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博 張顥譯
中圖分類號:G807.3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1-099-02
摘 ?要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對比分析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仔細梳理了遼寧省各地區(qū)中考體育的實施方案與細則,對比各地區(qū)中考體育的考試分值、考試項目、考試標準等方面實施的差異,分析目前采用的中考體育考試方案的利與弊。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結論:中考體育越來越規(guī)范化、制度化,中考體育成績成為學生中考總成績較重要的一部分;學生家長、學校教師以及中學生都適應了中考體育的實施方案,大部分學生都會積極備戰(zhàn)中考體育,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考生考試分值比較穩(wěn)定,且大部分學生都能取得較好的分數;學校對體育中考的重視程度有所提升,學校課后或大課間會組織學生進行集訓,以此來達到提升學生體育考試成績的目的。
關鍵詞 ?中考體育 ?考試方案 ?對比研究
一、導言
目前,初中生體育考試已經在我國全面開展,學生身體素質也有了相應的變化趨勢,主要是“12歲陡崖”與“高一最強”現象[1]。學生小學升入初中后,學業(yè)壓力加重,運動鍛煉的時間減少,導致身體素質呈現陡崖式下降?!案咭蛔顝姟笔歉咭粚W生的體質水平在高中三年內處于最佳階段。這個現象主要是中考體育杠桿所帶來的正向效應在高一的展現,然而因為缺乏后續(xù)的體育考試壓力與動力,加上高考帶來的壓力,學生在高中階段身體素質呈現持續(xù)下降趨勢[2]。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將遼寧省14個地級市的2019年中考體育考試方案作為研究對象,對遼寧省14市中考體育方案進行匯總、對比得出遼寧省中考體育實施方案的差異。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運用了橫行對比分析的方式,將遼寧省14市中考體育實施方案進行匯總,運用Excel 2019對14市考試方案進行對比,運用圖表對數據進行闡述,使其更加清晰地表現地區(qū)間、學校間的差異。對其實施方案的具體細節(jié)包括體育分值比例、考試辦法、項目設置以及存在的具體差異進行了深度剖析與比較。通過省內各地區(qū)橫向維度對比發(fā)現各地區(qū)間的異同點,提出有針對性的改善意見。
三、中考體育實施方案對比分析
目前,從考試結構的角度來分,中考體育主要有兩種考試辦法:一種是終結性評價,另一種是終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相結合[3]。過程性評價中,涉及體育健康理論常識與運動技能考試[4],都由地區(qū)教育局與體育局自行確定,理論部分內容主要涉及體育與健康相關知識,每個地區(qū)過程性考試內容與方法都不相同。終結性評價主要是技能測試,包括機能水平、身體素質、運動項目技能等方面。
(一)中考體育分值差異分析
平時成績與現場測試成績各有利弊,沈陽、大連平時成績占比較大;營口、丹東、盤錦、錦州現場測試成績占比較大,現場測試成績占比達到66.7%;其余各地區(qū)兩種評價方式各占50%。在中央7號文件中提出“逐漸加大體育成績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中考成績中的分量”之后[5]。各地都加大了體育成績在中考中的分量,也逐漸拋棄了之前的等級評價制度,用分數代替考試成績,遼寧省內各地區(qū)全部采用分數制為學生體育考試進行打分,體育更加充分地融入初中升學體育考試中。
(二)中考體育結構差異分析
過程性考核的具體方式由本地區(qū)自行制定,各地區(qū)教育局主管部門根據地區(qū)發(fā)展實際情況安排合理的考試內容。在終結性評價中,遼寧省所有地區(qū)都以身體素質測試為主,某些地區(qū)加入一些簡單的身體技能測試。其中,大連、沈陽、遼陽等地加入了對身體機能與形態(tài)的考查,充實了考試的形式。
兩種評價方式有利有弊,過程性評價可以讓體育課回歸教材,按照體育教材內容進行教學,減少學生的體育考試壓力,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學生體育課被別的課程擠壓而縮減課時的現象,同時也避免各個學校針對體育終結性考試進行突擊的現象,增加了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對于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具有很大幫助作用。但是在過程性評價過程中,為了保證公平公正,必須合理設置考試監(jiān)督體系與管理,一旦降低考試監(jiān)督,考試的公平公正又得不到很好的保證,這是目前過程性評價實施體育考試的難點。終結性評價因為集中考試,統一打分,考試公平公正有了很好地保障,并且考試監(jiān)督與管理也比過程性評價難度低很多,但是這種方式會讓學生在考試前突擊學習,體育考試很容易就成為應試教育的一部分,并且終結性評價對于學生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幫助不大。
(三)中考體育項目設置差異分析
為建立健全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監(jiān)測評價機制,激勵學生積極參加身體鍛煉,教育部印發(fā)《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各地中考測試項目均來源于《標準》中的項目?!稑藴省分兄赋?,身體形態(tài)類中的身高、體重,身體機能類中的肺活量,以及身體素質類中的50米跑、坐位體前屈為各年級學生共性指標之外,初中、高中以及大學的加分項為1000/800米,男子引體向上,女子仰臥起坐[6]??偡譃闃藴史趾透郊臃种?。遼寧省各地區(qū)在中考體育加試項目選擇上具有高度相似性,也存在一些差異性。對比全國各地區(qū)中考體育的實施方案,大部分地區(qū)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這也契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但是,其他省份的個別地區(qū)會設置自己獨特的實施方案,包括當地特有的民俗體育藝術,如黑龍江的冰雪項目、河南的武術項目;很多地區(qū)有游泳、球類等項目。根據必測和選測的標準,將遼寧省中考體育項目進行匯總。
(四)考試評分標準的差異分析
各地區(qū)所選擇的考試項目與項目分值都存在一定的差異。1000(男)/800(女)米作為必測項目,分值上也占有很高的比重。其他項目如立定跳遠、一分鐘跳繩被部分地區(qū)作為必測項目,占有一定的分值。各個城市對學生力量、速度、靈敏素質都具有一定要求。因此在項目的設置上,各地區(qū)雖然在具體項目選擇上存在差異,但是都以耐力為主要測試項目,核心力量與爆發(fā)力也是考查的重點。
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要求,初三男子耐力跑的優(yōu)秀成績?yōu)?分50秒,初三女子耐力跑的優(yōu)秀成績是3分39秒。而遼寧省各市區(qū)中考體育男子耐力跑項目滿分成績?yōu)?分50秒到4分25秒之間。其中,大連、營口、盤錦、錦州等地都以國家標準為主。女子耐力跑項目滿分成績?yōu)?分38秒到4分15秒之間,其中大連、營口、錦州等地達到了國家標準的要求。整體來說,遼寧省大部分城市中考體育耐力跑仍然達不到國家標準要求。立定跳遠項目上,國家標準初三學生的優(yōu)秀成績?yōu)槟凶?.40米,女子1.90米。在遼寧省各市區(qū)立定跳遠項目上,男子滿分成績區(qū)間為2.40米到2.09米,女子滿分成績區(qū)間為1.93米到1.64米。其中錦州市要求最高,沈陽市要求最低,差距在30厘米左右。錦州、營口達到了國家標準的要求。
四、改革與完善中考體育方案的對策
中考體育的最終目的是提升學生身體素質,讓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運動[7]。為此,就可以根據這一目的制定相應措施,改善現有制度,完善考試方案,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鍛煉的好習慣,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一)重視平時考查,提升測試難度
中考體育的主要目的是讓更多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如果只是采用現場測試的方式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反而會讓更多學生對體育考試產生厭倦心理。如果將體育考試中過程性測試比重增加、增添學習項目、設置課后興趣班、運用大課間安排學生從事體育活動等方式讓體育成為學校的主要課程更為理想,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要將這些活動安排進入中考體育的考查范圍。平時成績設置可以包含多個體育項目,各個學??梢愿鶕嶋H情況制定所學習的運動項目,爭取讓每位同學在中學階段都可以學習一到兩門新的運動技巧[8]。最重要的在于要讓學生通過接觸體育運動,喜歡上某項體育活動,在初中畢業(yè)后仍然具有自主鍛煉的能力和意識。現場體育測試難度增加包括進一步提高現場測試分數,讓學生進一步重視體育考試,避免突擊考試的現象。當然,改革的結果是學校必須要重視體育這一學科,加大體育師資的投入,真正將體育變成四大主科之一。
(二)項目多元發(fā)展,提升考查標準
目前,各地區(qū)最重視的就是耐力跑項目。耐力跑是中考體育中的必測項目,耐力跑不僅檢驗學生的心肺耐力,也是對學生意志力的考驗。遼寧省內沒有一個地區(qū)在現場測試里加入運動技巧性較高的項目,因為這是一項需要學生進行長期練習才能取得好成績的項目。因此,在學生興趣和考試實施難度上要進行權衡,找到適合的考試方式。選測項目上,應該盡量體現多元化,要能滿足廣大中學生的興趣愛好,且不僅能反映學生運動能力,還要通過中考體育的方式讓學生愛上體育運動,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根據學校體育資源的與師資力量,合理安排適合學生的測試項目。目前大部分學校都擁有能滿足足球、籃球教學的能力與環(huán)境。因此,適當讓球類、健美操、體操等項目成為體育考試的一部分,會提升學生的興趣,拓寬體育考試的多元化。
(三)組織體育賽事,營造鍛煉環(huán)境
我國選拔人才的方式就是要通過考試,這是目前最有效、最公平的方式。因此,體育想要獲得發(fā)展,就必須融入這種體制。中考體育的加入就是一次很好的融入,但是這種融入方式目前來看過于簡單和直接,并沒有得到應有的效果。營口市每年會組織一次市青少年運動會,每次參加運動會獲得成績的學生可以免試中考體育,這種方式其實拓寬了中考體育的評價方式。自從2013年國家體育總局在貫徹中央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精神以來,正式取消了體育競賽項目中的立項審批制度,這也為各地自行舉辦體育賽事提供了機遇,包括近幾年新興起的馬拉松熱潮也受到了國民的追捧。因此,增加青少年體育競賽活動,可在提升學生運動能力的同時,吸引更多的青少年認識體育和參與體育。
(四)轉變思維方式,提倡科學運動
之前大部分人對于體育的態(tài)度并不友好,學生在介紹教育的過程中,體育被算作“小三門”,不能作為主要學習的內容。在體育考試進入中考體系后,這種思維得到了明顯轉變?,F在各種青少年體育培訓班辦得火熱就是一個很好的見證。目前,南京動商研究中心在研究是否能將體育作為高考的一部分,如果實現,肯定對社會大眾產生很大沖擊,進一步提高體育在大眾心目中的地位[9]。高考屬于全國統一考試,高考的含金量遠超中考,如果體育考試能成為高考的一部分,就能保持體育訓練在初中和高中階段的連續(xù)性,也能讓更多人轉變思維,提高對體育的重視,同時也讓人才選拔更加多元化。
參考文獻:
[1]茍波.孩子應試鍛煉很不可取[N].人民日報,2018-3-30(3).
[2]陽朵紅.高考體育科目評價指標體系的初步構建[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20.
[3]陳朝暉.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研究[D].鄭州:河南大學,2016.
[4]張瀟瀟,蔣旭軍,李軍.體育教學理論與實踐解讀[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8.
[5]陳德欽.我國中考體育考試的審視[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2.
[6]姜錦升.福建省“初升高”體育考試游泳項目實施方案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5.
[7]王早平.體育中考對榆中縣初中體育教學的影響及改善策略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20.
[8]印笑.蘇州市初中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現狀及培育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8.
[9]鄧青,張紅兵.王宗平訪談錄:“3+1+2”高考新模式下的“體育選考”[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20,19(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