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竹
【摘要】習作單元,強化學生習作能力的培養(yǎng)。本文從依托精讀課文,把握單元要點;依托單元要點,培養(yǎng)選材能力;運用習得方法,助力完成習作;緊扣單元要點,評價修改習作和展示收編作品,激勵學生寫作五個方面去探討習作單元的教學。
【關鍵詞】部編版教材;小學語文;習作單元;教學探究
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的習作單元圍繞“體會文章是怎樣圍繞中心意思來寫的”和“從不同方面或選取不同事例,表達中心意思”這兩個語文要素,去引導學生領會“怎樣表達文章的中心意思”,幫助學生掌握“圍繞中心意思寫作”的方法。在教學這一單元時,怎樣做才能讓教材更好地發(fā)揮作用,助力學生寫出中心明確、材料恰當、內(nèi)容具體的作文?下面筆者談談幾點相關做法。
一、依托精讀課文,把握單元要點
習作單元的精讀課文側重從閱讀中學習表達的方法?!断奶炖锏某砷L》開篇以“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jié)。”引領全文,圍繞這一中心,課文的第2-4自然段對萬物的迅速成長進行了具體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了夏日的生機與活力;而《盼》這篇課文圍繞“盼”這一中心意思,寫了盼的原因、盼的經(jīng)過、盼的結果,讓讀者對“盼”的心情感同身受。筆者有效利用文本,通過這兩篇精讀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把握“寫文章要圍繞中心意思去寫”這一單元要點。
二、依托單元要點,培養(yǎng)選材能力
文章有了中心,就如樹有了根,不過,光有樹根還不行,還要添枝加葉,才能成為一棵茂盛的大樹。所以,在教學《夏天里的成長》《盼》時,筆者引導學生梳理課文,圍繞中心意思,探究在選材方面是如何緊扣全文中心的。
《夏天里的成長》圍繞“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jié)?!狈謩e從生物、事物及人的成長三個方面進行了具體描寫;《盼》這篇課文,“盼穿新雨衣”是重點部分,運用了“晴天盼下雨;下雨盼出去;出不去盼雨停;睡前盼第二天下雨;終于盼來又下雨”這些小事例來具體表現(xiàn)“盼”的心理。
學習了兩篇課文的選材方法后,筆者開展了兩項學習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選材的能力。
活動一: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學生先自主完成課本第76頁“初試身手”的第一項練習,并想一想為什么這樣選;然后引導學生得出:圍繞“戲迷爺爺”這個中心意思,應選擇和“戲”有關的材料;接著,筆者要求學生給材料分類,并進行整理:
從中得出:從不同方面選擇不同的事例來表現(xiàn)“戲迷爺爺”這個中心意思,會使表達更有條理。
學習活動二:圍繞中心擬寫提綱。提綱決定著作文的大致框架,也是學生能否順利完成一篇作文的前提和基礎,所以鍛煉學生擬提綱的能力很重要。筆者利用課本第76頁“初試身手”的第二項練習,要求學生從下面的題目中選一兩個,說說可以從哪些方面或選擇哪些事例來寫,并再次利用表格,填寫表格式提綱。
好斗的公雞? ?都是淘氣惹的禍? ?閑不住的奶奶
忙碌的早晨? ?歡聲笑語滿校園? ?那些溫暖的時光
示例:
學生完成后,經(jīng)過討論、展示和評價,最后得出:抓住題目中的“中心”,由中心想開去,向外輻射,就能為中心編織一張網(wǎng)。表格的運用讓學生學會搜集整理習作的素材,提升學生的能力,也為學生習作提供了支架。
通過兩項活動,學生學到了圍繞中心選材的技巧:選材一定要注意突出中心,選擇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材料,才能將中心意思表達清楚。
三、運用習得方法,助力完成習作
學生能圍繞一個中心意思,會從不同的方面或不同的事例選擇材料了。那么,怎樣將重要的部分寫詳細、寫具體呢?還是得從精讀課文中學方法。
《夏天里的成長》是通過“羅列快速生長的事物”將重要的部分寫詳細、寫具體的。《盼》在“盼穿新雨衣”這一部分,作者運用一個又一個小事例,抓住人物的心理、動作、語言等方面,細致地刻畫了“我”對穿上雨衣的期盼。此外,將重要的部分寫詳細、寫具體還可以借景抒情,做到情景交融。
回顧了兩篇課文的表達方法后,結合“交流平臺”,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筆者引導學生進一步總結:寫文章要先確立中心,然后圍繞中心意思,從不同的方面或選取不同的事例來寫,將重要的部分寫詳細、寫具體。這就是這個單元教給我們的寫作方法。
之后,筆者運用習得方法,導入習作:漢字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不同的漢字會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出示課文第80頁的漢字)
甜? ? 樂? ? 淚? ? 暖? ? 悔? ? 望
迷? ? 妙? ? 變? ? 忙? ? 尋? ? 讓
這些字是否讓你想起了某些事例或場景?我們先選一個來說。比如,看到“甜”字,你想到了什么?
如果選擇寫“甜”,你是想選擇幾個方面來寫,還是想選擇一個方面寫幾個事例呢?(強調(diào)選材上一定要注意突出中心,選擇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材料)模仿《夏天里的成長》《盼》,用結構圖或表格式提綱概括,如:
接著,筆者讓學生自主選擇一個自己感受最深的漢字,模仿“甜”的構思過程,先列提綱,再借助提綱嘗試完成習作,注意表達方法:(1)文章要先確立中心。(2)圍繞要表達的意思從不同的方面或者選取不同的事例來寫。(3)表達時要將重要的部分寫詳細,寫具體。(4)題目可以用選的這個字,也可以另擬。
四、緊扣單元要點,評價修改習作
《爸爸的計劃》《小站》兩篇習作例文,一篇寫人,一篇寫景,為學生提供了不同的文體范例。學生完成習作后,筆者要求學生自主閱讀“習作例文”,借助旁批了解作者是如何圍繞中心意思寫的,展開討論:
(1)《小站》從哪些方面描寫了小站的“小”?
(2)《爸爸的計劃》選取了哪些事例去表現(xiàn)“爸爸愛定計劃”?這些事例哪些詳寫?哪些略寫?
學生進一步感受表達方法后,對照例文,結合下面的評價量表,修改自己的作文。
之后,選取優(yōu)秀作品進行展示、點評,再次深化學生對寫作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還選取了存在問題比較典型的習作,結合精讀課文或習作例文中的例子,加強方法指導,讓學生明確如何進一步修改自己的習作,學會更好地表達,提升寫作成功率。
五、展示收編作品,激勵學生寫作
學生的習作是他們這一單元學習的成果。筆者從中選取了優(yōu)秀作品在“學習園地”進行展示;全班學生的作品用規(guī)定紙張謄寫,裝訂成冊,編成作品集,放在圖書角供閱覽,還把特別優(yōu)秀的作品向報社投稿,使學生收獲成功的喜悅,大大激勵了學生寫作的熱情。
習作單元各個版塊的內(nèi)容環(huán)環(huán)相扣,寫好習作是核心任務,也是終極目標,只有精準解讀教材,把握單元要點去精心設計教學,才能強化習作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吳勇.寫作資源教學化:習作單元的認知和實踐路徑[J].小學教學參考,2019(25).
[2]梁俊.精準把握習作單元 有效提升表達能力[J].小學教學參考(語文),2019(9).
責任編輯? 胡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