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琦
摘要:針對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活動來說,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過程中應當重點以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為主,在興趣的基礎上強化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為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心理學中的“共情”理念融合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以此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對于小學生而言,共情能力簡單是指學生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上進行體驗及思考,進而感受和了解他人的情感。為此,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利用“共情”理念為學生開展教學活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英語;共情;高效;方法策略
共情又譯為同感、移情、同理心等,是心理學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心理概念。很多教育工作者認為,“共情”包含著認知及情感兩個層面的解釋,認知作為人們共情功能的一種體現(xiàn),是人與人之間理解交流的一種主要途徑,同時也能對人們的行為方式進行預測。對于情感層面來說,這一種共情是人們體驗他人情感及感受的過程。通過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引入共情理念,不僅能夠有效強化師生、生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更能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及掌握,切實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增強課堂教學效率。
一、結合詞匯形態(tài),促進共情
人類的日常生活與交流離不開各自的語言活動,而組成語言的基礎便是詞匯,沒有詞匯就沒有句式,更不用說語言交流了。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重點便是詞匯知識,其作為小學英語重要的教學內容,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詞匯基礎,才能高效的開展英語學習活動,利用詞匯知識全面開展英語知識的學習,而倘若學生缺乏相應的詞匯基礎,就很難開展有關英語寫作、閱讀等方面的學習。而對于小學生而言,這個時期學生大多活潑好動,自身注意力難以集中,對于英語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往往會選擇逃避,學生更是難以提起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為此,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盡可能的借助趣味化的方式帶領學生開展共情學習,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進行“Unit 4 We love animals”這一單元教學過程中,在開展文章內容知識學習的過程中,為學生融入恰當?shù)恼Z境氛圍,強化學生詞匯基礎學習,在情境中將單詞的意、形、音等元素有機結合在一起。本章節(jié)的知識重點是各種動物的認識及學習,“elephant”“cat”“bird”“dog”“monkey”“pig”等單詞是本章節(jié)詞匯學習的重點,很多學生在面對這些陌生的動物單詞時往往會出現(xiàn)記不住、混淆拼寫、單詞字母缺少等情況出現(xiàn),這個時候教師便可以結合共情理念以及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利用生動直觀的方式,將這些單詞具象化的展現(xiàn)給學生。如單詞“elephant”教師可以將其中的“L”“P”比喻為大象的鼻子,兩個“e”比作大象的兩個耳朵,這種音形結合的方式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對單詞內容的記憶,切實提高教學效率。
二、創(chuàng)新句型教學,促進共情
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句型也就是句式結構是基于句子的含義及結構特點并從眾多的句式中概括出來的典型句型,這就是語言結構的特點。在英語知識內容中,句型具有一定的結構特點,其代表著一整段句式的思想情感,學生倘若能夠掌握充足的句式知識,其就能夠為其英語知識表達及傳遞奠定基礎。根據(jù)小學生實際身心特點,教師可以借助歌曲的形式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情,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在進行四年級上冊“Unit 4 My home”的單元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抓住“Where’s...”這一句型,為學生編創(chuàng)相關歌曲內容,然后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向學生進行提問:What's your house like? Do you have any pets?等,這些結合學生實際生活的例子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多學生在教師提問以后積極進行回答,如:I have a cat. He sleeps in my bed。教師可以繼續(xù)提問,“Do you love your cat?”這樣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切實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為接下來的文章學習奠定基礎。
三、建立語篇情境,促進共情
在現(xiàn)階段教育教學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師應當充分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及興趣喜好開展教學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設以實踐活動為主的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夠將一些實踐性活動帶入課堂,就會有效調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便會積極使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自然會有所提升。為此,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盡量利用較為真實的情境為學生建設學習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共情,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進行五年級上冊“Unit 1 What's he like?”的單元教學過程中,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始階段,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世界上各個國家男女老少的外貌照片,并引導學生說一說這些人的外貌特點。在學生描述結束以后,教師還可以邀請學生利用英語描述一下自己的外貌特點,借助這種方式提供給學生良好的情感交流機會,切實激發(fā)學生的知識儲備,并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開展學習活動,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總而言之,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過程中,通過融合“共情”理念為學生構建生動的共情課堂,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能夠借助共情理念的英語學習學會觀察事物、理解他人。
參考文獻:
[1]嚴蓓.引發(fā)情感共鳴,讓故事更加動人——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新體驗[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8(17):33-34.
[2]李嘉.小學英語教學情感化設計研究[D].江西:江西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