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志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下,小學各個學科都進行了深刻的整改。在整改中,要求教師在教學課堂中注意學生主體地位的發(fā)揮。英語作為小學重要課程之一,對其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思路都進行了徹底的轉變。教師應結合新型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創(chuàng)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以及對學生“因材施教”。
關鍵詞:小學英語;互動教學;應用實踐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7-196
引言
隨著時代的進步,小學各科的教學手段也隨之進步。新課程與素質教育提倡,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與小學英語教學相結合。小學生的思維與人格正處于發(fā)展并形成的黃金時期。對于人際交往學生內心需求強烈。因此,教師應將英語基礎課程與互動教學相結合。學生與教師之間開展良好互動的同時,學生之間也應開展高效的合作學習。幫助教師開展高效的英語教學課堂,同時滿足學生人際交往的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以及個性發(fā)展。
1現(xiàn)階段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現(xiàn)狀
現(xiàn)階段,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發(fā)展時期,離不開教師正確的引導與塑造。教師結合學生自身的發(fā)展需求,構建優(yōu)質的英語課堂氛圍。提升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鍛煉學生的英語邏輯思維。但是,部分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仍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之處。
1.1教師思維未進行轉變
小學時期的學生思維模式尚未成熟,對于一切新鮮的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教師的授課氛圍以及教育思路,對于小學生有著較為深刻的影響。但是,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仍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于課堂采取“一言堂”模式,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課堂中被動地吸收知識,不需要將問題進行提問,也不需要與他人互動交流。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能力被迫下降,邏輯思維得不到發(fā)展。教師的高效小學英語課堂無法有效的構建。
1.2師生之間缺少互動性
學生此時的人格正處于形成時期,教師有效地引導與互動,能幫助其構建較為完全的人格。師生之間開展良好的互動,促進學生提升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利于教師自身良好地掌握學生學習情況。但是,現(xiàn)階段部分教師更加注重課程中內容的講解。對于師生之間的互動缺乏重視,認為幫助學生學好基礎知識才是教學中的重中之重。長此以往,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將存在阻礙,無法構建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無法幫助學生得到綜合能力的提升。
1.3教師表揚方式過于單一化,缺少客觀性
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與養(yǎng)成,離不開教師的鼓勵與表揚。教師正確的鼓勵與表揚,能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英語的興趣,促進學生克服學習障礙。因此,“賞識教育”逐漸出現(xiàn)在了人們的視野當中,并被教育行業(yè)愈發(fā)重視。但是,部分教師對于表揚的方式仍停留在表面。在學生進行問題的匯報時,教師不管學生對錯與否,首先進行的回答便是“你真棒,太厲害了”等。長此以往,學生無法正確的審視自身的學習情況,不利于教師開展良好的英語課堂教學。
2小學英語中互動教學的方式
2.1創(chuàng)設課堂趣味性情境教學,激發(fā)學生互動興趣
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往往采用的是“問答式”“灌輸式”教學。學生無法在枯燥的課堂中與教師開展良好的學習互動。學生只能干巴巴地進行問題回答,師生之間的關系較為僵硬。無法幫助學生在課堂中提升自身的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因此,教師應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充滿趣味性的教學環(huán)境。將情境教學與師生互動相結合,幫助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習英語。并在切身探索英語情境時,遇到困難能夠與教師開展良好的互動。
例如在《Hello!》這一課時當中,教師首先在課堂中進行自我介紹,并用“Hello、Hi..”等詞語與同學打招呼,進行課程導入。在課程導入時,教師創(chuàng)設“迪士尼”卡通情境教學,教師出示迪士尼人物圖片,使學生與其進行問好。并進行迪士尼角色扮演,互相練習語句“ Hello,I’m?. Hi,I’m?”” Goodbye.Bye-bye.?!辈⒃谡n程最后制作面具,學生對面具涂色。戴上面具與班級同學互相打招呼并介紹自己。
2.2構建輕松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參與到課堂互動
互動教學在課堂開展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且愉快地課堂氛圍。學生若是長期處在枯燥無趣的課堂當中,對于師生之間的互動將毫無興趣。對于英語的學習無法高效的提升,也不利于教師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應將課堂進行徹底的轉變,將輕松愉快的氛圍呈現(xiàn)給小學學生。并轉變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英語課堂中,愛說、敢說。能夠表達出自己的問題,并能充滿自信的學習英語基礎知識。
例如在《Happy birthday!》這一課時當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We will rock you>歌曲,與學生一起做動作。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并利用動畫片《王子過生日》引出課題。出示蛋糕圖片,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課程開啟后,教師在教學環(huán)節(jié)設置九宮格游戲:點到單詞,說出句子。學生在與教師互動的同時,對知識進行了鞏固。
2.3合作式探究學習,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良好的互動教學不應只表達在師生之間,更應充分發(fā)揮在學生之間。小學階段,學生對于合作一詞理解不夠深刻,無法高效地滿足自身人際交往需求。對于合作停留在表面理解,仍然以自我為中心。因此,教師應抓住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高效的合作模式探究學習,并開展高效的互動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以及個性發(fā)展。在合作中滿足自身的人際交往需求,培養(yǎng)自身良好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例如在《Colours!》這一課時當中,教師利用兒歌進行導入,教師通過與學生趣味性的對話,并與學生進行歌詞合唱。產生趣味性的師生和互動,并引出課題幫助學生初步朗讀語句“What colour is it?”。教師創(chuàng)設小組,學生之間進行良好的互動模式。小組內學生利用英語語句This is…進行介紹別人的姓名,并在進行介紹后能主動表示友好。學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總結
綜上所述,教師若想在小學英語課堂中融合互動教學,應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切實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通過多元化的學習手段,幫助學生滿足自身人際交往需求的同時,促進自身英語綜合素養(yǎng)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禹躍武.淺談小學英語的互動教學[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08):573.
[2] 欒雪寧.淺談小學英語互動教學如何實踐[J].學周刊,2019,36(3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