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育基
摘要:初中教育在新課改之后,進行了全面的調整,隨著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和變革,教師的思想和教學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都在日漸趨于現(xiàn)代化,更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初中歷史是所有學科中的基礎內容,教師在講解歷史知識時,要遵循新課改的教學要求,開發(fā)學生的歷史思維,豐富歷史課堂的教學內容,創(chuàng)建積極的課堂情境,有效的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歷史知識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有很重要的影響,教師要把教學和能力培養(yǎng)放在教學的首位,共同提升初中歷史教學情境。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課堂情境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1-236
前言
針對目前的初中歷史教學而言,大部分的課堂教學還是以單一化形式為主,課堂上以教師發(fā)言為主,教學上不能有效的改變學生的狀態(tài),影響學生的學習進步。歷史的內容包羅萬象,容納古今,既展現(xiàn)了時代的發(fā)展過程,又能讓學生用現(xiàn)代的思想去了解過去的事實,幫助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拓展知識面。但是學習歷史學生也需要具備一定的時空觀念和歷史情懷,通過優(yōu)化教學情境的方式,使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時,才能全面的了解,加深對歷史知識的印象,在分析歷史史實影響的時候才能更準確,提升歷史教學效率。
一、制定故事化講解情境,激發(fā)歷史價值觀
初中歷史知識,跨越性強,涵蓋的知識點比較多,但是大多數(shù)的知識點都比較基礎,包含的歷史事件也都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對弈一些歷史細節(jié)知識沒有講解的詳細,教師在講解歷史知識時,可以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為學生融入一些故事性比較強的歷史知識,讓學生在聽故事的同時,也能把歷史知識全部消化,促進歷史教學的效率[1]。教師的教學形式要圍繞學生展開,搜集與歷史教學內容有關的知識,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不斷的鞏固歷史知識,提升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層次。
比如,講解唐朝知識時,教師可以基于歷史史實為學生進行擴展講解,可以講解一下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比如李世民善于聽取賢臣的建議,在朝堂上廣開言論,更是傳衛(wèi)醫(yī)師的佳話。在講解西漢的歷史知識時,教師可以講解一下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在講解三國時期的知識時,可以為學生多介紹一些關于《三國演義》中的片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歷史價值觀,提示歷史學習的專注力。
二、營造多媒體情境,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懷
現(xiàn)在的教學水平突飛猛進,為了能讓學生增長見識,教學設置也在不斷的更新?lián)Q代,為教育工作做好充分的輔助作用。所媒體教學應用到課堂講解中,已經不是新鮮事,但是教師在講解歷史知識時,首先要從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開始,讓學生對歷史知識有探究的想法,在學習上有足夠的自信心,這樣才能讓學生學習好歷史,才能幫助學生改善學習動力[2]。教師可以把多媒體教學與歷史教學內容有效的結合,還原歷史背景,配眼給學生愛國主義情懷,讓學生在觀看多媒體時,也能加深歷史知識的印象,提升學習效率。
比如,教師在講解“9·18事變”等相關的歷史知識時,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現(xiàn)相關的紀錄片,還原當時的歷史,通過影視紀錄片的形式讓學生清晰的了解事變的來龍去脈,再結合當時的歷史文獻和照片,充分的激發(fā)學生內心的愛國主義情懷。通過視頻的觀看,教師再講解教材中的內容時,學生在學習時才能更認真,對于歷史事件產生的影響才能理解的更到位。
三、借助音樂制造情境,提升歷史教學效率
歷史教學內容設計的時間比較長,從古代到現(xiàn)代,需要學生了解和掌握的知識也比較多,由于現(xiàn)在的小學生出聲了繁榮的社會,對于歷史的知識時只能是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學習,去記憶。為了能進一步提升歷史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通過建立音樂的教學情境,首先引導是無國界、無時間限制的,不同的時代人群對于不同的音樂的感受都是相通的,所以教師在講解不同的歷史年代背景的知識時,可以為學生播放具有代表性的音樂,讓學生的思維和情緒沉浸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中,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3]。對于初中生來說,音樂魅力是最大的,所以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要恰當?shù)倪\用音樂的內容,調節(jié)教學氣氛,提升教學有效性。
比如,教師講解改革開放的知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走進新時代》,通過歌曲的MV,展示一個時代的跨越性發(fā)展,打開國門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通過舊社會與新社會的社會發(fā)展速度和變化,讓學生感受當時人們生活的幸福感和喜悅,結合歌詞內容,充分的營造出歷史教學的氣氛,讓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更主動。在講解抗美援朝的歷史知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中國人民志愿軍戰(zhàn)歌》,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的特點,在雄壯的歌曲背后,教師要為學生講解中國人民志愿軍的高尚愛國情懷,讓學生穿越時空的接線,充的理解和體會當時人們軍隊奮勇無前的精神。音樂情境是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的有效形式,教師在教學中,也要部分豐富教學內容,充分鍛煉學生的學習動力,優(yōu)化教學形式,讓學生能夠在教學中不斷的提升學習動力和效率。
結論:總而言之,初中歷史的教學質量和效果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有重要的影響,作為歷史教師要不斷的優(yōu)化教學形式,制定創(chuàng)新的教學形式,讓學生感受到歷史知識的豐富性,課堂上教師要側重鼓勵學生自主學習,逐步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未來的社會更需要綜合素質較強的人才,為了讓學生得到全方位的培養(yǎng),教師也要在自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上不斷的推陳出新,這樣才能有效的改變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通過創(chuàng)建不同的課堂情境,有效的鍛煉學生知識積累,知識運用等能力,使學生改變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提升歷史學習的自信心。
參考文獻
[1]嚴镕.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實踐探索[J].新課程,2021(25):191.
[2]孫春.初中歷史教學中優(yōu)化課堂情境的有效方法[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1(06):53-54.
[3]陳藝香.淺析初中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運用策略[J].考試周刊,2021(42):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