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
摘要:在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課堂中優(yōu)化教學方法,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和學習以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適應當今時代的發(fā)展,適應科技、經濟的發(fā)展速度。并且通過對以往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的研究,也有科學的結果顯示,合適的教學法對培養(yǎng)小學生的早期數學習慣是非常有效的,能夠讓他們愛上數學,以此來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思考習慣,為他們日后步入中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策略
引言: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的年齡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能力,而對于教師來說,最重要的教學方法不再是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而是通過不斷的創(chuàng)新手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使學生參與教育和學習。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以提高學生在當前自我學習問題的基礎上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實現(xiàn)教育目標做出貢獻。在小學高年級的數學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方法需要改革和鼓勵自主學習。在此基礎上,本文根據實際經驗考察了自主學習方法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實際應用情況。
1創(chuàng)設多媒體教學情境
互聯(lián)網以及多媒體的發(fā)展為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的學習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多的便利性。老師創(chuàng)設多媒體教學情境,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讓學生能夠在書本之外拓寬視野,打開數學學習思路。同時學生還可以從網絡或者各種媒介上下載學習資料,從而將內容嫁接到數學課堂教學中。因此,創(chuàng)設多媒體教學情境,不僅能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內容和資源,而且能夠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技巧。比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這部分內容時,很多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缺乏一些立體思維,在課堂上老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巧妙地展現(xiàn)。
2關注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在小學課堂上,針對不同類型和層次的學生展開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尤其是到了高年級,數學難度增加,學生會逐漸出現(xiàn)分層現(xiàn)象,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能力和接受程度不同,需要教師去把握他們的學習特點,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并提高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與思考能力。特別是對理性思維稍微欠缺的學生來說,在數學的學習上存在一定的挑戰(zhàn),所以需要老師的耐心引導和鼓勵,在簡單基礎的數學內容上去引導他們提高和探索,激發(fā)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積極的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
3先進教法應用,讓學習結構更加科學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很多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被開發(fā)并實踐,比如說翻轉課堂,比如“互聯(lián)網+”教育等,以“翻轉課堂”為例展開說明,翻轉課堂指的是教師在課前制作數字化課件資源,將數字化課件資源在課前推送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前觀看數字化教學課件,在課前進行學習,而課堂上就成了解惑糾錯、訓練拔高的階段,同時課后教師與學生可以構建線上聯(lián)系,穩(wěn)固知識并拓展知識。簡單分析“翻轉課堂”,在課前即推送數字化課件供學生學習,可能包含課前學習小測等內容,這個階段沒有教師參與,學生處于高度自主學習階段,而在課堂上,教師系統(tǒng)化講解,并設置深度問題引導學生深度鉆研,解決學生困惑,同樣屬于自主學習,可以說“翻轉課堂”含有自主學習的理念,將其落實應用,就是在讓學生自主學習。
4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動力
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關鍵因素是教師需要了解所產生的問題。作為促進者和監(jiān)督者,教師應該更多地了解如何激勵學生思考。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和橋梁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激勵學生,尋找問題的答案,讓學生們之間進行自主的探討學習。與此同時,學生的思維方式正在慢慢改變,并變得更加深刻。與其他學科不同,數學有固定的想法和解決方案,但它不是唯一的。學生的想法不應受到固定解決方案的限制,而應尊重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和反應。數學起源于現(xiàn)實生活,它是教師在現(xiàn)實生活中面臨的問題的解決方案,它對教師非常重要。比如,部編版小學四年級的課本中關于“四舍五入”的教學內容,為了讓學生更加準確的了解該這些內容,教師可以列舉很多的案例,比如我國人口數量在四舍五入小數點后兩位的書寫方法,或者小數點后三位的數學方法等等,舉較多的例子,使學生們能夠準確地掌握這一節(jié)的學習內容,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育也會更有效。
5與現(xiàn)實相結合
小學數學教育的目的是發(fā)展基本的數學知識,包括不僅自學而且在實踐中應用的能力。小學教育也是提高學生對日常生活的準備的關鍵時期,使他們能夠在實踐過程中獲得理論知識,隨著時間的推移,實踐過程往往會提高學生的表現(xiàn)。此外,數學教學過程必然涉及抽象的理論知識,學生很難理解,而且往往難以口頭描述和解釋。例如,在部編版小學四年級的課本中,對矩形和圓柱體知識的學習中,教師要積極地進行引導,不能單單地告訴學生圓柱體的側面展開將是一個長方形,這樣很難使學生構建自己獨立的想象空間和思維體系,無法想象出圓柱體是如何展開的,因此,要讓學生們自己制作一個圓柱體,學生可以進行實踐操作,不僅能夠了解圓柱體的展開形式,以及圓柱體的上下面展開以后完整的平面圖,同時,也能夠計算出圓柱體的面積,對于學習圓柱體面積公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學生們很難通過想象一個困難的三維思維來構建這種刻板印象的結構,教師們可以組織起來,必要時把他們送回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為自己學習的能力可以提高,空間的想象力也可以提高,這對刻板印象的形成有很大的幫助。
6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促進自主意識培養(yǎng)
在素質教育中,教師不僅為學生提供教室,而且努力為有效的數學教學創(chuàng)造一個簡單、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們進行自主學習和探討,教師必須尊重學生,與學生作為學習伙伴的關系,使他們能夠積極和不受限制地參與數學,表達自己的觀點,處理困難,這增加了他們的學習潛力。作為一名教師,除了課堂教學,教師還必須和他們一起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然而,在這一進程中,教師不能直接給出答案,要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自主學習,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地精確和牢固。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探索數學的奧秘,專注于過程而不是結果,數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非常有用。在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發(fā)展共識的概念,必須特別注意在學生中發(fā)展“不同的想法”。在持續(xù)的研究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考的能力。畢竟,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因此,在可能的情況下,把時間花在預習和考試上是很重要的。在獲得新知識之前,教師在課堂上準備問題,學生可以直接進入課堂。放學后更實時的補習課程使學生能夠及時對所學內容進行分類、總結和傳播。學生通過記憶和遺忘曲線獲取知識,隨著時間的推移加以控制,提高他們的學習和分配能力,盡量減少知識的遺忘。
結論: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策略要側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獨立探究的能力,所以數學老師應該樹立創(chuàng)新合理教學的理念,并以此開展各種不同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探究,提高數學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單冬麗.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概念引入的策略[J].新課程,2021,(43):133.
[2]王雁.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分析[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10):165-166.
[3]付琳,李愛民.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的師生互動:問題與對策[J].教育觀察,2021,10(39):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