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嘉慧
摘 要:勞動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是學生成長的必要途徑,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筆者通過勞動教育的現(xiàn)狀進行反思,梳理勞動教育的積極意義,認為實施勞動教育的有效策略必須要家校合作,共同落實,才能更好地為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與發(fā)展助力,才能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關鍵詞:勞動教育;心理健康發(fā)展;家校合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yǎng)的教育體系”,強調“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chuàng)造性勞動”。這一關于勞動教育的論述具有偉大的時代意義和鮮明的社會主義指向性。當代小學生的勞動教育不管是在家庭還是在學校,都面臨著嚴峻問題,勞動教育的缺失亟須家長和教育者等多方關注。如何應對新時代對勞動教育提出的重大挑戰(zhàn)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
一、勞動教育的現(xiàn)狀
調查顯示,美國小學生平均每天勞動時間為1.2小時,韓國小學生為0.7小時,而中國小學生平均每天勞動時間只有12分鐘。我國小學生勞動意識淡薄、自理能力缺失的情況普遍存在,這與學生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當前勞動教育面臨的問題主要分為家庭和學校兩個層面。
第一,家庭勞動教育“雙赤字”。家庭是勞動教育的“鮮活課堂”,更是勞動教育的主要實踐場所。筆者所在學校的學生群體大多是外來務工人員的隨遷子女,大部分家長忙于工作而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甚至連日常生活照顧都有困難。家庭勞動教育的缺失會直接導致學生的勞動能力欠缺。通過進一步接觸,筆者發(fā)現(xiàn)關于學生勞動時間和勞動能力的缺失,家長的解釋竟驚人的一致:學業(yè)負擔過重,孩子根本沒有時間進行家務勞動。大部分家長在完成工作之余都是催促孩子盡可能多地完成課外作業(yè),而不是陪伴孩子一起進行家務勞動。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沒有時間進行勞動教育,孩子沒有時間去學習勞動,呈現(xiàn)出勞動時間與勞動能力的“雙赤字”。
第二,學校勞動教育弱化。除了家庭教育中勞動教育的缺失,學校教育中的勞動教育情況也不盡如人意。當前,學校與勞動相關的課程就是“綜合實踐”課程。這門課程的綜合性和實踐性很強,落實到具體實踐可以和科學技術、信息技術等各門學科教育相融合,是一門名副其實的“大雜燴”課程。學校勞動教育存在的共性問題是滿足于完成課時,勞動教育課本化、游戲化、表面化現(xiàn)象突出,以課代勞、以教代勞、以講代勞等現(xiàn)象普遍存在。為了完成課時任務,學校會組織一些簡單的手工制作或由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簡單的實驗示范來完成勞動教育課程,學生沒有親身體驗勞動,這與“出力流汗”的勞動體驗要求相差甚遠;此外,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一些學校甚至會大幅縮減學生打掃班級衛(wèi)生的時間,只是做簡單的掃地、整理書包等。殊不知,這樣日復一日地弱化學生勞動能力的后果是學生的勞動意識和責任意識愈發(fā)薄弱,對勞動的認同感一步步削弱,這也是導致學校勞動教育止步不前的重要因素。在弱化校內勞動任務的同時,不少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也是走馬觀花。當前的社會實踐活動資源面臨著尷尬局面: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基地項目設施設置全面、種類齊全,但是學生人數(shù)眾多,無法在一學期僅有的一次社會實踐活動中組織深入的體驗,于是很多原本應具有實踐意義的勞動體驗項目又被講解員的解說代替甚至直接略過。
二、勞動教育的積極意義
(一)勞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
勞動教育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在勞動之前,教師可讓學生小組探討:怎樣安排勞動時間才能高效完成勞動任務?勞動任務中最大的難點是什么?勞動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若是勞動過程較為繁雜,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列流程表,合理安排勞動時間和任務,化繁為簡。通過這種訓練,讓學生懂得勞動要從小事做起,不放過細節(jié),有效節(jié)約時間與精力,從而使學生養(yǎng)成規(guī)范細致的良好生活習慣。
(二)勞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集體榮譽感是指熱愛集體、關心集體、自覺地為集體盡義務、做貢獻、爭榮譽的道德情感。集體榮譽感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品質,能有效激勵學生奮發(fā)圖強;集體榮譽感也是一種約束力量,它會使學生產(chǎn)生好勝心,進而使學生為集體爭光改變自身的不足與缺陷。教師可多組織集體勞動,引導學生在合作中勞動,確保勞動任務順利完成。在此過程中,也進一步增強了學生對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勞動可以釋放學生的心理壓力
勞動對于緩解壓力是十分有效的。所謂心理壓力實際上就是精神壓力。當代生活中,多數(shù)人都處于心理亞健康狀態(tài),而小學生的壓力主要來源于升學。適當?shù)膭趧涌梢宰寣W生放松身心,釋放內心的壓力,從而有效舒緩緊張的情緒。在勞動中揮灑汗水,能使學生放松身心。同時在完成復雜的勞動過程中,學生與同伴完美配合,這樣不僅會使學生釋放壓力,消除憂慮,舒暢心境,還能享受勞動帶來的樂趣,正確認識勞動的積極意義。
三、實施勞動教育的有效策略
通過家校合作能讓學生真正上好勞動教育這門必修課,高舉勞動教育的旗幟,將五育共舉落到實處。
(一)家校緊密對話,優(yōu)化勞動教育
陶行知先生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達到心的深處?!币虼?,要確立家長作為學校勞動教育多元主體的地位,尊重其主體權利,進行平等對話,積極協(xié)商,解決學生勞動教育問題,實現(xiàn)家校勞動教育的共同發(fā)展。學??梢酝ㄟ^設立家長開放日,讓家長走進勞動教育的課堂聽課,親身參與孩子的班級勞動實踐,感受班級的勞動教育氛圍,直面教師工作,增強對學校勞動教育的信任和認同。同時,班主任入學前可對學生進行全員家訪,了解學生的家庭勞動教育情況,增強家校溝通、凝聚家校情感;在日常管理中,教師可采取個別隨訪,對學生家庭和學校勞動教育中產(chǎn)生的問題及時進行反饋總結,增強勞動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建立家長學堂,提升家長隊伍建設
學校在落實勞動教育時,不僅要重視教師的思想建設引導,還應關注家長隊伍建設。首先,學校應倡導“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勞動思想,引導學生家長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其次,學校可以通過校園公眾號等渠道定期給家長推送勞動教育課程,給家長和學生以直接的家庭勞動教育指導,為家庭勞動教育指明方向;最后,勞動技能在家庭得到落實后,學校和家長對學生參與學習的成效進行評價。從勞動態(tài)度、勞動技能、勞動結果等方面進行評價,并給積極參與的家長、學生頒發(fā)“最美勞動教育者”“最美勞動者”證書等予以督促和鼓勵。定期的課程推送和階段性的鼓勵評價能夠有效地提升家庭勞動教育的質量。
(三)開展親子工程,助力幸福家庭建設
夏丏尊說:“教育就像鑿池子,圓形也好,方形也罷,只要有水就是池塘。而教育必須有愛,沒有愛的教育就像沒有水的池塘,不能稱為教育?!眲趧咏逃某踔允桥嘤姘l(fā)展的人,教師應具有同理心,對特殊學生、有困難的家長抱有共情與悲憫之心,將真愛化作行動,讓學校成為學生、教師、家長的心靈港灣,讓特殊家庭的孩子感受到集體的溫暖,積極參與到集體勞動中來。學??啥ㄆ陂_展親子工程,助力幸福家庭建設,融洽家庭關系的同時讓學生在親子活動體驗中尊重勞動、熱愛勞動,也讓學生與家長理解彼此、理解他人,在勞動中形成責任意識與擔當意識,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質和勞動素養(yǎng)。
在勞動教育過程中,強化家校融合、深化共育內涵,能更好地為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與發(fā)展助力。家校合作為勞動教育注入靈魂,讓家校并舉下的勞動教育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石軍山.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誤區(qū)[J].小學教學參考,2013(24).
[2]施致良.中小學勞動與技術教育教學案例專題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3]蔡向東.關于開展小學生勞動教育的思考[J].新課程研究,2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