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時期的學生年齡比較小,認知能力比較差,心智發(fā)育尚不完全,正處于關鍵的成長期,道德品質(zhì)也需要逐步形成,并非常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在小學時期的英語課堂中,教師應該了解自身的義務與責任,意識到對學生傳授基礎英語知識并非主要目標,要重點對學生進行正面指導和教育,積極將立德樹人的先進理念融入課堂中,規(guī)范學生的言行舉止,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逐漸成長為一個熱愛國家、孝順父母、尊老愛幼的優(yōu)質(zhì)人才,切實發(fā)揮出英語教育作用,為學生成長、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多機會。
關鍵詞:小學英語;立德樹人;有效滲透
作者簡介:李艷,江蘇省鎮(zhèn)江市丹徒區(qū)寶堰實驗小學。
前言
要想將先進的“立德樹人”理念滲透到小學英語課堂中,就需要教師根據(jù)教材中的重點內(nèi)容,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策略,并給予學生思維上的引導。首先,教師要了解英語課程所具有的特點,要明確在課堂中不僅要強化學生的語言能力,還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使學生逐漸形成跨文化的基本認知,這些不僅是學科能力的體現(xiàn),也是有效滲透“立德樹人”重要途徑。因此,教師要從不同角度設計教學方案,為學生打造趣味性課堂,更好地完成各項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一、小學英語課堂中滲透“立德樹人”的作用
小學時期的學生生活閱歷比較少,并且受年齡限制,其認知能力比較差,無法正確辨別是非。同時,這個階段的學生道德觀念比較薄弱,無法分清自己的行為是對還是錯。所以,教師應利用正確的道德思想去感化學生、影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三觀。尤其小學英語課堂是傳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yǎng)學生道德品質(zhì)的主要場所。隨著國際化的不斷發(fā)展,世界各個國家聯(lián)系得更加密切,英語也成為最廣泛的語言。因此,學生掌握英語知識具有重要價值。而在“立德樹人”理念的影響下,學生要學會感恩、學會友善、學會謙讓、學會熱愛,真正做到行為舉止文明,自覺規(guī)范自身,熱愛祖國、熱愛民族,遵守法律法規(guī),形成良好素養(yǎng)。如此一來,學生才能在未來成長和發(fā)展中更好地在社會中立足,如果學生只掌握英語知識,卻沒有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那么將來學生的人格、思想、品質(zhì)上都會有非常明顯的缺陷和不足。
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立德樹人”的滲透方法
(一)為人師表,做好學生榜樣
每一個學生都會在心中將教師作為自己學習、模仿的榜樣。在學生成長、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仿佛一面鏡子,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學生。所以,教師不僅要做好教書工作,還要做好“育人”工作,約束自身的行為和語言,不斷豐富自身涵養(yǎng),在日常工作中堅持以身作則,重視個人修養(yǎng)和行為的規(guī)范,切實發(fā)揮出榜樣作用。在教學中,要積極學習先進教育思想,提升專業(yè)能力,以飽滿的熱情、積極的心態(tài)、風趣的語言為學生呈現(xiàn)英語課堂的魅力,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從而實現(xiàn)“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Family”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將我國近幾年所制作的公益廣告“family”在課堂中播放,并利用簡筆畫的方式,將視頻中的物體繪制出來,如“大樹(Big Trees)、拐杖(crutches)”等,并帶領學生分析這些物體在視頻中的作用,以及所要傳達的內(nèi)容,促使學生意識到:“一個家庭是由母親、父親組成的,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愛(A family is made up of parents, in which there is a wealth of love)?!边@則廣告意在傳達“我愛你們,爸爸媽媽?!睆V告時長雖然短,但卻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逐漸明白了家的概念和內(nèi)涵,感受到了家庭的愛,了解了一個家庭中的責任,從而引導學生孝順父母、感恩父母。
(二)寓德于樂,豐富課堂活動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課外實踐活動與立德樹人的理念融合,促使學生在了解不同國家文化,拓展文化視野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民族自豪感,產(chǎn)生強烈的愛國之情。在課外,教師可以開展“藝術交流會”“文藝大會”等,讓校園文化更加豐富,使立德樹人理念與美育、智育等活動融合,從而實現(xiàn)“寓德于樂”的目標。小學英語知識比較淺顯,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目的也是為了運用知識,通過英語的語言表達對生活的體會和感悟,逐漸形成良好的運用習慣。
因此,教師應積極打造第二課堂,創(chuàng)設英語天地、英語演講競賽、英語探究小組、英語劇本演繹、講述英語小故事等豐富的課堂活動,為學生營造充滿英語氣氛的課堂。同時,教師也可以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基礎上,將學生帶出課堂,走向更廣闊的天地,組織學生參觀文化館、博物館、著名風景等,促使學生能夠在欣賞祖國風光,領略世界科技風采的過程中,簡單利用所學詞匯溝通、交流,體會到家鄉(xiāng)所發(fā)生的變化,感受科學技術的奇妙。這些課外活動的開展,不僅能延伸課堂教學內(nèi)容,還能讓學生在親切、熟悉的情景中接觸到更多的生活化英語知識,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探究精神。
(三)禮貌用語,提升滲透效果
文明禮貌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通過頻繁地運用禮貌用語,能讓學生真正了解文明禮貌的內(nèi)涵和價值,并構造良好的自我形象,形成較好的人際關系。小學的英語教材中具有很多禮貌用語,當學生掌握這部分知識后,不僅能讓學生的生活與英語更好地融合在一起,還能讓“立德樹人”的滲透效果得到提升。
例如,在教學“Hello”的相關知識內(nèi)容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嘗試模仿,并為學生創(chuàng)造運用情景,幫助學生學會禮貌運用語的運用。學生在上學途中遇到同學時,會主動打招呼:“Good Morning!”還有的學生遇到教師時,也會主動和教師問好:“Good morning, teacher!”這時,教師也要積極地參與到情景中,當出現(xiàn)不予理睬,遇到教師假裝看不見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這種行為進行評價。有的學生說:“這種行為太不禮貌了,我以后不想再與他打招呼了!”還有的學生說:“我不喜歡不禮貌的人”。這樣的方式,能夠在不同角度強化學生的禮貌認知,能讓“講文明、懂禮貌”的理念與學生思想融合,并切實體現(xiàn)在自己的生活中,促使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提升。這種課堂,會讓學生體會到英語的趣味性,讓學生掌握英語知識的運用方式,使“立德樹人”理念的滲透效果得到增強,進而加強學生的文明禮貌意識。
(四)熱愛祖國,培養(yǎng)愛國情懷
愛國是每一個社會公民都必須具備的良好情感,尤其對身處和平年代的小學生來講,更需要形成良好的愛國情感,接受優(yōu)質(zhì)的愛國教育。在教學英語的過程中,教師應通過文化知識的滲透,強化學生的愛國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意識,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切實體會到祖國的偉大,從而形成良好的民族自豪感。
例如,在教學“New Year”相關知識時,為了讓滿足教學需求,教師應為學生營造與教學主題相關的課堂氛圍,利用裝飾品,將課堂打造成新年,在班級的窗戶上貼窗花,在門上貼福字,在班級中掛燈籠等。在這個氛圍下,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新年的由來,以及福字、窗花的歷史等,讓學生更了解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將其滲透在學生的思想中,帶給學生無盡的聯(lián)想空間。有的學生說:“I know the origin of fireworks, the ancient fireworks production is very magical.”還有的學生說:“I love fireworks. I love New Year's.”當學生了解到很多祖國文化后,學生將燃起熱愛祖國的情感,更為自己是中國人民感到驕傲。
(五)學會合作,促進友情生長
友情能讓學生的生活更加豐富,能讓學生的內(nèi)心充滿陽光,會讓學生的精神世界更加飽滿。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為加深學生之間的友情提供契機,讓學生有更多合作的機會和平臺。所以,教師可以將合作學習與英語課堂融合,引導學生通過合作培養(yǎng)友情,讓學生在合作中共同成長。
例如,在教學“Friend”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開展趣味化游戲,為班級每個學生都發(fā)放不同的英文字母,然后讓學生“找朋友”,通過不同字母組合成新的詞匯,以此幫助學生感受到字母的意義和價值。這樣的游戲,能使學生熱情高漲,能拼出“cooperation, friendship, love, care, study”等詞匯,在此過程中,學生會逐漸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隨后,教師引導學生:“朋友就仿佛是這些英文字母,因為有朋友,你們才能成為重要的詞匯,才能發(fā)揮出自己的作用和價值?!?/p>
友情就像滋潤花朵的雨露,會讓每個人都獲取更多的營養(yǎng),帶給人們不同的感受和體會,只有讓學生明白友情的珍貴,感受到來自朋友之間的關心和友愛,才會讓德育教育更深刻,進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這樣的課堂教學,會帶給學生不一樣的啟示,使學生的精神世界更加飽滿和充實,進而使每個學生都能以誠信待朋友,主動去關心、愛護朋友,并得到朋友的助力,從而更好地發(fā)展和成長。
(六)鑄造性格,形成良好心態(tài)
自信是一種個人的自我行為,當一個人的思想認知正確,才能更加自信,當一個人的自信飽滿,才能勇敢地在社會中前行。所以,教師應重點強化學生的自信,引導學生鑄造屬于自己的性格,形成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采用合適的教學手段滲透“立德樹人”的思想和理念,并尊重學生、認可學生,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強,并能主動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和語言,從而勇敢向前、無所畏懼。
例如,在教學“My Dream”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演講的機會,讓學生利用自己的語言,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夢想。由于學生很少在人數(shù)較多的場面進行演講,所以就需要教師的鼓勵和表揚,以此強化學生的自信心。在教師的鼓勵下,很多學生都表現(xiàn)得非常好,有的學生說:“I want to be a doctor. I can make a difference when the country is in trouble. I can help people when they're sick.”還有的學生說:“My dream is to become an urban defender of the environment, I want to use my own hands to protect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o make the city more beautiful.”。學生在演講的過程中,自信心會不斷增加,內(nèi)心也變得更加勇敢,并且敢于直視他人的眼睛,說話的底氣越來越足,從而使學生的能夠在未來的成長、發(fā)展中,無畏艱難,直面應對困難。
性格的鑄造能為學生良好品質(zhì)的形成奠定基礎,能讓學生自覺規(guī)范自身行為,是德育開展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師應重視從不同角度將立德樹人的理念滲透在教育教學中,從細節(jié)上對學生給予指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思想,樹立正確三觀,意識到信心的重要性,進而能夠勇敢地面對人生道路中的重重阻礙,以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去面對未知挫折,并在挫折的磨練中越來越勇敢。
(七)家校合力,共同促進成長
立德樹人的工作除了教師積極滲透和引用外,家長支持、配合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家庭教育對學生學習、生活、做人等具有重要作用,家庭教育具有靈活性、針對性等特點,如果家長能夠發(fā)現(xiàn)學生接受德育過程時出現(xiàn)的問題后,能夠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因材施教,則會使學生更好成長。
學校教育需要家庭的支持和配合。但是,當前多數(shù)家長的觀念都存在錯誤,認為教育只是學校和教師的責任,實則不然,學校豐富的教育活動都需要家長的支持,需要家庭和學校共同努力,以此促進學生全面成長?!傲⒌聵淙恕笔且豁楅L期且復雜的工作內(nèi)容,學生缺課可以補,但思想、觀念上的誤區(qū)卻難以糾正,只有家庭和學校合作、主動溝通、相互支持,才能更好地履行責任和義務,才能讓學生在成長發(fā)展的過程中成為道德良好,知識儲備豐富的優(yōu)質(zhì)人才。
結(jié)語
綜上所述,要想將“立德樹人”的理念滲透、融合在小學的英語課堂中,就要將德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通過積極教育,全面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激勵,同時重視“以人為本”的思想,合理運用教材中的德育資源,借助有效措施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質(zhì),使學生能夠成長為尊老愛、熱愛祖國、熱愛民族的優(yōu)質(zhì)人才,為將來祖國建設、民族復興奠定重要基礎。
參考文獻:
[1]楊少勇.“立德樹人”背景下有效開展英語校本教研探究[J].成才之路,2021(33):136-138.
[2]張曉.“立德樹人”視域下高校心理育人的路徑研究[J].科技風,2021(31):192-195.
[3]張智艷,陽征會.面向“立德樹人”的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人才倫理創(chuàng)新教育研究[J].湖南包裝,2021(5):167-17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