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
摘要:閱讀能力是小學生應該具備的一種基本重要能力,其直接影響了學生思維、想象、審美、鑒賞、創(chuàng)造等能力的發(fā)展,甚至決定了學生語文語言應用水平的高低。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重視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本文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以下粗淺的探究。
關鍵詞:小學教育;語文教學;閱讀能力; 培養(yǎng)途徑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一、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現(xiàn)狀
1.學生的自身因素
小學生是一個特殊群體,與年長的學生比較自身存在很多不足,他們相對來說比較活潑好動,受外界因素影響較大,在控制力和耐心上也相當缺乏,最重要的是,小學生識字較少且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差,會的只有幾個簡單字詞,大部分還只是停留在拼音的層次,因此,其閱讀能力自然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受限制。
2.教師落后的教學模式
老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往往使用較為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對擴展閱讀課程概念和意識比較模糊及重要性認識不足,因此,在課堂講解中大多數(shù)老師采用識詞、組詞、讀文、回顧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和忽略了學生閱讀情感的體驗。
3.家長的重視度不夠
家長關注點主要集中在新接觸的課程,比如,數(shù)學或者英文課程,因此,家長對于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和習慣比較缺乏,究其原因是因為家長不清楚擴展閱讀的重要性,因此家長沒有及時地督促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間接地阻礙了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意義
1.幫助學生理解以及鞏固課堂知識
小學階段的學生還處于兒童時期,其自身的理解能力相對偏弱,對于語文課堂中學習的某些復雜知識,往往不能及時消化,而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夠有效加深小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對學生而言,理解力的基礎是對文字的認讀,然后結合自身的原有知識,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分析、比較以及概括之后,實現(xiàn)理解文章詞句含義以及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理解能力也成為閱讀能力的基本標準。
2.有助于小學生自身表達能力的有效提升
鍛煉小學生的表達能力也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教學任務。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善于在日常教學中讓學生自行表達對內(nèi)容以及段落的分析與概括,并對文章詞句進行解釋,或者通過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將自己對文章內(nèi)容的見解進行表達。如此一來,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還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diào)動其積極性。
三、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有效措施
1.加強字詞句訓練
一篇較為完整的文章主要是由各個段落組成的,段落是由多個字句構成的,因此,字句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基礎。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老師需要對學生寫作的句子進行指導,進而表達出完整的句子,這樣才能夠將文章體現(xiàn)出的思想感情充分表達。在具體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對于語文課本中的某一篇文章或者是某一段落,需要在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后,根據(jù)學生的理解程度布置課后作業(yè),使得學生能夠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帶著問題去進行更加深入的閱讀,將相關的字句以及段落等一一標注,這樣不僅利于學生在老師講課過程中的深入理解,而且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目的。
2.指導正確的閱讀方法
英國一位文學家曾經(jīng)說過:有些書閱讀一部分就可以,有些書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就可以,而對于一些經(jīng)典著作來說,則需要反復誦讀,并深入理解。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而言,閱讀文章只需要讀懂文章內(nèi)容以及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即可,其中具體包括:文章內(nèi)容、文章結構以及文章情感等。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精確文章主旨,了解文章段落,抓緊文章思路以及明確文章的方式創(chuàng)作背景等。精細閱讀是對整篇文章的理解,在精讀文章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注重與文章語境相結合,進行文章的理解和把握,掌握文章的寫作思路和結構,進而更好的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理解,加強對文章層次的深入理解。此外,老師需要采取各個方式對學生開展引導式教學,如背誦、寫體會以及精讀文章等,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對重點句子、文章主旨以及疑問之處需要進行批注,并做好課堂記錄,便于學生有序的開展語文閱讀的學習,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
3.合理利用多媒體設備
伴隨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設備意義重大。在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通過使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有關閱讀課堂的視頻或者是圖片,能夠更加直觀的向學生展示出教學內(nèi)容,便于學生的理解。如老師在講解《金色的魚鉤》一課時,為學生播放有關老班長帶領受傷紅軍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了解到坐在教室內(nèi)學習、享受和平的時候,多少人還在處于戰(zhàn)爭的籠罩下,期盼著和平,老班長舍己為人的做法敲擊學生的內(nèi)心深處,進一步使得學生能夠珍惜自己現(xiàn)在的生活,適當?shù)牟シ乓恍┯嘘P戰(zhàn)爭的影像,能夠更加觸動學生的心靈,激發(fā)學生繼承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和精神,充分表達出學生的內(nèi)心情感。
4.加強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是對課堂上學習知識的鞏固,同時更加深入和延伸課堂的學習。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可以有效彌補學生課堂上學習的不足,還能夠積極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進而獲取更多的全新知識,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重視課外閱讀,需要教會學生分辨文章的優(yōu)良標準,讓學生能夠閱讀更多的優(yōu)秀文章和書籍,并根據(jù)學生自身的閱讀興趣和特點,為學生選定一些具有針對性的閱讀材料,如地理科普、童話故事、名人趣事以及歷史故事等,并且生僻字少、難度適中以及內(nèi)容豐富等書籍。
四、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一方面,需要準確掌握課本內(nèi)容,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加深學生對于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另外一方面,需要積極做好課外閱讀的擴展工作,通過增加課外閱讀量以及采用多媒體設備的教學方式,對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閱讀方式和良好的閱讀習慣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岳秋景.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6(14):148-149.
[2]張海波.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教學論壇,2014,(07).
[3]袁峰霞.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赤子,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