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問佳
摘要: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讀、寫兩部分也代表了分數(shù)中所占比例最大的部分,充分體現(xiàn)了閱讀和寫作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許多小學也分別開設閱讀和寫作課程。因此,教育界越來越重視閱讀和寫作訓練,同時也反映了閱讀與寫作的密切關系。因此,將閱讀和寫作這兩種教育模式相結合,構成“讀寫一體化”的新形式,不僅大大節(jié)省了課程中枯燥的程序,而且提高了小學生的寫作水平,可謂是一舉多得。
關鍵詞:讀寫一體化,小學語文,閱讀,教育實踐
引言:讀寫一體化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在傳統(tǒng)的讀寫教學過程中,學生盲目閱讀,很多單詞枯燥乏味,學生不能掌握課文的重點內(nèi)容,因而不能順利積累語文知識,這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讀寫一體化教育可以提高學生對文章和書籍的理解,促進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獨立思考,改變他們的閱讀習慣。此外,它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拓寬了學生的思維,逐漸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甚至喜歡寫作。
1、將科學技術引入教學當中
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語文作文教學。教師在網(wǎng)上找到一些與“讀寫一體化”相關的視頻,然后利用多媒體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讀寫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Tiktok還可以通過整合讀寫葵和速記視頻,分享一些與寫文章相關的視頻。采用這種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內(nèi)容。教師可以通過網(wǎng)絡技術搭建相應的閱讀平臺,定期將有意義的文章上傳到平臺上供學生閱讀。學生還可以通過平臺隨時向老師反映自己在讀寫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2、在閱讀中體會寫作過程
語文教學要有中國味,看一堂課是不是語文課,關鍵是看老師教的是課文還是語文,在閱讀課上,內(nèi)容要小而精,這是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則,如果我們在課堂上“言之不盡”,似乎什么都講,但是卻又什么都沒講,那么我們肯定會犯“什么都沒有”的錯誤,我們首先要在一篇課文中選擇一個或多個重點區(qū)域,在講課中要用關鍵詞和句子為了抓住培養(yǎng)的能力,選擇單詞和短語,讓孩子們通過比較和模仿來理解和掌握語言。例如:我們在《桂林山水》這篇文章中,其中有一大段一大段對于桂林山水的特點的描寫,我們首先需要引導學生進入作者所描繪的桂林山水的美景特征之中,通過一步步的引導啟發(fā)學生逐漸在閱讀中用心靈“觀景”把山、水聯(lián)系起來整體讀感受,然后就是讓學生開始“夸”作者,同時思考“如何借鑒”,在讀和賞析的過程中,讓學生達成共識,挑選自己喜愛的景色進行寫作手法的模仿,以“仿”促“學”,逐漸將作者的語言方法吸收到孩子們自己的作文之中。
與此同時,在閱讀課上我們通過日常的生活教學可以發(fā)現(xiàn)在大部分文章里有許多空白點,簡單來說就是,作者說得不夠,在情感表達方面留有大量的“空白美”,“意猶未盡”的表達方法讓讀者進行個人的文章理解。筆者認為,這就是一個極好的“突破點”,教師可以了解這些“訓練點”,讓學生們進行“天馬行空”的想象,讓學生們進行大膽的分析和嘗試,在不斷的知識積累和實踐過程中,先“讀”,再“寫”,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結合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進行及時的拓展,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有關于古詩詞的學習,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對于這個方面的內(nèi)容往往是“默讀-預習盤點-字詞講解-重難點講解-背誦”五步走,內(nèi)容死板,難以吸引學生的興趣,那么,我們就需要改變,如何改變?首先,我在學習在講授《望洞庭》之前,提前在黑板上給孩子們抄了一首劉禹錫的《烏衣巷》,讓學生們進行探討洞庭湖的畫面,聊一聊自己的旅行史,聊一聊作者劉禹錫的生平,讓氣氛活躍起來,先聊再讀后寫,讓他們把閱讀首先作為一種享受,再通過文字把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書寫出來,以“讀”教“寫”,以“情”教“寫”,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有教無類”。
3、激發(fā)學生讀寫學習興趣
只有興趣才能激發(fā)情感,形成最佳心理狀態(tài),讓學生抒發(fā)情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作文學習。但研究結果同時表明,教師的教學方法相對陳舊,教學設計體系不科學新穎,信息化教學資源庫建設滯后,極大地影響了學生作文學習、閱讀學習的積極性。針對存在的問題,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造形式多樣、內(nèi)容充實的“讀寫一體化”;作文教學模式是設計和組織各種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讀寫教學環(huán)節(jié),避免程式化教學,讓學生在閱讀課上主動、自由、愉快地學習,逐漸發(fā)現(xiàn)自己失去的學習興趣。首先,應該讓學生帶著思考和興趣去閱讀,而不是被動地按照老師的要求去閱讀。與其讀十本不重要的書,不如把時間和精力花在讀一本真正值得一讀的書上;一本書讀十遍總比十本書都讀一遍好;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自己的導向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學會閱讀,熱愛閱讀,鼓勵學生深入閱讀,閱讀自己的觀點,表達自己的情感。比如讓學生讀經(jīng)典小說《紅樓夢》,不是讓學生記住那些人物的標簽評論,而是讓學生體驗人性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辨析觀點。閱讀不是一個封閉的空間,它是一個開放和成長的過程。例如:筆者比較推薦老師們設立一個專門的“閱讀積累本”,在這個“任務”剛開始的時候,老師們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摹坝残砸?guī)定”,例如每天積累幾個字詞幾個句子之類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們將“今日份的好詞好句”寫在這個本子上,并且可以在每個月進行一次評比,為寫的好的同學獎勵一朵小紅花,并發(fā)放一些實物(如筆記本,鋼琴)做為學習的獎勵,從而讓學生在鼓勵的氛圍下成長,營造出“你追我趕”的學習讀寫激情。
結束語:
讀寫一體化是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國家要重視和勇于克服全面推廣新教學法的問題,教師要充分認識融入語文作文教育的重要性,端正教學行為,明確教學目標,深化教學方法改革,將先進的科學技術融入讀寫一體化教學。虛心學習,積極提高。只有這樣,“讀寫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才能更好地融入到中國小學語文教育的發(fā)展中,從而在社會、學校和教師共同努力下,推動讀寫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安彥.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指導策略[J]. 新課程?小學. 2017年第08期.
[2]黃柱興.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的有效策略[J].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17年第01期.
[3]黃仁春.新課標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有效結合的策略研究[J]. 讀天下. 2019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