握主題單元內不同文章的中心思想,對每一篇文章的知識點進行總體把握,再將所有文章的主題升華到一個更大的背景之下,讓學生從整體上理解,建立起不同文章之間的聯(lián)系,幫助他們有層次、有條理地理解主題單元的內容。
四、 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高中語文主題單元閱讀教學對策
高中語文主題單元閱讀教學活動的目標應與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相一致。在此目標的指導下,語文教師應整合單元教學內容、細化單元教學目標、落實教學實踐活動,促使學生內化語文核心素養(yǎng),提升他們的語文綜合素質。
(一)整合課堂內外教學資源,重置單元教學內容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是指導高中語文教學的綱領性文件,但是與此配套的教材尚未在全國范圍內使用。筆者所在學校使用的是部編版教材,不管是教材的內容,還是內容的編排方式都不能滿足新課程標準下語文核心素養(yǎng)全面實現(xiàn)的要求,這給高中語文教師實施主題單元閱讀教學帶來了一些困難。為了更好地貫徹《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的要求,高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不拘一格,不拘泥于課本內容,可借助輔助教材、網絡知識、生活化知識等豐富教學資源,對課本設定的單元閱讀內容進行重置,以更好地適應學生的學習習慣,同時也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部編版高中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時候,語文教師在《短歌行》《歸園田居》《夢游天姥吟留別》等篇章之外,增加曹操、陶淵明和李白等大家的其他名篇,讓學生閱讀和背誦更多的篇章。這一單元主要是詩歌閱讀與鑒賞,教師應重點培養(yǎng)學生朗讀、理解和賞析詩歌的能力。在閱讀之外,教師還可以以這些篇目為引子,指導學生從這些主題入手,尋找寫作視角,讓他們獨立作文,并對學生的習作進行批閱。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可以適當引用這些課文中的名言警句,加深對這些句子的記憶,增添他們寫作的文采。
(二)建立層級目標體系,落實語文核心素養(yǎng)
根據筆者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和與其他語文教師的交流得出,當下高中語文教師在單元教學中存在忽視單元知識之間聯(lián)系的問題,在講授知識點的時候無法做到關聯(lián)式講解,由此導致出現(xiàn)教學目標孤立的情況。對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之前應明確每一個單元的教學總目標,然后對總目標進行分解,將其劃分為多個層級目標,這有助于教師通過每一個單元的閱讀教學落實語文核心素養(yǎng)。
根據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理論,語文教師可以將每一單元的總教學目標按照“知識、領會、綜合、運用、分析、綜合、評價”這七個方面進行分割,如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教師可依次按照“知識點的講解、全文含義的領會、從多個視角對全詩進行解讀、詩歌或經典句子的運用、每一個句子的分析、中心思想的總結、全詩的評價”這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講解。經過層層解析,學生既能徹底掌握一篇文章,也能讓他們在文學語言、閱讀思維、文學審美、文化熏陶方面有所收獲,進而起到培養(yǎng)他們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三)整合閱讀資料,多讓學生自主閱讀
在課堂閱讀教學中,以往教師占主導地位,學生自主閱讀的時間較少,容易造成學生依賴教師的“教”,學生自己的反思和總結比較少。基于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語文教師應將課堂上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增加學生自主閱讀的時間。在主題閱讀推進過程中,除了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之外,教師還應著眼于單元整體,有效整合教材資源,必要的時候增加閱讀輔助材料。
例如,以部編教材上冊第一單元《沁園春·長沙》《立在地球邊放號》《紅燭》《峨日朵雪峰之側》的閱讀教學為例,語文教師除了讓學生自主閱讀和思考這幾首詞包含的思想感情、創(chuàng)作手法和藝術審美方面的不同外,還可以讓學生主動去搜集同類題材的詩詞,增加他們的閱讀儲備,讓他們在眾多的青春題材的詩詞中感受青春的珍貴,以及不同的作者在不同的時代如何懷念青春、描繪青春、歌頌青春,這對增強青少年的生命意識、樹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具有積極的意義。
(四)在比較中閱讀,在歸納中提升
部編版教材的編排方式有助于學生進行主題閱讀,同一題材或同一主題的文章被安排在同一個單元,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比較中進行閱讀,對比不同作者同類型的作品,鼓勵學生自主閱讀、自行思考、自我歸納,在分析與歸納中升華閱讀體驗。
例如,部編教材上冊第一單元是關于現(xiàn)代詩歌的文章,語文教師可引導學生對比學習顧城《一代人》、郭沫若《立在地球邊上放號》、昌耀《峨日朵雪峰之側》,這幾首作品表達的主題都是關于青年積極進取的思想,但是感情的濃烈程度和表現(xiàn)方式有所不同。顧城“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用充滿哲理的話語表達了青年一代追求遠大理想的崇高志向;郭沫若“不斷地毀壞,不斷地創(chuàng)造,不斷地努力喲”鼓勵青年解放思想,打破束縛,“毀壞”舊世界、舊文化來創(chuàng)造一個新世界,新文化;昌耀《峨日朵雪峰之側》中表達要“征服”青春就要積極進取,超越自我以及默享自然賜予的情感。學生通過對比學習,會認識到對同一主題,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表達。閱讀這些名篇,學生不僅積累了經典句子,也在閱讀中獲得了美好的體驗,在精神上是一種享受。
五、 結語
閱讀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在主題單元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比較、歸納和拓展閱讀中收獲更多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素材,更重要的是,主題單元閱讀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在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這四方面有所提升,因此值得高中語文教師在實踐中加大應用力度。
參考文獻:
[1]戴曉娥.情境任務活動:指向語文素養(yǎng)的大單元教學探索[J].基礎教育課程,2019(10):7-11.
[2]宋娜.深諳單元設計特點緊扣主題實施教學:以部編高一必修上第一單元為例[J].語文天地,2021(6):18-19.
[3]鄭桂華.略談基于高中統(tǒng)編語文必修教材的單元教學[J].福建教育,2020(15):27-30.
[4]賴魯墨,黃敏.高中語文教學中主題閱讀的教學策略探究[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20,4(34):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