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福
摘 要:班級管理是教學工作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班級管理質量直接決定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初中是學生成長的關鍵階段,也是他們人生價值觀、人格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教師唯有全面加強班級管理工作,不斷提升班級管理質量,才能給學生全面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本文以初中班級管理工作為研究中心,針對初中班主任的班級管理現狀簡要進行了分析,并隨之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改進策略,以期為相關教育工作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10-0164-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0.055
初中學生正處于人生的關鍵階段,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均處于轉型期,認知能力、思維能力、信息辨別能力相對較低,在成長的過程中常常會受到外界不良環(huán)境的影響,導致思想和行為出現偏差,嚴重影響初中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初中班主任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文化課成績,還應加強班級管理工作,引領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行為,最終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現狀分析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組織者,面對正值青春期的初中學生群體,唯有從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模式中解放出來,不斷提升班級管理的藝術性,才能真正提高班級管理質量。但是在調查中發(fā)現,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現狀不甚理想,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具體來說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溝通無效。有效的溝通是實現高效管理的基礎。但是在調查中發(fā)現,部分初中班主任常常忽視與學生的溝通,即便與學生進行溝通,也是站在管理者、控制者的角度上展開,師生之間尚未形成有效的溝通機制,導致學生不愿意向班主任敞開心扉。同時,班主任在與學生進行溝通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以學習方面為主,忽視了學生其他方面的溝通,這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師生溝通的效果,也制約了班級管理工作質量的提升。
第二,方式單一?;诔踔袑W生的實際情況,班主任唯有提升班級管理的藝術性,靈活開展管理,才能真正提升班級管理的質量。但是多數初中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時難以從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模式中跳出來,基本上都是通過硬性指標、簡單粗暴的方式進行管理,一旦學生出現錯誤,就會借助體罰、叫家長等方式進行處理,這種班級管理模式與初中階段學生的實際情況不相符,致使班級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第三,缺乏學生自主管理。素質教育明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班主任只有指導學生充分參與到班級管理中,才能真正提升班級管理質量,促使班級朝著更加和諧的方向健康、有序發(fā)展。但是調查顯示,多數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基本上都是親力親為、事無巨細,忽視了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重要性。如此就導致雖然班主任忙碌無比,管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另外,由于忽視了學生的參與,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這與素質教育理念相背離[1]。
第四,管理制度不夠規(guī)范,忽視正確的價值引導。初中階段是人生價值觀形成和發(fā)展的關鍵時期,直接決定了學生日后能否健康成長。班主任唯有借助規(guī)范的管理制度以及正確的價值引導,才能保證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但就初中班級管理現狀來看,受到教師自身及客觀因素等制約,班級管理制度不夠完善,教師在執(zhí)行班級管理制度時出現工作混亂的現象,最終導致班級管理制度形同虛設。另外,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時候常常將重點集中在學習方面,忽視了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環(huán)境的影響,導致自身價值觀扭曲,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有效提升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質量的策略
(一)深入學生群體,把握學生基本情況
在了解并精準掌握學生基本情況的前提下,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是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基礎,也是提升班級管理質量的重中之重。通常班主任在了解學生情況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校園生活等。明確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在學習中的具體表現以及學生擁有哪些特長、哪些愛好等;第二,了解學生的家庭成員情況以及聯系方式等,以便遇到特殊情況時能夠及時與學生的家長取得聯系。另外,班主任在了解學生實際情況時必須放下自己的架子,融入學生群體中,借助平等、溫和的語言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不斷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如此才能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班級管理策略。
(二)完善班級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班級管理制度是班主任對班級進行有效管理的重要保障。結合現代化的班級管理理念,班主任在優(yōu)化班級管理制度時不僅要完善學生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還應著重完善賞罰制度。一方面,要積極落實表揚機制。初中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由于閱歷有限、思維認知水平尚且處于不成熟時期,成長過程中常常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班主任如果一味批評,只會導致學生產生叛逆心理,唯有給予學生更多理解和信任,寬容對待、及時糾正,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分析其行為并提出改進意見,才能避免學生產生抵觸情緒。同時,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還應給予學生更多關心、愛護,努力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鼓勵學生在課后多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另外,班主任還應與各科教師進行聯系,實現多學科穿插教育,在發(fā)展學生興趣的同時,幫助其端正學習態(tài)度,真正實現學生的整體發(fā)展。另一方面,落實懲罰制度。在優(yōu)化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還應堅持懲罰制度,除了針對進步的學生給予表揚,對待犯錯的學生要共同分析原因、有效進行糾正。同時,還應積極開展學生的自我批評、自我反省等活動,引導學生在反思中明確自身存在的不足。如此通過適度的懲罰強化了學生的自控能力,也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另外,班主任在實施賞罰制度時應尊重學生的集體意見,可以借助民主投票的形式進行落實,以免學生出現抗拒心理,這種形式可以極大限度地提升班級管理制度的權威性、公信度。
(三)用心管理,構建“心”型班級管理模式
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心理變化莫測,極容易出現逆反心理。面對這種情況,傳統(tǒng)的管教式、權威型模式與學生的實際情況不相符,難以達到預期的班級管理效果。初中班主任在優(yōu)化班級管理藝術時應緊緊圍繞初中階段學生的實際情況,付出大量人文關懷和自己的真心,以真心打動真心,最終構建一套“心”型班級管理模式。
首先,以平等之心對待學生。一方面,初中班主任應從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中解放出來,堅持師生平等的原則,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引導,極大限度地減少管理工作中出現的不必要的麻煩;另一方面,還應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班主任在用平等之心強化班級管理的時候,必須摘掉“有色眼鏡”,不管學生成績好壞,不論學生家庭因素,堅持一視同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
其次,以愛心溫暖學生。初中學生這一群體的情感較為敏感,每一個學生都極度渴望得到教師的關心和愛護,希望班主任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能夠關心自己、愛護自己。因此,班主任在優(yōu)化班級管理時必須付出自己的愛心,用愛心溫暖學生,真正做到愛生如子。尤其是對于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來說,班主任更應加倍付出自己的關愛之情,在學習上、生活上和思想上給予他們足夠的關心,使其感受到班主任的溫暖,從而逐漸服從班主任的管理,并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
再次,以耐心教育學生。初中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多種因素制約,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面對這種情況,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時候,不僅要允許學生犯錯,還應具備足夠的耐心,通過教育、鼓勵等方式,使學生在班主任的循循善誘中逐漸意識到自身的錯誤,并自行改正。
最后,以細心關注學生。初中班主任在優(yōu)化管理工作的時候必須具備極強的觀察力,細心關注學生的學習、生活,努力捕捉學生在學習和學校生活中的各種情緒,結合學生的表現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態(tài),并在此基礎上展開針對性的引導,最終促進學生健康成長[2]。
(四)強化溝通,奠定高效管理的基礎
溝通是管理的基礎,通過有效的師生溝通,班主任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才能“對癥下藥”,實施針對性的引導,最終提升班級管理效果?;趥鹘y(tǒng)班級管理中師生溝通效果不佳的情況,教師應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努力,不斷提高師生溝通的質量:一方面,平等溝通。初中階段的學生心理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fā)展,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認知能力、判斷能力等,針對很多現象、事物等都形成了自己的觀點和認識。基于此,班主任在與其進行溝通的時候必須尊重學生的這種情況,放棄傳統(tǒng)“高高在上、不允許學生發(fā)表言論”的做法,以與學生平等的身份與其進行溝通,允許學生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只有做到這一點,學生才愿意和班主任進行溝通,才愿意向班主任敞開心扉。另一方面,聆聽并且信任學生。班主任要想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就必須給學生提供表達自我的機會。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應注意傾聽,并在傾聽的過程中給予一定的回應,使學生感受到來自班主任的尊重和重視。另外,班主任在聆聽的過程中,要從客觀上針對學生的觀點、想法等展開分析,認同其中合理的地方,針對不合理的地方要引導其改正,切忌一味否定,致使溝通無效[3]。
(五)強化德育,實現學生全面發(fā)展
初中階段是人一生中最為關鍵的時期,是人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初中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實施者,是學生成長的掌舵人。為了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班主任在優(yōu)化管理的時候不能局限在學生的文化課學習上,還應關注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心理健康等,確保學生健康發(fā)展。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定期召開主題班會活動,引導學生圍繞某些不良的思想和行為展開討論,促使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形成深刻的認識,并逐漸改正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同時,還可以積極開展各種各樣的班級活動,包括:籃球比賽、拔河比賽、帶領學生做義工、到養(yǎng)老院慰問、參觀革命圣地等,促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受到教育和啟發(fā),最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高尚的品質等。另一方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生的心理是德育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個方面。因此,班主任在強化學生管理時應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通過多種渠道及時捕捉學生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并加以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順利打開心結,擺脫心中的煩惱,最終實現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4]。
(六)注重自主管理,強化班級管理效果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確指出:真正的教育就是指導學生能夠成為自己的先生。在這一教育理念指導下,初中班主任應立足初中階段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自主管理能力的情況,教給學生自主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一方面,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可以與全班學生共同討論相關的管理事項,結合學生討論的結果制訂自主管理目標,并嚴格按照這一目標對學生進行評估和考核;另一方面,要依托小組讓學生展開自主管理,班主任在優(yōu)化班級自主管理時可以把全班學生劃分成幾個管理小組,指導學習小組對組員的紀律、儀容儀表、衛(wèi)生、作業(yè)完成情況等展開自主管理。長此以往,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逐漸增強,班級管理效果逐漸提升,減輕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任務。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班主任可以在這一過程中完全放手,在引導學生開展自主管理的同時,班主任還應把控全局,對于學生自己無法解決的事情,要充分發(fā)揮班主任的主導價值,幫助、引導學生共同解決這些問題。
(七)正己樹人,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正所謂“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班主任是學生在學校中接觸最頻繁的人,班主任的一舉一動都是學生的標桿,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诖?,初中班主任在優(yōu)化管理工作時應關注自身的綜合素質,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榜樣價值。一方面,初中班主任在日常教學管理中應時刻保持積極的工作狀態(tài)和認真負責的精神,堅持將教育工作做到位。如此,學生才能在班主任工作精神和狀態(tài)的影響下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另一方面,班主任在日常教學中還應時刻保持干凈的著裝,使用文明的語言,尊重學校所有員工等,促使學生在班主任的潛移默化中逐漸端正自身行為、思想,最終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班主任是學生成長的掌舵人,是引領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人物。面對初中階段學生這一特殊教育對象,初中班主任不僅要認識到班級管理的重要性,還應從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模式中解放出來,立足學生的實際情況,付出自己的真心,強化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關注學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注重學生的自主管理,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榜樣價值,最終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讓學生能更好地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金紅霞.借助以人為本理念,有效開展初中班級管理工作[J].家長,2021(15):34.
[2] 馬廷桂.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探析[J].家長,2021(15):36.
[3] 徐常娟.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藝術[J].學周刊,2021(18):173.
[4] 袁軍.“以生為本”視角下的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淺析[J].名師在線,2021(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