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素珍
摘要:對幼兒個體進行觀察后撰寫觀察記錄是幼兒園教師的一項工作任務。本文通過抽選100份個案觀察記錄,對各文本內容撰寫情況進行分析,可對幼兒園教師的個案觀察記錄文本撰寫現狀進行梳理,并從中找出不足,進而提出可行的提升建議,以期不斷增強幼兒園教師的觀察記錄與評價能力,促進幼兒教育教學工作獲得實效。
關鍵詞:幼兒園教師;個案觀察記錄;文本撰寫;現狀
幼兒個案觀察記錄,主要是指由幼兒園教師對幼兒在幼兒園期間的的學習以及其他活動等綜合表現進行描述記錄,并依據教育理論,結合自身專業(yè)學識與教學經驗對幼兒綜合表現作出評判分析,最終為完善和改進教學策略提供參考和支撐。著力對當前的撰寫情況進行分析,能積極查擺其中不足,并通過必要的策略研究來改進現狀,將有利于增強幼兒園教師的個案觀察記錄撰寫水平,擴大觀察記錄與評價能力,促進幼兒教育教學工作獲得高質量發(fā)展。
1 幼兒園教師的個案觀察記錄文本撰寫現狀調查
本文抽選了我園的50位幼兒教師作為研究對象,要求每一位教師配合提供2份幼兒個案觀察記錄,最終將100份幼兒個案觀察記錄作為本文的研究樣本。以每一位教師提供的幼兒個案觀察記錄作為獨立樣本,設定觀察活動的時間、地點、對象、目標、行為、評價、舉措等七個維度進行分析,做好每份樣本的編碼。調查結果如下:
1.1教師普遍支持該項工作,部分教師沒有積極參與并完成
通過調查結果的分析可知,超過八成的幼兒教師對幼兒個案觀察記錄的撰寫目的具有共識,即幫助教師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兒,另外有67%的教師認為開展此項工作的目的在于自我檢驗和評價工作效果。30位教師還將完善自身教學策略作為此項工作的參與目的;在幼兒個案觀察記錄撰寫工作的教師態(tài)度方面,33%的教師明確表現出對工作的積極態(tài)度,愿意開展更多相關工作。不到40%的教師則表示對自己的態(tài)度或工作意愿“說不清楚”,另外有27%的教師選擇了“不愿意”,因此說明部分教師對幼兒個案觀察記錄的撰寫是持消極態(tài)度的,從而使撰寫出現不少問題。
在對幼教不愿進行個案觀察記錄的原因進行調查后,可總結出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個案觀察記錄的撰寫工作壓力較大。另一方面是與幼兒園對幼教的個案觀察記錄工作反饋不到位。61%的教師在向園方提交個案觀察記錄后會得到園方的意見和建議反饋,但仍有約四成教師表示并沒有收到反饋,因而易影響到教師個案觀察記錄工作積極主動性。
1.2大多數教師擁有個案觀察記錄工作意識,但工作能力不佳
調查結果顯示,36位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中會進行個案觀察記錄,其中有27位教師在撰寫記錄時會明確目標,體現出大部分教師具有穩(wěn)定的個案觀察記錄工作意識。但通過對受調查教師提供的個案觀察記錄文本內容進行分析后,能夠發(fā)現其中存在的不足,一是個案觀察記錄的目標設定容易與教學目標相混淆;二是所做個案觀察記錄的內容與目標對象不吻合。
1.3大多數教師對幼兒行為表現的描述較為客觀,但細節(jié)處理不嚴謹
通過對受調查教師提供的個案觀察記錄文本內容進行分析后發(fā)現,38位教師均能夠保持客觀態(tài)度來描述幼兒行為表現,其他教師則在描述中傾向于使用帶有主觀感情色彩或片面評價語氣的語句。一些個案觀察記錄中,可以看出教師對幼兒表現的評價主觀性明顯。在教師對幼兒行為表現得細節(jié)性描述方面,54位教師的撰寫描述邏輯清晰,23位教師的撰寫則存在事件描述不全、言行細節(jié)不明等問題。
1.4少數教師評價幼兒言行的參考標準較合理,但評價合理性待優(yōu)化
通過調查發(fā)現,38位教師并沒有尋求并依據合理的參考標準對幼兒言行進行評級分析,而是習慣關注幼兒行為表現以及活動特點,未能實現幼兒言行表現、個案觀察目標、合理評價等幾項工作的統(tǒng)一協(xié)調,因此對幼兒的評價存在不合理、不嚴謹等隱患。
2 幼兒園教師的個案觀察記錄文本撰寫的可行提升建議
2.1 加強教學反思,努力提升個案觀察記錄水平
為幼兒做個案觀察記錄,其實也是幼兒教師在對教學活動進行全面細致的反思回顧的過程。因此在撰寫個案觀察記錄時,教師應有意識地增強對教學質量的要求,準確按照個案觀察記錄的質量標準來要求自己,不求數量,但求質量,要搞懂吃透個案觀察記錄的實施要點,突出個案觀察記錄的準確、詳盡,最終積極提升個案觀察記錄的整體水平。
2.2 加強素質進修,努力優(yōu)化個案觀察記錄撰寫能力
幼兒園有責任和義務為服務于本園的幼兒教師提供必要的素質進修和技能培訓機會,以求進一步幫助教師自查個案觀察記錄撰寫方面的問題并予以糾正。幼兒教師要通過素質進修和培訓深度探究個案觀察記錄的觀察目標、記錄原則、撰寫要求、觀察者角色定位等關鍵性問題,從而讓幼兒教師可以對優(yōu)秀撰寫案例中的文本進行借鑒和模仿。在撰寫時,嚴格按照個案觀察記錄文本所要求的的觀察背景、目標、行為、評價、措施等結構完成編輯,并盡可能完善各種用于舉證的數據與材料,努力優(yōu)化個案觀察記錄撰寫能力。
2.3 加強客觀分析,努力擴大個案觀察記錄的幼兒評價效能
分析評價是個案觀察記錄撰寫中的重要內容,主要就是合理解釋幼兒表現,洞悉不同言行的致因。分析評價工作,要求教師不能實施絕對化評價或假設性評價,一些分析都要緊密結合幼兒身心發(fā)育特征和成長規(guī)律。一般上,個案觀察記錄的幼兒行為分析評價,要先闡述具體行為的性質,再指明行為所表達的幼兒個性差異,然后解釋行為出現的原因,并要提出可行的引導和支持手段。教師沿著這樣的思路展開分析評價,才能確保幼兒的個案觀察記錄可以取得實效。
結束語
幼兒個案觀察記錄,是幼兒園教師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手段。在長時間的實踐中,幼兒個案觀察記錄操作簡便、作用有效,得到了眾多幼兒教師的認可,也成為相關學術研究的現實課題。教師要正視當前的個案觀察記錄撰寫工作的不足,加強教學反思,努力提升個案觀察記錄水平;加強素質進修,努力優(yōu)化個案觀察記錄撰寫能力;加強客觀分析,努力擴大個案觀察記錄的幼兒評價效能,確保幼兒的個案觀察記錄可以取得實效。
參考文獻:
[1]劉晶波.學前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2]王曉芬, 彭曉敏, 耿玥. 幼兒園教師撰寫個案觀察記錄的現狀及提升對策[J]. 幼兒教育:教育科學, 2018(7):22-26.
[3]李嬌. 對教師進行幼兒個案觀察記錄的分析與思考[J]. 讀與寫(上,下旬), 2018, 15(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