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語文學科教學中,學生課外閱讀情況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但在實際教學中,課外教學往往容易被教師忽略,導致學生閱讀能力差、理解能力不足,這些問題制約著學生的語文學習。因此,本文基于素質(zhì)教育,研究了如何拓展學生的語文課外閱讀思維,對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策略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36-0036-02
引? ? 言
語文學習不僅需要學生通過課堂學習掌握基本的語文學習技巧,還需要學生養(yǎng)成積累與閱讀的習慣,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語文既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門語言,需要學生具有開闊的思維及視野,才能有效把握語文課文中的關鍵要素。當下,初中語文課外閱讀存在一定的問題,不利于學生語文學習效率的提高,因此,探索課外閱讀思維拓展方法十分必要。
一、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思維拓展現(xiàn)狀分析
雖然素質(zhì)教育觀念逐漸深入人心,但受升學壓力、硬件設施、應試教育思想等影響,一些教師仍將教學目標制訂為提高學生的成績[1]。因此,這些教師仍然將教學重點落在語文閱讀技巧學習上,對學生理解能力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不足,對學生思維的拓展更是鮮少有之。因此,學生被動接受碎片化的語文知識點,無法形成完整的語文知識體系,導致語文學習效率低下[2]。
從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現(xiàn)狀來看,一些學校未能將課外閱讀學習發(fā)展為學生的常態(tài)學習內(nèi)容。課外閱讀本身是一個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當下的語文課外閱讀教學計劃往往未能得到有效落實。這其中的原因值得廣泛思考。
二、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思維拓展困境
(一)外界阻力大
初中階段不僅是學生學習與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還是其課業(yè)負擔逐漸加重的重要節(jié)點。學校辦學不僅需要面對中考帶來的升學壓力,還要響應“為學生減負”的號召。但受應試教育思想影響,一些教師錯誤地認為開展課外閱讀會占用學生的學習時間,不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沒有認識到課外閱讀對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作用。此外,一些家長認為閱讀課外書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由此可見,語文課外閱讀的開展面臨一定的阻礙[3]。
(二)監(jiān)督難度大,可持續(xù)性低
顧名思義,語文課外閱讀是學校課程外學生自主完成的閱讀,根據(jù)初中生的自控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家庭氛圍,乃至學科學習偏科程度,會呈現(xiàn)一定的差異。課外書籍的閱讀不僅需要閱讀環(huán)境、閱讀成本的支持,還需要有充足的閱讀時間。如何保證學生按要求完成教學計劃,是當下語文課外閱讀面臨的重要阻礙。這衍生出另一大重要問題,即課外閱讀監(jiān)督不力。從理論角度來說,教師與家長應共同為處于成長期的學生營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幫助學生高效完成學習計劃[4]。但受各方面影響,教師布置的課外閱讀任務往往容易流于形式,最終不保證使語文課外閱讀的可持續(xù)進行,更不必談及對學生思維的拓展。長此以往,語文課外閱讀反而成為學生的“學業(yè)負擔”。
(三)教師負荷大,思維引導有限
在初中階段,語文教師不僅需要進行課程教學,有時還要需要參與班級事務管理。語文教學內(nèi)容廣泛,不僅包括詞義、詞匯,還要緊跟時代潮流,將文學作品與當下社會、自然、人文背景相結(jié)合。因此,語文教師真正進行語文課外書籍講解的時間相對較少,這使得教師無法在有限的時間里針對課外書籍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閱讀思維的引導與拓展。此外,針對一些內(nèi)容多、可讀性低、晦澀難懂的書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容易感到迷茫,往往完成了表面閱讀,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思維卻并未得到有效拓展。
三、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思維拓展的有效策略
(一)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定點閱讀
在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學生自主進行課外閱讀學習往往受限于閱讀時間、習慣、空間等因素,導致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流于形式,不能真正發(fā)揮作用。初中階段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與邏輯能力的重要時期。因此,筆者認為,學校應積極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對課外書籍進行定點、定時閱讀,進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梢园凑詹煌嗉壍呐耪n順序,開設閱讀課,幫助學生完成課外閱讀計劃。教師可以以周為單位開展閱讀課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語文課外閱讀教學計劃,并撰寫閱讀筆記。在閱讀課上,教師要對學生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講解,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學作品,在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語文學習的同時,促進其綜合素質(zhì)的不斷提升。
(二)促進書籍流轉(zhuǎn),選購適合初中生的課外書籍
學??梢圆扇魍ㄐ」竦姆绞剑凑彰堪嘁槐镜牟少徲媱澾M行采購。教師根據(jù)初中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選擇書籍。在具體的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書籍的閱讀難度、字數(shù)及寫作風格等設定學習周期,讓學生在一個周期內(nèi)完成一本書的閱讀。在一個班級的書籍閱讀完后,教師可以與其他班級交換已經(jīng)閱讀完的書籍,最大限度地保障書籍的利用效率。這樣也便于教師在一個班級針對一本書開展統(tǒng)一的課外閱讀教學,減輕教師的教學負荷,加強對學生的思維引導。教師要重視圖書的選購工作,并做好書籍之間的流通與管理。
(三)分級開展閱讀教學,對學習過程進行綜合評優(yōu)
考慮到初三年級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及升學壓力,初三學生往往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語文課外閱讀。因此,在實際的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應以初一、初二學生為主,讓初三學生自愿參與。此外,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外書籍閱讀,教師可以引入綜合評優(yōu)機制,對學生的語文閱讀筆記進行多元評價,并設置優(yōu)秀作品展覽區(qū)域,鼓勵全年級學生進行綜合學習。
(四)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加強教學改革
針對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應發(fā)揮引導作用,積極引導學生走出思維困境,發(fā)散學生的語文思維,使其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涵。
1.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從被動接受向主動學習過渡
課外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與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考慮到書籍流通過程中的班級時間差問題,針對提前完成閱讀計劃的學生,教師應鼓勵學生自己攜帶課外書籍進行閱讀。在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讀書分享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分享自己喜愛的書籍,讓學生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暢所欲言,促使學生從被動接受過渡到主動學習。
學生只有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并將閱讀習慣成功轉(zhuǎn)化為一種學習思維,才能更輕松地構建深層次知識體系。語文教學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成長為具有獨立意識和思考能力的新時代人才。因此,對學生閱讀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
2.學校、家庭兩點化建設,保證教育鏈條完整
初中生的思維處于開化的重要階段,受青春期激素及新鮮事物的刺激與影響,學生容易在初中時期表現(xiàn)出叛逆心理和行為。對此,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應形成合力,缺一不可。“家庭—學?!眱牲c化建設能夠使針對初中生的教育鏈條變得更完整。在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家庭教育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其一是家長的理解與支持能夠降低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的抵觸情緒。家長可以引導學生把閱讀課外書籍變成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讓閱讀課外書籍成為學生減輕負擔的方式。其二是家長充分發(fā)揮監(jiān)督作用,能夠降低學生在語文閱讀中產(chǎn)生惰性思維的可能性。教師布置的語文課外閱讀任務在家長的督促下能夠發(fā)揮更好的效果。其三,家長同樣能夠成為學生閱讀思維拓展的引路人,配合教師完成語文課外閱讀教學計劃。
結(jié)? ? 語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對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能夠?qū)W生的寫作能力及閱讀能力的提升發(fā)揮積極作用,同時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其他學科。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課外書籍閱讀,實現(xiàn)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葉志林.改變教師教學行為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的實踐探究[J].現(xiàn)代教學,2020,454(09):22-23.
[2]王艷梅.走近文學經(jīng)典,傳承傳統(tǒng)文化:初中語文經(jīng)典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2020(04):13-14.
[3]廖玉香.初中語文教學中“個性化+探究式閱讀”的應用探討[J].課外語文,2019(02):95-96.
[4]張春燕.螺旋上升逐步推進:初中語文閱讀思維的層次性探究[J].新課程導學,2013(13):84.
作者簡介:王玲玲(1982.1—),女,甘肅通渭人,本科學歷,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