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苑芳
摘要:新教學理念的影響下,英語學習的重要性逐漸顯現,同時對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素質培養(yǎng)意義重大。初中階段是學習的黃金期,也是蓄力發(fā)展的關鍵期,為了更好地激發(fā)課堂學習的有效性,教師應當及時發(fā)現教學中存在的阻力,采取針對化的措施,以便于在日后教學工作中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英語閱讀學習中。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自主;合作;探究
新的教學理念賦予初中英語教學新的目標和追求,“自主、合作、探究”這一教學模式開始贏得教師的青睞,成為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有力武器。其中“自主”是對學生提出的基礎性要求,“合作”主要體現在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探究”則是把教學效果落到實處的關鍵因素,也是貫穿整個教學結構網的主線內容。三者之間密不可分,只有各司其職,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主動性,展開合作性探究,才能煥發(fā)課堂新的面貌,讓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持續(xù)集中。
一、開展自主、合作及探究型課堂教學的目的和意義
雖然英語教學在我國開展的時間比較長,發(fā)展成果也比較顯著,但是就具體課堂教學設計來講,還是存在一些比較明顯的不足。比如教師習慣于按照傳統(tǒng)經驗教學,沒有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理念,對于教材以及參考教案的依賴性很高,注重強調學生的記憶性理解,沒有凸顯英語教學的活學活用,從而導致課堂的實際有效性不高。初中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法結構以及詞匯運用,能夠簡單運用這些知識進行有效溝通和表達。所以教師在構建高效課堂時,也要注重角色轉換,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發(fā)地展開合作探索,成為英語學習的引領者和主導者。
二、教師在“自主、合作、探究”教育模式下的主要工作任務
傳統(tǒng)教學體系中,教師作為課堂的絕對主導者推動著課堂的運轉,引領著課堂建設的方向。新課改的教育理念逐漸把教師推向后臺,逐漸強調“以學生為核心”的教育情境塑造,這也是“自主、合作、探究”教育模式的核心精神。為了應對這種新模式帶來的改變,教師要及時轉換觀念,把自己從引領者轉換為教學輔助者,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有更多表現的機會,有更多的發(fā)言權,這樣也會促進師生之間親密和諧的關系養(yǎng)成。教師要學會配合學生的思維運轉,主動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精神,以朋友和伙伴的視角去審視學生自主學習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議,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提高。
三、開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方法的具體行動
1.自主——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基礎意識
自主,言簡意賅,就是要充分激發(fā)學生作為課堂的主導者功能,讓課堂教學按照學生實際需求開展。所以,教師必須給予學生充分自由主導空間。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目的是通過總結和練習及時查找不足,通過教師的及時梳理和經驗傳授,讓學生自發(fā)地對存在問題進行整改,從而獲取實際技能的提升。因為如果學生不能從自主思維里認識到完成學習任務的重要意義,學習就不能為學生成才更好地服務。所以,自主學習時完成一系列教學任務和推向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礎保障,只有學生成為主導者,課堂的有效性得到全面激發(fā),才能為學生全面提高英語素養(yǎng)補充營養(yǎng)。
為了激活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開發(fā),教師可以運用五導教學法組織課堂教學。首先通過學生感興趣的有趣教學課題引發(fā)學生的關注,讓學生迅速進入全身心投入的狀態(tài),展開自主閱讀。教師在自主學習進程中,要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的自主思考,讓學生充分運轉活躍的大腦思維,自己去查找問題和分析問題,對于個別存在實際困難的學生,給予單獨指導。當學生僅靠個人力量無法破解學習困惑時,教師鼓勵學生自由組隊結合,以團隊的思維碰撞去觸發(fā)問題解決的可能性,同時給予每組指導性的提示,幫助打開視野。在團隊合作結束之后,教師根據所有小組的意見匯總,導出教學結論,對普遍存在的疑難雜癥展開深入講解,同時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點評總結,這樣才能形成基于合作探究的完整的自主學習氛圍和學習情境構建。
2.合作——學生有效的互動交流
所謂的教學形式中的合作,就是教師有機整合學習力量,把不同能力的學習群體歸集于同一個團隊當中。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學生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并且實現不同個體的思想碰撞交流,同時激發(fā)每一個人的活力創(chuàng)造。以團隊為單位開展學習活動,可以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視角審視英語學習,可以發(fā)現英語知識的多面性,同時也可以充分發(fā)揮課堂中每一個學生的合作性與互助性,讓英語學習的情境變得更加積極有趣。同時,學生在整個合作模式中也能夠對自我的學習路徑和狀態(tài)展開反思,從而啟迪新感想新收獲,大大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
例如,學習九年級下冊第11單元Sad movies make me cry時,可以首先向學生發(fā)問:“有哪些感人至深的悲傷電影曾經讓你落淚”,讓學生們分組討論,自由表達,用自己的觀點征服隊友,最后經過合作交流,形成小組代表言論,再形成小組與小組之間理論性的辯論,這樣就能促進課本教學內容的升華。
3.探究——取得教學實效的關鍵
探究類學習活動,就是對所學知識展開深層次分析和研究,從而收獲更豐富的英語素養(yǎng)。探究需要一定的媒介作為引領,通常是教師提出一個具體問題,然后學生慢慢分析和找到解決路徑。但是在自主合作模式下,學生要自己去通過閱讀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帶著懷疑的目光去審視某一個英語理論存在的合理性。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是一個指明燈的角色,幫助學生照亮一點光,然后學生順著這道光找到最終的答案。這種尋找答案的路徑可能是千千萬萬,但都是學生自主意識得到強化和歷練的過程。學生在探索性的學習過程中,學到知識的同時,也在技能、情感和意志等多方面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進步,為學生更好地發(fā)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級英語?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一節(jié)中,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具體觀點的闡述,并且就自身角度出發(fā),采取哪些力所能及的舉措去save the earth,這樣能幫助學生更快地發(fā)現和理解全文的中心思想,有助于其閱讀能力的提高。時間長了,學生就會對探究的學習模式習以為常,甚至掌握了基本訣竅,懂得從主旨思想層次延伸思維,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的質疑方法。通過反復持續(xù)地探究,學生的思維運轉更快,也能更容易地理解英語重點。
四、結語
“自主、合作、探究”是當下教學模式走向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主要支撐力量,也是教育改革深入推動的必然要求。作為教師,一定要提高英語教學的重視程度,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關注學生的個體思維創(chuàng)造,把課堂的主動性交給學生,通過多層次互動交流,不斷地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從而深層次把英語學習成果化為己用。
參考文獻:
[1]蔡華茂.初中英語“自主—合作—展示—檢測”課堂教學實踐研究[J].校園英語,2021(31):103-104.
[2]高曉利.以學定教,有效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實踐研究[J].校園英語,2021(26):125-126.
[3]程媛媛.初中英語教學中自主與合作學習方式的結合應用探究[J].考試周刊,2020(56):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