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垂宏
摘要:英語是高中教學科目中的重要教學內容,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類文明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國際各國之間的交流互動也越來越密切。英語作為國際之間的通用語言,其重要性在使用的過程中,僅次于母語。因此,目前越來越多的高校對英語教學更加重視,學習一門語言不僅僅是為應試成績,同時也是為了學習這一門文化課之后,可以掌握和提升關于這一學科的文化素養(yǎng)。
關鍵詞:以讀促寫;高中英語;寫作教學
一、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定義
英語學科素養(yǎng)主要包括英語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所塑造的文化思維品質等,其中英語的表達能力主要指的就是,英語學習過程中的聽、說、讀、寫能力,這個能力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是英語學科主要需要掌握的能力,也是英語學科素養(yǎng)的第一層面。其次就是英語語言自身所包含的民族文化和特征,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通過相關知識的拓展和延伸,我們就可以明白和理解更多價值觀,在這種跨種族的文化意識的熏陶之下,逐漸形成自己具有東西方兼容的文化立場和主張。思維層面指的就是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我們?yōu)榱藵M足自己的學習需求,從而需要掌握越來越多的探索方式,從而在不斷探究的過程中,通過不同語言之間的共性和差異,從而進而歸類總結,或者推理的辦法將信息進行處理和提取等,從而逐漸從形成自己特有的思維方式。
二、“以讀促寫”英語寫作教學模式的科學性
1. 學生學習主體地位不夠突出。
目前,在進行高中英語教學的時候,往往比較注重教師對英語作文的批改選評。一般的流程大致就是,在英語作文教學的時候,英語教師將寫作題目布置出來,然后告訴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應該注重哪些重要問題,并且單詞和語法應該怎樣去使用,這樣一來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基本只要保證大致的意識正確,文章主旨方向正確,沒有語句錯誤就可以了,學生寫出來的英語作文往往千篇一律,個人感情色彩少之又少,這樣的協(xié)作模式長此以往并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因為在整體寫作的過程中,沒有注意突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不管使用哪一種語言進行寫作,其最根本都是一種思想情感的交流與傳遞,因此,應該充分注重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分析,在緊扣主題的基礎之上自由發(fā)揮,對于一些英語的使用方式方法做更多探尋方式,就像我國的偉大的英語翻譯家,在翻譯一些名著的時候,如果只是一味地使用機械化的語言模式去進行翻譯,那么翻譯出來的作品就失去了語言的美感和內蘊。因此,在英語寫作過程中,不能充分地尊重學生個人的情感的色彩,只是為了掌握更多的句子和單詞去進行寫作,并不能提高學生英語學科的綜合素養(yǎng)。
2. 閱讀與寫作較為分離。
在進行的英語寫作的時候,往往英語教師比較注重的就是平常學習了哪些語法,告訴學生一個主題應該怎樣去應用,從而讓學生就開始寫作,而因為我國是一個將漢語作為母語的國家,平時的英語適用語境較為缺乏,那么在用英語進行寫作的時候直接就開始寫,并且從要求上來說只是比較注重語法,那么在學生真正開始寫作的時候,可結合可參照的是實際和積累就很少,從而導致行文順暢,也很難寫出優(yōu)美的句子。
三、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之下,高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模式實踐案例
1. 教材內容分析。
這一案例是根據(jù)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中的單元所選擇的課題。這篇課文的核心思想是介紹了我國偉大的農(nóng)業(yè)科學家,袁隆平先生。這一篇文章文本經(jīng)典、寫作風格較為通俗,方便學生理解和掌握,而且文章結構層次分明,是供學生閱讀學習的經(jīng)典,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更加容易掌握寫作關于人物內容的說明文,進而學會人物說明文的寫作技巧,充分提升英語寫作的水平。
2. 教學目標。
首先就是英語語言能力的學習,在這一章節(jié)中,學生可以采取關于頭腦風暴、英漢對照翻譯、仿寫句子等,去進行文章的逐字句學習,從而掌握更多的英語單詞和句子,在對句子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因為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之下就可以采用分組等方法進行學習水平監(jiān)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教育部門新課改的指導原則,充分突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使學生更加自主地去探索和學習,從而明白對基本英語內容了解得更加扎實。其次是關于人文意識方面,因為這一章節(jié)當中涉及我國名人袁隆平,那么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就可以學習一下重要人物的說明思路。并且通過這一章節(jié)的學習更加了解袁隆平的事跡,從而體會到正確使用語言可以帶給人們的精神文化享受。然后就是在學習這一章節(jié)時,通過對不同段落的閱讀,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閱讀偏好,對相關知識進行歸類總結,推斷論述從而在文中提煉到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內容進行總結,并且應用到自己寫作的過程當中。
3. 教學步驟。
Step1:Lead-Play a guessing game:Who is he?
首先,使學生明確袁隆平是誰,教師講述關于袁隆平的生平、貢獻、生活中的具體實際,使學生先大致明白文章的主旨思想和內容。在心中對一個主要的內容進行明確和理解,從而為接下來的學習打好基礎。同時,在對袁隆平進行了解的時候,學生也可以對自己的思維進行拓展延伸,從而在內心當中,有一種去了解和學習名人事跡的興趣與積極性。
Step2:Skimming-focus on the structure.
這一步驟的設計,主要是為了使學生更加明確文章中為了突顯內容所布置的結構,使學生在進行閱讀時可以快速明確文章內容不同段落的大意,從而通過對經(jīng)典文章結構布局的學習,啟發(fā)學生對人物進行寫作時,應該采用哪一種結構進行布局,才能更好地凸顯人物的性格、事跡等。在這一過程中,可以使學生快速掌握到關于文章內容的梗概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文章結構的思維能力,在進行英語寫作的時候可以更容易把握文章的整體布局,從而在確立完美結構的基礎之上,不斷對文章進行豐富和潤色。
Step3:Detailed reading-focus on the language.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當中,英語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進行較為仔細地檢查,在教師的帶領之下,使學生對袁隆平這個人物的外形、興趣愛好以及在農(nóng)業(yè)方面所做的突出貢獻等進行更加細致的了解,然后英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與學生之間開展關于這一章節(jié)的頭腦風暴、中英文對照翻譯等,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句子進行仿寫,并且可以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情況進行情景設計,從而營造出一個英語交流的語境,從而使學生在不斷交流和互動中,不僅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而且自己的英語文化知識,從而在真正開始寫作的時候,有豐富的素材和情境為自己提供源源不斷的思路。
四、實踐反思
在對這一章節(jié)進行設計的時候,筆者主要根據(jù)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在充分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基礎上進行了教學辦法的優(yōu)化。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師可以將以讀促寫的理念貫徹于英語教學活動當中,通過對學習目標的確立,可以采用班級小組之間進行頭腦風暴和情境模擬的練習,那么在以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主體教學方向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積極組織以讀促寫教育教學模式,在此模式應用階段中,需要注意的一個個大原則是,根據(jù)閱讀材料的類型,確立適合讀寫結合教學類型,在閱讀環(huán)節(jié)結束之后進入寫作的階段應該充分注重閱讀輸入和輸出的一致性,從而使學生可以將在閱讀中學到的內容更加流暢地應用到寫作過程中去,從而使閱讀效果達到升華。
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改委對相關辦學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整個教育教學以提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主導的大環(huán)境之下,英語寫作的學習和提升是體現(xiàn)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在這一過程中,英語教師應該結合自己任教班級的實際情況,有效開展以讀促寫的活動,在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不斷探索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任交平.英語寫作差異化教學探索——基于支架式方法的理論與實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8):57-59.
[2]葛炳芳.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讀后活動:理念、策略與思考[J].英語學習,2018(12):5-8.