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國俊
摘要:數學教師要嚴格秉持“主體參與”的教學原則,在數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主體體驗和成長的關注,將深度學習理念運用到具體的教學中去,根據本班學生總體的發(fā)展情況來設計一系列教學活動,通過在授課中回顧當堂課所學、在解題中加以反思,在交流中進行總結、梳理,根據反思理論進行反思以及借助考后反思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度挖掘和深度理解,使他們能夠在數學學習中完成深度學習和深層次反思,養(yǎng)成較強的反思性思維能力,最終獲得綜合性的發(fā)展?;诖耍瑢Ω咧袛祵W課強化反思性思維的途徑和方法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反思性思維;有效途徑
引言
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高中數學的教學主要圍繞高考進行,于是高中數學的教學就以理論學習加做題的模式進行,這樣做確實能讓學生熟能生巧,從而提高數學分數。但是這樣做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有可能會讓學生失去對數學這門課程本身的好奇心,從而停止探索和深究,從而使學生欠缺思考能力。因此,高中數學的教學應該多注意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
一、在交流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性思維
新課程的改革要求教師改變以往以“教”為中心的陳舊模式,將關注點放在學生的“學”上,構建一個“學生為本”的課堂,鼓勵學生在自主分析之余,與身邊的同伴展開合作、交流,實現生生間的良性互動,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進行反思,在輕松、開放、自由的氛圍中更能加快他們反思的進程,這樣會收獲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僅可以發(fā)展學生的反思性思維,也能促進其交流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引導學生對“橢圓概念”進行深度學習和理解時,教師就可以鼓勵他們展開反思,首先讓學生說出“作一個橢圓必須滿足哪幾個條件?”在某位學生說出|MF1|+|MF2|=|F1F2|之后,教師又鼓勵學生進行討論、交流,說一說作圖的步驟還需要什么?如有的學生說F1、F2必須固定,也有的學生認為繩子的長度固定不變,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他們逐漸掌握了三個條件。接著,教師引導學生繼續(xù)討論橢圓的定義,有的學生認為“到兩定點的距離和等于定值2a,且2a大于2c時的點的軌跡是個橢圓?!彼耐閯t追問他:“這里的2c代表什么?”學生回答說:“定點的距離。”在交流、探討的過程中總結出更完整的說法。這樣一來,不僅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而且鍛煉了他們的反思性思維。
二、教學過程要注重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高中數學教學對學生的培養(yǎng)一般都是來自于書本,而書本獲得的知識只是在考試中體現,而不在生活中進行實踐,這就無法讓學生深刻理解原理背后的應用。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要求在教學中鍛煉學生理論結合實際的能力。雖然學生在學習中掌握了很多理論知識,但是不能將其應用于實際就意味著理論知識多年之后會忘記會丟失,那么知識的價值也就僅體現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這么簡單。沒有實際運用能力對于學生階段的學習幾乎沒有影響,但是對于處于社會工作中的學生來說,這就是能力的缺陷,必須要進行彌補。社會對優(yōu)秀人才的要求不僅有學歷還得有能力,只有二者兼?zhèn)涞娜瞬拍茉谏鐣汐@得成功。因此,在培養(yǎng)高中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理論結合實際的思維能力,只有將創(chuàng)造性思維落在生活的實際中,才能算真的擁有了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否則再好的能力也是無用的。
三、組織學生對數學練習題反思評價,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學生數學水平的提升不僅需要投入時間擴大練習題的實踐,還需要學生做好數學練習題的反思學習。在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在進行數學專題的練習之后,由教師帶領著學生梳理知識點,以教師為主導評改學生的數學練習的結果,學生缺乏主動性,沒有自我的思考,不能夠充分認識到自己練習題中出現的錯誤,做到查漏補缺,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得不到提升。所以,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yè)或者專題練習題時,可以在學生完成之后,組織學生對課后作業(yè)和練習題進行反思評價,引導學生在反思中總結不同的解題方法,分析自己的薄弱項,找出知識點掌握不夠牢固的部分,進行加強學習,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和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高中數學《復數的四則運算》的教學后,學生已經初步掌握復數的四則運算方法。因此,教師為了訓練學生對知識點的運用能力,布置了課后作業(yè)練習題,加強學生對復數計算的能力。而在學生完成作業(yè)之后,教師一改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評價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搜集自己的錯題,進行記錄,反思自己的解題失敗的原因。
四、引導多角度解答問題,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
從表面意義上看,數學思維的靈活性是指學生數學思維活動的敏銳性、靈活性程度,數學思維靈活性較強的學生解題思路也會更加寬廣,擅長根據事物的現實發(fā)展變化,從更加全面的角度進行思考,有助于學生及時進行解題思路的調整,從中選擇最佳的解答方案,高效、合理、科學地進行數學問題的解答.在高中數學教學實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多角度看待數學問題,提升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強化他們數學思維靈活性的鍛煉,有助于學生數學問題解答效率的大面積提升.思維品質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內容,而數學思維的靈活性是建立在上述幾個思維品質的基礎上,并為其他幾種思維品質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通過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數學問題的思考,有助于拓展學生數學問題思考的思路,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強化數學知識之間的關聯,有助于促進他們思維品質的整體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可結合組織學生對數學練習題反思評價,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設置互動交流學習環(huán)節(jié),推動學生的多向思維發(fā)展等策略,從學生角度入手,組織開展各類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金淑娟.探析高中數學反思性學習的重要性與實施途徑[J].讀寫算,2019(30):101-102.
[2]聞慶昌.淺談高中數學的反思性學習[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9(0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