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核心,能夠引導學生積累英語語言知識、發(fā)展思維品質(zhì)、增強學習能力與文化意識。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如何構(gòu)建高效英語閱讀課堂成為熱點,教師可借助思維導圖來實現(xiàn)這一目標。筆者對如何借助思維導圖構(gòu)建高中英語閱讀高效課堂進行探討,提出了相關的對策。
【關鍵詞】高中英語;思維導圖;英語閱讀;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1)30-0081-02
思維導圖是一種展現(xiàn)發(fā)散性思維的圖形工具,雖然看起來比較簡單,但有著相當強的實用性。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能夠突破以往教學模式的局限性,提高閱讀教學的目的性與趣味性,通過圖文并重的方式把各級主題的關系表現(xiàn)出來,由此拓展閱讀教學的路徑,推動高效課堂的建立。
一、課前使用思維導圖,訓練學生自學能力
預習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活動,教師在該環(huán)節(jié)需明確預習任務,使學生找到自主學習的方向,以此鍛煉他們的自學能力,同時也為接下來的課中學習做鋪墊。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在課前環(huán)節(jié)可以使用思維導圖梳理新單詞、課文內(nèi)容等信息,幫助學生明確預習任務,以免學生盲目地自學,使其有針對性地完成預習任務,為高效課堂的構(gòu)建奠定基礎[1]。
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Unit 5“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中的“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Connection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的閱讀教學中,文本主要介紹漢字書寫體系從古至今的演變過程、特點、作用等,內(nèi)容涉及漢字的文化知識,旨在幫助讀者了解漢字書寫體系的發(fā)展歷史,思考漢字書寫體系發(fā)展與中華文化傳承的關系,感悟漢字的魅力,探尋漢字未來的發(fā)展。在預習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使用思維導圖,以“Chinese”作為關鍵詞,設置一級和二級分支(如圖1所示),要求學生結(jié)合思維導圖自主預習課文,初步構(gòu)建文本框架,并搜集異形同義的漢字,討論哪個時期的漢字較為容易被認出來并說說理由。再結(jié)合對課文插圖中不同時期的“馬”字的討論,激活學生原有的背景知識,使其關注漢字的發(fā)展變化以及原因。
二、運用思維導圖梳理課文結(jié)構(gòu),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
高中生正處于思維能力發(fā)展的關鍵階段,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不僅要關注基礎語言知識的講解,還需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其學習英語的文化背景,感受英語文化,讓他們學會用英語來表述。具體來說,教師在閱讀課堂上可以運用思維導圖梳理課文內(nèi)容,帶領學生有序分析其中蘊含的知識點,且把各個知識要點的層級及隸屬關系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幫助他們建立直觀的記憶鏈條[2]。
圖2
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Unit 3“Sports and fitness”中的“Living Legends”的閱讀教學為
例,本節(jié)課著眼于文本信息的梳理與整體理解,教師可借助思維導圖(如圖2所示)引領學生分析為什么郎平與喬丹是“masters”,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用英語談論自己心目中的體育明星。在課堂活動中,教師可根據(jù)第一個一級分支“contributions”,要求學生快速閱讀全文,討論郎平在排球領域與喬丹在籃球領域的貢獻,這樣能讓學生快速獲取文中有關郎平與喬丹的基本信息,使其對接下來的閱讀活動充滿期待。接著,教師利用思維導圖中的第二個一級分支“l(fā)iving legend”,要求學生思考:Why do you think?the author chooses to write these two sports stars? What are the standards or requirements to be chosen as a living legend of sports star?讓學生討論作者選擇這兩位體育明星的原因及選擇的要求與標準,使其掌握標題與引導段的邏輯關系,判斷作者的寫作意圖,明確“l(fā)iving legend of sports”的判斷標準,為后續(xù)解讀郎平的精神奠定基礎,隨后逐步完善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理清人物信息和理解文本內(nèi)容。
三、合理應用思維導圖,增強學生記憶效果
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隨著新知識的增多,學生往往會遺忘一些內(nèi)容,這樣不僅影響學生后續(xù)的學習,還可能影響到他們的學習信心。對此,教師應合理應用思維導圖,借助思維導圖形象、直觀等特點,引導學生分析與整理所學的知識要點,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從而達到增強他們記憶效果的目的[3]。
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二冊Unit 4“Historyand traditions”中的“What's in a name?”的閱讀教學中,課文主要介紹英國由四個地區(qū)組成及各個地區(qū)的不同傳統(tǒng)。教師可以把本節(jié)課的中心關鍵詞確定為“the UK”,第一個一級分支是“History”,二級分支分別為“In the 16th century”,“In the 18th?century”,“In the 19th century”,“In the 20th century”;第二個一級分支是“Name”,二級分支分別是“The United Kingdom”,“Great Britain”,“Britain”,“England”,“Wales”,“Scotland”,“Ireland”;第三個一級分支是“equally and different”等,如圖3所示。
教師可要求學生結(jié)合思維導圖閱讀課文,在腦海中形成基本框架,并對第三個分支進行補充,如英國四個地區(qū)相同的有currency、military defence和flag,不同的有education systems、legal systems、national days、dishes和football teams等。同時鼓勵學生結(jié)合文本進一步完善思維導圖,列舉出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與內(nèi)容,加深對課文的記憶與理解。
四、運用思維導圖總結(jié)所學,幫助學生完善知識體系
總結(jié)對于一節(jié)課來說屬于結(jié)尾環(huán)節(jié),往往需要教師帶領學生整理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nèi)容,使學生回顧課堂內(nèi)容,幫助他們進一步完善知識體系。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借助思維導圖總結(jié)課堂所學,讓學生建立更為清晰與直觀的文本框架,在思維導圖的輔助下復述課堂知識,最終系統(tǒng)化、結(jié)構(gòu)化地掌握課文內(nèi)容[4]。
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二冊Unit 2“Wildlife
protection”中的“A day in the clouds”的閱讀教學中,本課的核心話題是“保護野生動物”,課文通過介紹藏羚羊過去和現(xiàn)在的生存環(huán)境,倡導每個人都應該通過改變自身的生活方式來拯救野生動物、保護地球。本文屬于敘事類文體,主題是人與自然,以作者觀察藏羚羊時的所見所聞所感為主線,目的是倡導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當完成基本的閱讀任務之后,教師可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在閱讀中的收獲嘗試自主構(gòu)建思維導圖,如中心關鍵詞可確定為“Protect wild animals”,一級分支設置為“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ibetan antelope”,“Zhaxi's idea of protecting Tibetan antelope”,“The reason why Tibetan antelope was on the verge of extinction in the past”,“Measures taken by government and volunteers to protect Tibetan antelope”。由此讓學生總結(jié)藏羚羊的生存現(xiàn)狀、扎西對藏羚羊的保護觀念、藏羚羊過去瀕臨滅絕的原因、政府和志愿者保護藏羚羊所采取的措施和成效。通過對文章的總結(jié)和反思,學生能明白人類應當把保護野生動物當做生活的一部分,與大自然和諧共處。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新型教學工具,能夠優(yōu)化閱讀課堂的教學方式。教師應積極探索思維導圖的應用方法與技巧,做好教學設計,找準教學目標間的銜接點,帶領學生有序閱讀文本,全面構(gòu)建高效課堂,增強閱讀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郭偉.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17).
[2]陳亮.運用思維導圖促進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初探[J].中學生英語,2021(2).
[3]崔小華.運用思維導圖促進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初探[J].高考,2021(1).
[4]朱麗娜.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A1).
【作者簡介】
張祎(1979~),女,漢族,福建漳平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