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慧玲
摘要:一名高二女生因為“腳臭”與舍友發(fā)生矛盾,班主任“調(diào)換宿舍”的做法進而激化了學生的人際矛盾。在遭遇班級同學的排擠四個月后,該女生終于扛不住了,在失眠、恐懼不安的折磨下開始自我傷害,并且具有強烈的自殺意念。心理教師在接納學生的前提下調(diào)查了解事件真相,抓住問題的關(guān)鍵,幫助學生順利度過此次危機,恢復心理健康。
關(guān)鍵詞:危機干預;自傷;人際交往;同伴關(guān)系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2)04-0072-04
一、案例概況
小艾(化名),高二女生,高高瘦瘦,皮膚黝黑。在家里排行老大,下面有一個弟弟,父親非常強勢,控制欲強,母親比較通情達理。父母關(guān)系一直不好,在孩子小的時候經(jīng)常吵架,孩子長大之后很少吵架了,但是關(guān)系并未好轉(zhuǎn),因為三觀不合夫妻早已分床睡,很少交流。
小艾在上學期曾與宿舍同學發(fā)生激烈矛盾,當時在一位好朋友的陪伴下哭著跑來輔導室跟輔導老師說:“我不想活了,想要跳樓?!痹瓉?,宿舍有一位女生小青(化名)說她腳臭,并且把她腳臭的事情傳到了班級,現(xiàn)在全班同學都知道她腳臭了,這讓小艾覺得非常羞愧和難過。
我耐心聽完事情的經(jīng)過,并安撫小艾的情緒。十分鐘后,小艾的情緒已經(jīng)平靜下來,這時候上課鈴聲響了,小艾表示自己沒有那么難過了,要回去上課。我交代陪同的學生多關(guān)心小艾,并讓小艾順其自然,這件事很快就會過去的,如果那位同學持續(xù)散播你的缺點再告知老師進行干預。
待小艾走后,我聯(lián)系班主任交待了情況,并讓班主任幫忙聯(lián)系那位小青同學下午第一節(jié)課來找我。結(jié)果來找我的女生并不是小青,而是小艾本人,小艾不希望老師去找小青,認為會把整件事情鬧大,她就更加沒法做人了。
鑒于這種情況,我把情況反饋給班主任后,請班主任積極介入。后來小艾也沒有再找我,上課期間也沒有發(fā)現(xiàn)她有任何異常,我以為這件事情已經(jīng)順利解決了。
沒想到四個月后的一天,小艾又哭著進來輔導室說自己受不了,她說自己跟宿舍同學的關(guān)系不好,遭遇排擠;班主任在班會課上調(diào)整宿舍一事再次引起隔壁宿舍同學對她的不滿,目前全班同學都排擠她,沒有一個人愿意跟她做朋友。
她說近半年以來自己一直失眠,容易驚醒,睡不著,莫名其妙就會哭泣。春節(jié)假期期間,有一天晚上寫作業(yè)到凌晨1點左右,突然看到一句話“人活著的意義就是沒有意義”,就突然發(fā)蒙并完全沒有理智地沖上樓頂想跳下去,爸爸發(fā)現(xiàn)并阻止了她,還打了她一巴掌。之后,父女倆約定以后都不再做這樣的事情,父親答應幫她隱瞞,不告訴母親。小艾覺得媽媽很不理解自己,總認為熬一熬就好了,不要那么嬌氣和矯情,但是她就是過不去。
二、案例分析
根據(jù)小艾的描述,小艾與宿舍同學的關(guān)系非常糟糕,一直遭遇舍友們的冷暴力。班主任當時的干預顯然沒有幫助到她,反而激化了小艾與隔壁宿舍同學之間的矛盾,導致全班同學都開始排擠她。人際交往方面長期的壓力導致小艾失眠、焦慮和恐懼,時間久了引發(fā)了抑郁,她出現(xiàn)自殺念頭和想法,并有劃手、割腕等自傷行為。
同伴關(guān)系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一種重要關(guān)系,青少年遭遇同伴拒絕容易產(chǎn)生孤獨感,缺乏歸屬感,影響其身心健康發(fā)展。小艾的家庭親子關(guān)系一般,父母關(guān)系糟糕,長期處于關(guān)系緊張的家庭氛圍之中,導致小艾缺乏安全感,敏感多疑,因此在與同伴相處過程中相較其他同學更容易產(chǎn)生沖突和矛盾,并缺乏應對技巧。
小艾雖然有自殺念頭和想法,情緒波動大并伴有嚴重失眠和抑郁傾向,但是她的情緒更多屬于應激反應。因此,這個案例的關(guān)鍵是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幫助學生解決人際沖突,進而緩解焦慮情緒。
三、危機處理過程
(一)心理教師評估學生狀態(tài)
1.了解學生的極端行為和想法
小艾表示自己第一次出現(xiàn)自殺念頭是在2020年11月18日,班主任調(diào)整宿舍那一晚,自己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著。當時,宿舍的人在哭,自己也在哭,有種強烈的感覺是“自己無法做人了”,然后一整晚都非常害怕和恐懼。
現(xiàn)在,剛開學回到宿舍,這種強烈的不想活的念頭又重新出現(xiàn)了,真的不想繼續(xù)待在這個環(huán)境之中。自己現(xiàn)在非??謶趾秃ε拢吆軈柡?,感覺沒有一個人理解自己。這幾個月都有想死的想法和沖動,每天情緒都會崩潰,害怕見到人,想找個地方躲起來。跟媽媽提過要走讀,但是班主任不一定會同意,媽媽也不是很贊同自己走讀。期間好幾次把刀放在自己手上割下去,手腕上還有淺淺的傷痕。
小艾平靜下來之后表示自己一開始說的曾經(jīng)嘗試自殺被父親攔住的這件事情是騙老師的,目的是想讓老師答應讓她走讀。
2.簽訂《不自我傷害協(xié)議》
輔導教師首先感謝她的真誠并答應一定會幫助她走出困境,同時也鼓勵她勇敢面對自己的內(nèi)心,不能再退縮和隱瞞。之后,小艾簽訂《不自我傷害協(xié)議》。然后老師告訴小艾,任何時候有自傷的沖動和念頭并且無法控制,可以第一時間聯(lián)系輔導教師、家長等人,也可以通過撥打24小時危機熱線解除自傷風險。
(二)啟動學校危機干預機制
根據(jù)小艾表達的自殺念頭以及自傷自殺行為,心理教師首先把學生情況報告學校心理危機干預領導小組,學校德育處立即啟動學校危機干預機制,安排心理委員、宿舍聯(lián)絡員24小時陪護學生,了解學生在校期間的動態(tài),保安、宿管、科任教師和班主任等相關(guān)人員留意學生的一舉一動,有情況立即上報。心理教師繼續(xù)找小艾、其他教師了解事情起因,班主任聯(lián)系家長告知學生目前的狀態(tài),待心理教師摸清學生情況后緊急召開家校會議,商討策略。
(三)跟相關(guān)學生了解事情始末
學生們反饋小艾是一個很愛推卸責任的人,目前班級同學跟她關(guān)系不好,但是也沒有欺負她的行為。小黃說:“有一次宿舍同學的臺燈在充電,但是插頭被人拔了,詢問是誰拔的,沒有人承認,后來小艾迫于壓力才承認是自己拔的,那位同學也原諒她了?!?/p>
輔導教師進一步詢問上學期11月初關(guān)于“腳臭”是怎么一回事,小黃回復:“當時整個宿舍的同學都聞到了腳臭的味道,大家都不知道是誰的,結(jié)果小艾就說肯定是某某同學的柜子散發(fā)出來的味道,結(jié)果是她自己的臭鞋子產(chǎn)生的味道。因為這件事她跟宿舍同學的關(guān)系鬧僵了,大家都不再喜歡和信任她了?!?/p>
當時小艾來找過心理教師,說自己因為腳臭被同學取笑,覺得沒有臉見人。當時心理教師沒有完全處理好這件事情,而是由班主任代為處理。沒想到班主任的處理加劇了小艾與班級同學的矛盾。于是輔導教師接著問小黃,班主任當時是如何處理的,為何會加重矛盾呢?
小黃回復,當時由于小艾在A宿舍跟舍友矛盾大,適應不良,經(jīng)??奁嘀魅伪闾岢稣{(diào)換宿舍,讓小艾去B宿舍住,讓B宿舍里面出來一位同學到A宿舍住。B宿舍的同學一聽都非常氣憤,都不愿意與小艾交換宿舍,但是無奈班主任要求必須換,于是B宿舍人心惶惶,大家既傷心難過又氣憤,就把怒火發(fā)泄在了小艾身上。B宿舍幾位同學跑到A宿舍把小艾叫出來,對她說:“首先,我們B宿舍全體舍員永遠都不歡迎你,如果你真的搬過來,我們也會把你的東西扔出去的,你自己看著辦吧。”
從此以后,小艾在這個班級里就成了女生們攻擊的對象,大家都不再愿意與她做朋友了。小艾的舍友表示當時看到她這么可憐,便主動要求班主任不要再調(diào)她去別的宿舍了,也答應班主任愿意重新接納她。
了解情況之后,輔導教師終于明白了小艾說的那句話:“別的宿舍的人在哭,我也在哭,我感覺自己無法做人了。”可見,小艾當時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四)向班主任了解調(diào)換宿舍的初衷
班主任表示小艾本身存在一定的問題,喜歡散布她人缺點,多疑,認為別人對她不滿,實際上同學們沒有誰對她不滿意。宿舍里面有腳臭的味道,在原因尚未查明的情況下她就指責他人,招致宿舍同學的不滿,在確定是她的鞋子發(fā)出味道之后還百般抵賴。為此,班主任還主動邀請小艾的父母到學校處理矛盾,她父母認為需要調(diào)換宿舍來緩解小艾與舍友之間的矛盾,并要求宿舍同學向小艾道歉。班主任于是在班會課上要求B宿舍主動出來一名同學與小艾調(diào)換宿舍,B宿舍同學都不愿意,但是當時班主任認為必須實施,同學有困難,其他同學必須相互幫助。第二天,小艾同宿舍的同學主動跟班主任申請把小艾留下,她們愿意好好跟她相處,此事就此了結(jié)。
(五)家校合力幫助學生解除危機
1.家校會談,商議學生問題處理
班主任聯(lián)系家長,迅速召開家校會議,心理教師告知家長學生目前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學生要求走讀的想法。小艾媽媽一開始是反對的,因為小艾住在城區(qū),離學校比較遠,家長有工作無法每天接送孩子,擔心影響孩子學習。經(jīng)過心理教師的反復分析,小艾目前的狀態(tài)確實不好,如果更早幫助她,她可以在高三階段重新回來住宿。小艾媽媽勉強答應了孩子走讀的要求。當小艾得知這個消息后,整個人都輕松了很多。
2.班級學生形成“幫扶小組”,關(guān)照小艾
小艾最怕班級同學的排擠,認為大家沒有原諒她。輔導教師與班級同學交流過程中發(fā)現(xiàn),之前的事情已經(jīng)過去四個月了,大家現(xiàn)在都并不那么在意了。于是輔導教師聯(lián)系心理委員、宿舍聯(lián)絡員形成幫扶小組,同時建議同學們主動靠近小艾,默默關(guān)注小艾,尤其是如果有個別同學針對小艾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告知輔導教師。
3.班主任、學科教師給小艾更多關(guān)注
班主任了解小艾的情況后,也意識到當初調(diào)整宿舍的做法不合適。心理教師建議班主任改變對小艾的看法,接納小艾,因為每位學生身上都有缺點;現(xiàn)在小艾遇到了困難,只有用愛去關(guān)懷她,才能幫助她度過危機。
同時,建議其他科任教師在小艾走讀期間能夠更多幫助小艾,確保她能夠跟上其他同學的學習進度。班主任也做好班級的輿論管理工作,杜絕其他同學對小艾的走讀進行討論和過度關(guān)注。
4.心理教師等積極跟進,保證學生安全
小艾走讀之后,輔導教師間隔兩天就會與小艾進行簡短的交流,了解小艾的心理動態(tài);主動與小艾的母親進行交流,小艾的母親表示自己因為夫妻關(guān)系處理不好,也自學過心理學,這次要好好應用起來幫助小艾恢復健康;要求心理委員密切關(guān)注小艾的情況,發(fā)現(xiàn)異常即刻上報;與門衛(wèi)大叔和早讀教師事先打好招呼,讓他們包容小艾,小艾如果因為搭公交遲到,暫時不計過錯。
四、干預效果及反思
(一)干預效果
從學生求助到聯(lián)系家長,再到家校會談,僅僅用了一天的時間,學生知道父母和班主任都了解自己的情況后終于松了一口氣。學生申請走讀是為了救贖自己,并非真的想自殺。
之后的日子里,輔導教師下班回家路上經(jīng)常能夠看到小艾騎共享電動車去公交車站,有時候會叫住小艾問她最近的狀況,小艾都會回復老師說感覺很好,終于能夠睡著覺了,就是有點擔心成績,有點趕不上同學們的進度。
隔周,小艾到輔導室與老師匯報近況時提到,走讀之后最大的進步就是能夠睡著覺,整個人好了很多;班級同學好像也對自己“溫柔”了起來。
有一次,教室拉了窗簾,自己感覺有點悶,就一直看著窗外,這個時候一個女生主動問她說是不是要拉開窗簾,她可以幫小艾拉開,讓她不用害怕和擔心。
還有,自己走讀以后,有幾個同學發(fā)微信問她發(fā)生了什么,主動關(guān)心她。
當我問這些人的名字時才發(fā)現(xiàn),她提到的學生都不是我事先安排好的學生。其實她們并不像小艾一開始想象得那么可怕,只是在當初那種情境下,大家跟風做出了一些傷害她的舉動。班主任那邊也松了一口氣,表示小艾走讀之后情緒穩(wěn)定,段考排名有進步。
兩個月后,小艾主動回來咨詢輔導教師“小高考”的信息,讓輔導教師幫助她分析她更適合考取本科還是選擇小高考考取大專,我看到小艾完全從當初的人際壓力下走了出來,并對自己未來有了思考,甚感欣慰。
(二)案例反思
1.班主任要考慮學生的心理訴求
在這個案例中,班主任調(diào)換宿舍的做法是激化小艾與班級同學矛盾的導火索,調(diào)換宿舍本意是幫助小艾換一個環(huán)境,引導班級同學要互相幫助,但是卻忽略了學生的內(nèi)心需求。
對于B宿舍的學生來說,誰也不愿意突然更換環(huán)境,這是非常難以接受的,而班主任忽略了學生的內(nèi)心訴求。沒有從班主任那里得到理解,B宿舍的學生轉(zhuǎn)而攻擊小艾,讓小艾陷于人際紛爭的漩渦中心。
如果班主任在做出這個決定后能夠看到學生的抗拒,傾聽學生的內(nèi)心訴求,改變工作思路,小艾大概不會出現(xiàn)后面的危機。
這個案例也提醒廣大班主任,需要注意青春期同伴關(guān)系對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做班級工作時能夠考慮學生的內(nèi)心需求。
2.教師和家長要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在本案例中,班主任一直對小艾懷有偏見,認為她本身存在一定的問題才導致被舍友排斥。小艾的母親也認為小艾有點自私,心胸不夠?qū)拸V。在學生的人際關(guān)系問題暴露出來之后,父母和老師往往認為學生本身有問題,要求學生改變自己,而不是去調(diào)查和了解事情的經(jīng)過,幫助學生處理人際沖突。
學生遭遇同學排擠后,還要遭遇來自老師和家長的指責,可想而知她內(nèi)心該有多難過和痛苦。
當一個學生人際交往出現(xiàn)問題,毋庸置疑她自身可能存在一些問題,但是這不影響我們?nèi)椭?,理解和支持她。接納學生的不完美,幫助學生順利度過人際交往的困境,就能防止心理危機的發(fā)生。
編輯/衛(wèi) 虹 終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