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慧豐
摘要:在八年級,學生第一次開始接觸物理學科,物理是一門涉及學生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科學。通過學習物理,學生感受到原來日常生活中有許多與物理相關的事物,而初中物理的學習就是幫助學生揭開這些事物神秘面紗的過程。教師則不妨利用物理課堂來引導學生認識一些基礎物理知識,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帶領學生感受物理在生活中的應用。
關鍵詞:初中物理;培養(yǎng)方式;核心素養(yǎng)
在物理學習中,教師一方面希望傳授給學生基礎的物理知識,另一方面又希望利用這些知識來夯實學生的基本素養(yǎng),使學生在對物質世界展開探索的過程中能夠秉著科學客觀的態(tài)度,并能以嚴謹的研究觀念與作風規(guī)范自己的學習與探究活動。教師根據初中物理綜合素質內容探究物理課堂的開展內容與方式。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物理是一門涉及物質世界萬事萬物的規(guī)律與現象,并追究宇宙本源的學科,這樣一門內容豐富而充滿趣味的學科能夠很容易的在課堂上引起學生的注意。教師不妨在教學中根據物理學科的特點來設計教學內容,充分利用各類物理現象來向學生展示物理知識,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去,鼓勵學生不斷加深探索,激發(fā)學生主動性,讓學生愿意在物理課堂上參與各種有意思的探究活動。例如,在學習《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時,教師為了引導學生更好的認識聲音產生的途徑,展開了許多趣味現象探究。如,教師拿出一個音叉,敲打音叉時,音叉振動發(fā)聲;握住震動的音叉,聲音馬上停止。同時,教師應在備課前準備好一張鼓,讓學生握住鼓槌,在鼓面上敲打,觀察鼓面的震動,探究鼓是如何發(fā)出聲音的。在觀察到這一現象之后,學生不禁思考:聲音的產生與物體的震動之間有什么必然的聯(lián)系呢?為了找到這一問題的答案,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又通過多媒體設備觀看完許多聲音產生的現象。此時學生逐漸認識到聲波是震動產生的。在該學習中,學生聯(lián)想到自己日常生活中所觀察到的一些聲音產生現象,并結合自己在課堂中所看到的一些聲音產生畫面,進而認識到物理知識就隱藏在這些看似簡單,實則頗有深意的物理現象中。教師則應充分利用物理現象來為學生展示一些經典物理知識,引導學生通過直觀的觀察與感受了解物理知識的原理,促使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興趣,讓學生充分參與到物理課堂中去。
二、在實驗探究中傳播核心素養(yǎng)
實驗是初中物理學習必不可少的內容,一些物理知識就是通過實驗過程展現出來并幫助學生進行理解的,因此,在初中物理課堂上,教師需要關注實驗探究過程,帶領學生感受物理課堂中通過一步步實驗,逐漸揭開物理世界神秘面紗的奇妙體驗,引導學生學習物理現象與原理,使學生將物理實驗與知識探究作為初中物理課堂不可或缺的趣味活動之一。通過物理探究實驗,學生一方面學到了該物理知識是如何被發(fā)現與認識的,了解到物理原理的前因后果之后,學生在接受與應用物理原理等方面會更有心得和體會。同時,通過參與實驗探究過程,學生了解到并不是每一次的物理探究實驗都能獲得成功,物理學家需要付出無數心血,承擔許多失敗,并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最終才能摘得物理桂冠上的那顆明珠。因此,在初中物理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將石塊﹑鐵釘﹑木塊﹑乒乓球放入盛水的燒杯中,觀察實驗現象,發(fā)現木塊﹑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而石塊﹑鐵釘卻沉入燒杯的底部。此時,教師鼓勵學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做出判斷:為何木塊、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而石塊、鐵釘卻沉入燒杯的底部呢? 通過引導學生分析這些物體的受力情況,再結合學生自己之前學過的平衡力的知識,學生能夠在實驗探究中確定由于受到浮力的影響,木塊與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而面對教室的追加提問:“沉入水底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影響?”時,許多學生認為,既然這些物體已經沉入水底,那么就不受浮力的影響。而對于學生的這一回答,教師鼓勵學生通過實驗來證明,通過一系列的實驗探究,學生發(fā)現自己原來的推論是錯誤的,而這次失誤也能警示學生在物理實驗中需要保持嚴謹、科學的態(tài)度開展每一步探究活動,不要妄下結論,要通過實驗來證明自己的論點,并不斷完善、改進實驗過程。
三、挖掘物理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
初中物理知識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教師應關注學生從生活中所獲得的一系列感悟,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學習物理知識、聯(lián)系實際生活的機會。首先,教師需要明確充分化學,初中物理知識中的生活案例,并將這些生活案例展示給學生,同時鼓勵學生根據本單元所學習的物理知識聯(lián)想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讓學生在課堂上與課下積極討論,分享自己的心得。例如,在學習《壓強》時,教師向學生展示“人們站在雪地中,對雪地有壓力,雙腳陷入雪中。”“用手指按皮膚,皮膚被按進一些,用力越大,陷入越深?!痹诮處煹囊龑c啟發(fā)下,學生也開始回想起自己遇到過的生活中常見的壓強案例。如,用手按圖釘帽,手對圖釘有壓力,圖釘尖扎進桌面。教師鼓勵學生用物理語言描述這些生活中的現象,并借此總結物理學原理,使學生發(fā)現與總結生活中這些常見的事例,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
結語:初中物理知識與現實的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教師應從物理核心素養(yǎng)出發(fā),關注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引導學生加入到對物理實驗的探索當中去,使學生不斷更新觀念,接受新知識的熏陶,提升自身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陳培鳳, 季衛(wèi)新. 深度備課: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以"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教學設計為例[J]. 物理教師, 2019, 40(02):25-28.
[2]徐云鶴, 林景波. 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中學物理教學設計研究[J]. 中學物理教學參考, 2019, 48(0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